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藻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3579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菌藻培养装置,包括若干个培养容器,所述培养容器的底部均设置有与供气系统相连接的曝气机构,所述曝气机构上设置有斜向下的出气孔,培养容器的侧壁自上往下1/3处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经具有泵体的出液总管与一汇总池体相连接。该容器结构紧凑,方便用于菌藻培养。方便用于菌藻培养。方便用于菌藻培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菌藻培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菌藻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生物科研或实验中,需要进行菌藻的培养。现有用于菌藻培养的装置在需要使用菌藻时不利于将菌藻取出,且由于菌藻的通常较重,都是沉在培养装置的底部,因此需要工作人员经常搅动,工作量大,且培养出的菌藻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一种菌藻培养装置,该容器结构紧凑,方便用于菌藻培养。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菌藻培养装置,包括若干个培养容器,所述培养容器的底部均设置有与供气系统相连接的曝气机构,所述曝气机构上设置有斜向下的出气孔,培养容器的侧壁自上往下1/3处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经具有泵体的出液总管与一汇总池体相连接。
[0005]进一步地,所述供气系统包括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出风总管,所述出风总管经支气管与曝气机构相连接,所述支气管上设置有阀体。
[0006]进一步地,所述曝气机构包括纵向设置的若干根出气管,位于出气管的两端均横向设置有与出气管相连通的连接管,位于其中一连接管上设置有与供气系统相连接的进气管,所述出气管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斜向下的出气孔。
[0007]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

[0008]进一步地,所述培养容器的下端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具有脚刹的滚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曝气机构与供气系统可拆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培养容器为桶状塑料桶。
[0011]进一步地,所述培养容器上还设置有进水管。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该容器结构紧凑,可以时刻扰动培养液,方便菌藻的培养;同时由于出水管是设置于培养容器的侧壁自上往下1/3处,方便根据菌藻的使用需求每天出液1/3,再补入1/3的水量,从而使菌藻可以持续繁殖。此外,更构件方便拆装。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图1的A

A剖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图2的B区放大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曝气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0017]图中:10

培养容器11

进水管21

出气孔22

出气管23

连接管24

进气管
25

夹角31

出水管32

泵体33

出液总管34

汇总池体41

鼓风机42

出风总管43

支气管44

阀体50

底座51

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浅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技术并不限于此。
[0019]参考图1至图4
[0020]一种菌藻培养装置,包括若干个培养容器10,所述培养容器为桶状塑料桶。所述培养容器上还设置有进水管11,从而补充水。所述培养容器的底部均设置有与供气系统相连接的曝气机构,所述曝气机构上设置有斜向下的出气孔21,培养容器的侧壁自上往下1/3处设置有出水管31,所述出水管经具有泵体32的出液总管33与一汇总池体34相连接。以便每天排出1/3的液体,供使用,再补入1/3的水量。
[0021]本实施例中,为了让菌藻更好地繁殖,所述供气系统包括鼓风机41,所述鼓风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出风总管42,所述出风总管经支气管43与曝气机构相连接,所述支气管上设置有阀体44,从而控制支气管的进气情况。
[0022]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为菌藻提供氧气,所述曝气机构包括纵向设置的若干根出气管22,位于出气管的两端均横向设置有与出气管相连通的连接管23,位于其中一连接管上设置有与供气系统相连接的进气管24,所述出气管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斜向下的出气孔21,所述出气孔与水平面的夹角25为45
°
,从而更好地将沉在培养容器底部的菌藻提供氧气,让菌藻在培养容器内翻滚,以便更好地进行生长繁殖。
[0023]本实施例中,由于在菌藻培养过程中,有时需要更换场地等,因此为了方便培养容器移动,所述培养容器的下端安装有底座50,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具有脚刹的滚轮51。同时,所述曝气机构与供气系统可拆连接,即供气系统的支气管与曝气机构的进气管可拆连接,该可拆连接可以是卡接等现有管接形式。
[0024]使用时,由于出水管是设置于培养容器的侧壁自上往下1/3处,以便根据菌藻的使用需求每天出液1/3,再补入1/3的水量,从而使菌藻可以持续繁殖。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的涵盖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菌藻培养装置,包括若干个培养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容器的底部均设置有与供气系统相连接的曝气机构,所述曝气机构上设置有斜向下的出气孔,培养容器的侧壁自上往下1/3处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经具有泵体的出液总管与一汇总池体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系统包括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出风总管,所述出风总管经支气管与曝气机构相连接,所述支气管上设置有阀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菌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机构包括纵向设置的若干根出气管,位于出气管的两端均横向设置有与出气管相连通的连接管,位于其中一连接管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梅清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碧瑞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