油藏水驱可采储量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372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藏水驱可采储量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已知油藏实际的生产数据,并构建的关系曲线;根据的关系曲线对生产数据进行光滑处理;基于光滑处理后的生产数据,构建甲型水驱关系曲线,综合考虑和甲型水驱两个关系曲线,判断油井或油田所处水驱阶段,得到水驱阶段的判断结果;依据水驱阶段的判断结果对已知油藏水驱可采储量进行计算;依据已知油藏水驱可采储量计算结果对油藏生产状态进行预测,指导油藏挖潜措施的制定。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基于油田实际生产数据通过显式计算水驱可采储量,提升水驱可采储量预测精度。提升水驱可采储量预测精度。提升水驱可采储量预测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藏水驱可采储量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开采
,具体是关于一种油藏水驱可采储量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水驱可采储量是水驱开发油田的重要指标,准确合理地计算出不同类型油田的水驱可采储量,对油田的开发调整具有指导意义。根据现行的行业标准SY/T5367

2010《石油可采储量计算方法》目前水驱可采储量计算方法主要有静态法和动态法。其中,动态法是石油可采储量计算中最为常用的方法。动态法是根据油藏的开采历史动态资料及其变化规律,预测未来开发动态趋势和计算可采储量。动态法取决于开采历史动态资料的之类、数量及油藏的成熟度。动态法因其可以对未来的开采动态做出比较可靠的预测,故其优越于静态法。
[0003]水驱特征曲线法求取水驱可采储量是动态法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行业标准SY/T5367

2010《石油可采储量计算方法》中给出了甲型、乙型、丙型、丁型等四种水驱特征曲线求解方法,但这四种水驱曲线适用范围窄,甲型、乙型不适应特高含水阶段,丙型、丁型基于中高含水阶段的预测结果偏保守,这四种方法计算的水驱可采会存在一定的偏差,特别是对于特高含水油田而言,这种偏差可能会导致后续开发策略的差异,往往是不能忽视的因素。近些年,有学者提出了能适应特高含水阶段的新型水驱曲线,可以较准确预测特高含水油藏开发动态,但这些新型的水驱特征曲线普遍引入了多个参数,这就导致新型水驱曲线特征参数的确定难以像甲型、乙型等水驱曲线那样通过线性回归直接得到,通常需要试算法求解,从而降低了其实际预测精度,同样难以准确得到较准确的水驱可采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藏水驱可采储量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可基于油田实际生产数据通过显式计算水驱可采储量,提升水驱可采储量预测精度,满足油田特高含水阶段生产动态精准预测、精细挖潜等需求。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油藏水驱可采储量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获取已知油藏实际的生产数据,并构建的关系曲线;
[0008]根据的关系曲线对生产数据进行光滑处理;
[0009]基于光滑处理后的生产数据,构建甲型水驱关系曲线,综合考虑和甲型水驱两个关系曲线,判断油井或油田所处水驱阶段,得到水驱阶段的判断结果;
[0010]依据水驱阶段的判断结果对已知油藏水驱可采储量进行计算;
[0011]依据已知油藏水驱可采储量计算结果对油藏生产状态进行预测,指导油藏挖潜措施的制定;
[0012]其中,f
w
为含水率;W
p
为累计产水量;N
P
为累计产油量。
[0013]所述的油藏水驱可采储量确定方法,优选地,所述对生产数据进行光滑处理具体为:
[0014]根据的关系曲线,取关系曲线最低点N
pB1min
对应的纵坐标作为B的初始值;
[0015]将B的初始值,代入下式(1),基于生产数据构建Wp/Np~e
BNp
/Np的关系曲线,并进行线性回归,求得C,即:
[0016][0017]基于C根据式(2)构建甲乙型水驱特征曲线,线性回归求得A、B,并通过该甲乙型水驱特征曲线对生产数据进行光滑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生产数据;
[0018]ln(W
p
+CN
P
)=A+BN
P
ꢀꢀꢀꢀꢀꢀꢀꢀꢀꢀꢀꢀꢀꢀꢀꢀꢀ
(2)
[0019]式(1)和(2)中,f
w
为含水率;W
p
为累计产水量;N
P
为累计产油量;A、B、C分别为甲乙型水驱特征曲线的三个参数。
[0020]所述的油藏水驱可采储量确定方法,优选地,所述水驱阶段的判断结果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0021]第一种情况:的关系曲线出现最低点,同时甲型水驱关系曲线出现线性段;
[0022]第二种情况:的关系曲线出现最低点,甲型水驱关系曲线未出现线性段;
[0023]第三种情况:的关系曲线未出现最低点,甲型水驱关系曲线出现线性段。
[0024]所述的油藏水驱可采储量确定方法,优选地,对于水驱阶段的判断结果的第一种情况,采用显示求解方法计算已知油藏水驱可采储量,所述显示求解方法具体为:
[0025]根据光滑处理后的生产数据,分别构建甲型水驱关系曲线的两种表达形式,两种表达形式如式(3)和式(4),通过线性回归,分别求取特征参数B1、A1、B2、A2,根据式(5)计算N
RP0
的值:
[0026]ln W
p
=A1+B1N
p
ꢀꢀꢀꢀꢀꢀꢀꢀꢀꢀꢀꢀꢀꢀꢀꢀꢀꢀꢀꢀꢀꢀꢀꢀꢀꢀꢀꢀꢀꢀꢀꢀꢀꢀꢀꢀꢀꢀꢀꢀꢀ
(3)
[0027][0028][0029]式(3)

(5)中,W
p
为累计产水量;A1为甲型水驱特征曲线的累产水对数表达式的截距;B1为甲型水驱特征曲线的累产水对数表达式的斜率;N
p
为累计产油量;f
w
为含水率;A2为甲型水驱特征曲线的水油比对数表达式的截距;B2为甲型水驱特征曲线的水油比对数表达式的斜率;N
Rp0
为可动油储量与含水突破时累产油量之和;N
R
为水驱极限可采储量;N
p0
为含水突破时累产油量;
[0030]令N
pmean
=N
RP0
/2,当N
p
=N
pmean
时,根据公式(2)和公式(3)可得:
[0031][0032]当N
p
=N
pB1min
时,根据公式(2)和公式(3)可得:
[0033][0034]根据近似理论水驱曲线可得:
[0035][0036]令:
[0037]则式(8)可转化为:
[0038][0039]再根据下式可显式计算w值:
[0040][0041]根据w、N
Rp0
的值,可由下式计算:
[0042][0043]式(6)

(12)中,B
1mean
为累产油量为N
pmean
时的甲型水驱曲线斜率;N
pmean
为水驱极限可采储量与含水突破时累产油量之和的一半;W
p
为累计产水量;N
p
为累计产油量;A,B,C为甲乙型水驱曲线参数;p为近似理论水驱曲线参数;B
1min
为累产油量为N
pB1min
时的甲型水驱曲线斜率;N
pB1min
为关系曲线最低点对应的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藏水驱可采储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已知油藏实际的生产数据,并构建的关系曲线;根据的关系曲线对生产数据进行光滑处理;基于光滑处理后的生产数据,构建甲型水驱关系曲线,综合考虑和甲型水驱两个关系曲线,判断油井或油田所处水驱阶段,得到水驱阶段的判断结果;依据水驱阶段的判断结果对已知油藏水驱可采储量进行计算;依据已知油藏水驱可采储量计算结果对油藏生产状态进行预测,指导油藏挖潜措施的制定;其中,f
w
为含水率;W
p
为累计产水量;N
P
为累计产油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藏水驱可采储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生产数据进行光滑处理具体为:根据的关系曲线,取关系曲线最低点N
pB1min
对应的纵坐标作为B的初始值;将B的初始值代入下式(1),基于生产数据构建Wp/Np~e
BNp
/Np的关系曲线,并进行线性回归,求得C,即:基于C根据式(2)构建甲乙型水驱特征曲线,线性回归求得A、B,并通过该甲乙型水驱特征曲线对生产数据进行光滑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生产数据;ln(W
p
+CN
P
)=A+BN
P
ꢀꢀꢀꢀꢀꢀꢀꢀꢀꢀꢀꢀꢀꢀꢀꢀꢀ
(2)式(1)和(2)中,A、B、C分别为甲乙型水驱特征曲线的三个参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藏水驱可采储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驱阶段的判断结果包括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的关系曲线出现最低点,同时甲型水驱关系曲线出现线性段;第二种情况:的关系曲线出现最低点,甲型水驱关系曲线未出现线性段;第三种情况:的关系曲线未出现最低点,甲型水驱关系曲线出现线性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藏水驱可采储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水驱阶段的判
断结果的第一种情况,采用显示求解方法计算已知油藏水驱可采储量,所述显示求解方法具体为:根据光滑处理后的生产数据,分别构建甲型水驱关系曲线的两种表达形式,两种表达形式如式(3)和式(4),通过线性回归,分别求取特征参数B1、A1、B2、A2,根据式(5)计算N
RP0
的值:lnW
p
=A1+B1N
p
ꢀꢀꢀꢀꢀꢀꢀꢀꢀꢀꢀꢀꢀꢀꢀꢀꢀꢀꢀꢀꢀ
(3)(3)式(3)

(5)中,W
p
为累计产水量;A1为甲型水驱特征曲线的累产水对数表达式的截距;B1为甲型水驱特征曲线的累产水对数表达式的斜率;N
p
为累计产油量;f
w
为含水率;A2为甲型水驱特征曲线的水油比对数表达式的截距;B2为甲型水驱特征曲线的水油比对数表达式的斜率;N
Rp0
为可动油储量与含水突破时累产油量之和;N
R
为水驱极限可采储量;N
p0
为含水突破时累产油量;令N
pmean
=N
RP0
/2,当N
p
=N
pmean
时,根据公式(2)和公式(3)可得:当N
p
=N
pB1min
时,根据公式(2)和公式(3)可得:根据近似理论水驱曲线可得:令:则式(8)可转化为:再根据下式可显式计算w值:根据w、N
Rp0
的值,可由下式计算:式(6)

(12)中,B
1mean
为累产油量为N
pmean
时的甲型水驱曲线斜率;N
pmean
为水驱极限可采储量与含水突破时累产油量之和的一半;W
p
为累计产水量;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庆杨仁锋刘晨张鹏孙鹏霄李珂王佩文张晓亮谢晓庆孙一丹董银涛郜益华王守磊唐莎莎李竞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