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颈椎前路内固定融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3329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颈椎前路内固定融合系统,包括融合部、钢板部、螺钉A以及螺钉B,所述融合部的中间位置有槽孔,其头端设置凹槽,所述的凹槽上还设置有螺纹孔A;在所述融合部的凹槽上还放置有一钢板部,所述钢板部的一端还固定设置有一凸起;所述钢板部的中间位置还贯穿设置有一螺纹孔B,在所述螺纹孔B的上下两侧还设置有螺纹孔C,且在所述的螺纹孔C上分别插入有螺钉A,所述的螺纹孔B中插入有螺钉B;其优点表现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将融合部与钢板部固定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减少了术后对椎前软组织造成的刺激,同时也减少了吞咽困难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增强了连接的稳定性,提高了颈椎弧度的恢复效果。提高了颈椎弧度的恢复效果。提高了颈椎弧度的恢复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颈椎前路内固定融合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骨科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颈椎前路内固定融合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其中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椎骨间连接结构退变,导致脊髓受压或脊髓缺血,可严重致残。鉴于脊髓型颈椎病的病理改变,一般需经手术解除脊髓压迫。
[0003]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DF)术是治疗各种类型颈椎病的常用术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期间术后过程包括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器放置和钢板固定。而目前现有的钢板融合器系统虽然成熟可靠,但由于钢板面积和厚度较大,术后对椎前软组织难免造成刺激,引发吞咽困难等不良事件。而近年来应用的Zero

p零切迹系统虽然克服了这一缺点,但其对于颈椎弧度的恢复效果欠佳。因此,改良设计一款颈椎前路低切迹内固定融合系统意义重大。
[0004]中国专利申请:CN205339097U公开了一种颈椎前路钢板与融合器一体化内固定系统,该系统由钢板,骨钉,螺钉和融合器组成,钢板四个对角各有内侧带细螺纹的通孔,沿宽度方向的两通孔之间装有骨钉锁定盖,钢板中心为内侧带细螺纹的腰圆通孔,骨钉头部外侧均带有细螺纹,可与钢板通孔处细螺纹咬合,螺钉为头部外侧带有细螺纹,可与融合器配合的普通螺钉,融合器为一颈椎前路可调式椎间融合器,可与螺钉固定于钢板上,调节固定在合适的位置。该系统通过钢板通孔内侧细螺纹和骨钉头部外侧螺纹的咬合可实现钢板固定时的即时稳定效果,两个骨钉锁定盖可防止骨钉植入后出现退钉,通过中间螺钉把融合器固定于钢板上可避免融合器植入后在终板内的滑动滑脱现象。但整体结构复杂,操作不便,在操作过程中对患者椎前软组织损伤较大,因此使用起来还有一定的弊端。
[0005]所以综上所述,现亟需要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减少术后对椎前软组织造成的刺激,增强了连接的稳定性,提高颈椎弧度恢复效果的新型颈椎前路内固定融合系统。但是关于这种新型的新型颈椎前路内固定融合系统,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中所存在的问题,对于此特提供一种新型颈椎前路内固定融合系统。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新型颈椎前路内固定融合系统,包括融合部、钢板部、螺钉A以及螺钉B,所述融合部的中间位置有槽孔,其头端设置凹槽,所述的凹槽上还设置有螺纹孔A,且所述的螺纹孔A贯穿融合部的头端并延长至融合部中间的槽孔中;在所述融合部的凹槽上还放置有一钢板部,所述钢板部的一端还固定设置有一凸起,且所述凸起恰好与融合部上的凹槽相吻合;所述钢板部的中间位置还贯穿设置有一螺纹孔B,在所述螺纹孔B的上下两侧还设置
有螺纹孔C,且所述的螺纹孔C也贯穿所述的钢板部,且在所述的螺纹孔C上分别插入有螺钉 A,所述的螺纹孔B中插入有螺钉B。
[0009]在上述所述的新型颈椎前路内固定融合系统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融合部呈封口的U型结构。
[0010]在上述所述的新型颈椎前路内固定融合系统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钢板部从上面看呈长方体结构。
[0011]在上述所述的新型颈椎前路内固定融合系统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螺纹孔C 上下对称并呈倾斜角度设置,其倾斜角度为5

15
°

[0012]在上述所述的新型颈椎前路内固定融合系统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螺钉A为十字螺钉,其所述的螺钉B为六角或梅花固定螺钉。
[0013]在上述所述的新型颈椎前路内固定融合系统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融合部与钢板部呈垂直结构放置,并通过螺钉B相连接。
[0014]在上述所述的新型颈椎前路内固定融合系统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融合部的上端面垂直插接有三个定位钛细棒,三个所述定位钛细棒分别位于填充腔的左右两侧和后方。
[0015]在上述所述的新型颈椎前路内固定融合系统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融合部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纹路,
[0016]本技术优点在于:
[0017]1、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将融合部与钢板部固定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减少了术后对椎前软组织造成的刺激,同时也减少了吞咽困难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增强了连接的稳定性,提高了颈椎弧度的恢复效果。
附图说明
[0018]附图1是本技术中所述新型颈椎前路内固定融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2是本技术中所述新型颈椎前路内固定融合系统的截面示意图。
[0020]附图3是本技术中所述新型颈椎前路内固定融合系统中钢板部与融合部的侧面示意图。
[0021]附图4是本技术中所述新型颈椎前路内固定融合系统中钢板部与螺钉的局部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23]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0024]1.融合部2.钢板部3.螺纹孔A4.螺纹孔B5.槽孔6.凹槽7.凸起8.螺纹孔C9.螺钉A
10.螺钉B11.定位钛细棒12.纹路
[0025]实施例
[0026]请参见附图1

4所示,附图1是本技术中所述新型颈椎前路内固定融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中所述新型颈椎前路内固定融合系统的截面示意图。附图3 是本技术中所述新型颈椎前路内固定融合系统中钢板部与融合部的侧面示意图。附图4 是本技术中所述新型颈椎前路内固定融合系统中钢板部与螺钉的局部连接示意图。
[0027]本装置主要涉及一种新型颈椎前路内固定融合系统,包括融合部1、钢板部2、螺钉 A9以及螺钉B10,所述融合部1的中间位置有槽孔5,其头端设置凹槽6,所述的凹槽6 上还设置有螺纹孔A3,且所述的螺纹孔A3贯穿融合部的头端并延长至融合部中间的槽孔 5中;在所述融合部1的凹槽上还放置有一钢板部2,所述钢板部2的一端还固定设置有一凸起7,且所述凸起7恰好与融合部上的凹槽6相吻合;所述钢板部2的中间位置还贯穿设置有一螺纹孔B4,通过开设固定螺纹孔B4,进而方便安装固定螺钉B,使固定螺钉B方便固定钢板部和融合部。在所述螺纹孔B4的上下两侧还设置有螺纹孔C8,且所述的螺纹孔C8也贯穿所述的钢板部2,且在所述的螺纹孔C8上分别插入有螺钉A9,所述的螺纹孔 B4中插入有螺钉B10,且所述的螺纹孔B4与螺纹孔A3的尺寸、位置均相同,便于螺钉 B10进行插入固定。
[0028]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的融合部1呈封口的U型结构。
[0029]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的钢板部2从上面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颈椎前路内固定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融合部、钢板部、螺钉A以及螺钉B,所述融合部的中间位置有槽孔,其头端设置凹槽,所述的凹槽上还设置有螺纹孔A,且所述的螺纹孔A贯穿融合部的头端并延长至融合部中间的槽孔中;在所述融合部的凹槽上还放置有一钢板部,所述钢板部的一端还固定设置有一凸起,且所述凸起恰好与融合部上的凹槽相吻合;所述钢板部的中间位置还贯穿设置有一螺纹孔B,在所述螺纹孔B的上下两侧还设置有螺纹孔C,且所述的螺纹孔C也贯穿所述的钢板部,且在所述的螺纹孔C上分别插入有螺钉A,所述的螺纹孔B中插入有螺钉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颈椎前路内固定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融合部呈封口的U型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颈椎前路内固定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板部从上面看呈长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澍石志才刘佳林徐苗袁佳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