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度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3560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湿度调节装置,湿度调节装置包括外壳、除湿模块、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除湿模块包括制冷片、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两个散热器分别连接在制冷片的两端,且两个散热器均设有吸附剂。第一散热器和第一风机均位于第一送风通道内,第二散热器和第二风机均位于第二送风通道内,第一送风通道的第一端设有第一除湿出口和第一再生进口,第二端设有第一除湿进口和第一再生出口,第二送风通道的第一端设有第二除湿出口和第二再生进口,第二端设有第二除湿进口和第二再生出口,各进口和出口内均安装有风阀,两个风机均可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该湿度调节装置可以高效、持续且稳定地进行加湿或除湿。稳定地进行加湿或除湿。稳定地进行加湿或除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湿度调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湿度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出现了一种半导体制冷片吸附除湿机,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半导体制冷片切换电流方向时冷、热面交换的特性,通过切换冷、热面,将吸附剂交替地冷却和加热,使吸附剂交替地进入吸湿和再生状态。通过在吸湿状态下干燥空气,在再生状态下脱附水分,实现除湿过程的持续性进行。
[0003]但是,现有的半导体制冷片吸附除湿机由于未对除湿装置内部结构进行合理安排,以及未对风道和风口进行合理化设计,因而容易造成已除湿处理过的干燥空气马上又从再生进口进入再生通道,并且已再生处理过的潮湿空气马上又从除湿进口进入除湿通道,从而造成除湿效率的大幅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持续且稳定地进行加湿或除湿的湿度调节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湿度调节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送风通道组;除湿模块,除湿模块包括制冷片、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第一散热器连接在制冷片的第一端,第二散热器连接在制冷片的第二端,制冷片的第一端和制冷片的第二端两者中其中一个为冷端,另一个为热端,制冷片的冷端和热端交替地切换,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上均设置有吸附剂;送风通道组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送风通道和第二送风通道,第一散热器位于第一送风通道内,第二散热器位于第二送风通道内,第一送风通道的第一端设有第一除湿出口和第一再生进口,第一送风通道的第二端设有第一除湿进口和第一再生出口,第二送风通道的第一端设有第二除湿出口和第二再生进口,第二送风通道的第二端设有第二除湿进口和第二再生出口,第一除湿出口、第一再生进口、第一除湿进口、第一再生出口、第二除湿出口、第二再生进口、第二除湿进口和第二再生出口内均设置有风阀;第一风机,第一风机安装在第一送风通道内且能够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第二风机,第二风机安装在第二送风通道内且能够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
[0006]由此可见,湿度调节装置的运行周期包括前半周期和后半周期,在前半周期,制冷片的第一端为冷端,第二端为热端,第一风机的送风方向为从第一除湿进口至第一除湿出口,处理空气通过第一除湿进口进入第一送风通道内,经过第一散热器后,被第一散热器上的吸附剂除湿,之后,干燥的空气通过第一除湿出口送入需要除湿的空间或排出室外。与此同时,第二风机的送风方向为从第二再生进口至第二再生出口,再生空气通过第二再生进口进入第二送风通道内,经过第二散热器后,由于第二散热器的温度较高,粘结在第二散热器翅片表面的吸附剂发生脱附,再生空气带出脱附出的水分子并由第二再生出口排出室外或送入需要加湿的空间。
[0007]在后半周期,制冷片的第一端为热端,第二端为冷端,第二风机的送风方向为从第二除湿进口至第二除湿出口,处理空气通过第二除湿进口进入第二送风通道内,经过第二散热器后,被第二散热器上的吸附剂除湿,之后,干燥的空气通过第二除湿出口送入需要除湿的空间或排出室外。与此同时,第一风机的送风方向为从第一再生进口至第一再生出口,再生空气通过第一再生进口进入第一送风通道内,经过第一散热器后,由于第一散热器的温度较高,粘结在第一散热器翅片表面的吸附剂发生脱附,再生空气带出脱附出的水分子并由第一再生出口排出室外或送入需要加湿的空间。
[0008]本技术的湿度调节装置借助制冷片的制冷和制热能力,驱动吸附剂吸附和脱附,其通过交替地切换半导体片的冷端和热端,使吸附剂交替地被冷却和加热,再通过风机、风阀的配合运作使除湿装置不间断地进行除湿和再生过程的循环,从而达到对处理空气进行连续、稳定的除湿,使送风湿度始终维持在需求的湿度范围内,满足生产需要。通过在第一除湿出口、第一再生进口、第一除湿进口、第一再生出口、第二除湿出口、第二再生进口、第二除湿进口和第二再生出口内设置风阀,从而定向地输送处理空气和再生空气,同时防止已除湿处理过的干燥空气马上又从再生进口进入再生通道,并且防止已再生处理过的潮湿空气马上又从除湿进口进入除湿通道,能够大幅提高除湿或加湿效率。另外,该湿度调节装置在除湿过程不产生冷凝水,不需设置冷凝水收集装置,因此室内无湿表面存在,避免了细菌的滋生,且从根本上消除了冷凝水泄漏的隐患。同时,该湿度调节装置工作无需制冷剂,从根本上消除了制冷剂泄漏的隐患,且避免了由此带来的大气臭氧层破坏问题。该湿度调节装置的体积较小,能够灵活移动,便于安装使用,且结构简单,核心部件为半导体制冷片,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廉,维修简便。
[0009]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湿度调节装置还包括除湿进口外接风管、再生出口外接风管、再生进口外接风管和除湿出口外接风管;再生进口外接风管和除湿出口外接风管均连接在送风通道组的第一端,第一再生进口和第二再生进口均与再生进口外接风管连通,第一除湿出口和第二除湿出口均与除湿出口外接风管连通;除湿进口外接风管和再生出口外接风管均连接在送风通道组的第二端,第一除湿进口和第二除湿进口均与除湿进口外接风管连通,第一再生出口和第二再生出口均与再生出口外接风管连通。
[0010]由此可见,通过除湿进口外接风管、再生出口外接风管、再生进口外接风管和除湿出口外接风管的设置,进一步保证将处理空气或再生空气进行定向输送,同时布局合理,结构紧凑。
[0011]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除湿出口与第一再生进口沿着垂直于第一送风通道的第一方向布置。第一除湿进口与第一再生出口沿着第一方向布置。
[0012]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送风通道平行于第一送风通道,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的送风方向均平行于第一送风通道;第二除湿出口与第二再生进口沿着第一方向布置。第二除湿进口与第二再生出口沿着第一方向布置。
[0013]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除湿出口与第二除湿出口沿着第二方向布置,第一再生进口与第二再生进口沿着第二方向布置,第一除湿进口与第二除湿进口沿着第二方向布置,第一再生出口与第二再生出口沿着第二方向布置;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且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送风通道的延伸方向。
[0014]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除湿出口与第一再生出口在第一送风通道的延伸方向上
相对设置;第一再生进口与第一除湿进口在第一送风通道的延伸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二除湿出口与第二再生出口在第二送风通道的延伸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二再生进口与第二除湿进口在第二送风通道的延伸方向上相对设置。
[0015]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除湿模块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多个除湿模块呈矩阵布置。
[0016]由此可见,多个除湿模块可以任意排列组合,满足不同的除湿需求。当需要更高除湿风量时,可在垂直于气流的方向布置多排的除湿模块,增大空气的过流断面面积;当需要更低送风湿度时,可在平行于气流方向布置多列除湿模块,形成多级除湿,逐级获得更低送风湿度。多个除湿模块之间互相独立,便于安装、维修和更换。
[0017]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至少一个风阀为单向阀或电动风阀。
[0018]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散热器位于第一风机与第一再生出口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湿度调节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送风通道组;除湿模块,所述除湿模块包括制冷片、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所述第一散热器连接在所述制冷片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散热器连接在所述制冷片的第二端,所述制冷片的第一端和所述制冷片的第二端两者中其中一个为冷端,另一个为热端,所述制冷片的冷端和热端交替地切换,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所述第二散热器上均设置有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通道组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送风通道和第二送风通道,所述第一散热器位于所述第一送风通道内,所述第二散热器位于所述第二送风通道内,所述第一送风通道的第一端设有第一除湿出口和第一再生进口,所述第一送风通道的第二端设有第一除湿进口和第一再生出口,所述第二送风通道的第一端设有第二除湿出口和第二再生进口,所述第二送风通道的第二端设有第二除湿进口和第二再生出口,所述第一除湿出口、所述第一再生进口、所述第一除湿进口、所述第一再生出口、所述第二除湿出口、所述第二再生进口、所述第二除湿进口和所述第二再生出口内均设置有风阀;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安装在所述第一送风通道内且能够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安装在所述第二送风通道内且能够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调节装置还包括除湿进口外接风管、再生出口外接风管、再生进口外接风管和除湿出口外接风管;所述再生进口外接风管和所述除湿出口外接风管均连接在所述送风通道组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再生进口和所述第二再生进口均与所述再生进口外接风管连通,所述第一除湿出口和所述第二除湿出口均与所述除湿出口外接风管连通;所述除湿进口外接风管和所述再生出口外接风管均连接在所述送风通道组的第二端,所述第一除湿进口和所述第二除湿进口均与所述除湿进口外接风管连通,所述第一再生出口和所述第二再生出口均与所述再生出口外接风管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湿出口与所述第一再生进口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一送风通道的第一方向布置;所述第一除湿进口与所述第一再生出口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送风通道平行于所述第一送风通道,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的送风方向均平行于所述第一送风通道;所述第二除湿出口与所述第二再生进口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布置;所述第二除湿进口与所述第二再生出口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3至4任一项所述的湿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湿出口与所述第二除湿出口沿着第二方向布置,所述第一再生进口与所述第二再生进口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布置,所述第一除湿进口与所述第二除湿进口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布置,所述第一再生出口与所述第二再生出口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布置;所述第二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川周群高砚庄蔡炫宇许立程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莱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