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式荧光分析仪的进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3046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6 1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流式荧光仪的进样装置,包括微孔板装载模块,Y向运动模块和X向运动模块。通过在微孔板装载模块设置特定结构的温控模块,能对核酸微孔板样本进行精准控温,并且既适合于免疫微孔板,又适合于核酸微孔板,方便两种微孔板的轮换配套使用,为实际检测过程中的免疫样品和核酸样品进样检测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所述Y向运动模块和X向运动模块的驱动电机由同步带传动机构带动,可通过控制微孔板装载模块在Y向运动模块和X向运动模块上的位移量和速度,使微孔板装载模块在Y向运动模块和X向运动模块上方做高速离心旋转运动,确保离心旋转运动频率为10HZ以上,能更好地混合样本中的编码微球,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流式荧光仪的检测准确性和灵敏度。的检测准确性和灵敏度。的检测准确性和灵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式荧光分析仪的进样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化分析仪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进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流式荧光分析仪的进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流式荧光,又称悬浮阵列、液相芯片等,是近20多年逐渐发展起来的多指标联合诊断技术。该技术以荧光编码微球为核心,集流式原理、激光分析、高速数字信号处理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多指标并行分析,最多可一管同时准确定量检测2

500种不同的生物分子;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并行检测等特点;可用于免疫分析、核酸研究、酶学分析、受体、配体识别分析等多方面、多领域的研究。
[0003]流式荧光技术以微球作为检测反应所需的载体,利用不同荧光对微球染色编码,检测不同指标,通过辨认微球荧光颜色即可对特定目标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是在编码微球、流式原理、激光技术及高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一代高通量生物芯片技术分子诊断平台。流式荧光技术平台既可以做免疫检测,也可以做核酸检测。免疫检测过程中,常用免疫96孔板等微孔板作为样本容器。核酸检测过程中,常用核酸96孔板等微孔板作为样本容器。
[0004]在利用流式荧光技术平台进行核酸检测过程中,由于免疫96孔板和核酸96孔板的外形尺寸规格不同,而且检测核酸过程中通常需要控温,因此现有的进样装置,在进行核酸项目检测时,放置核酸96孔板时,通常需先将核酸96孔板装入一适配装置,再放进装载模块,从而实现恒温控制,操作较繁琐。
[0005]流式荧光仪在进样准备检测过程中,不论是免疫检测还是核酸检测,96孔板内的样本全部检测耗时约1小时,在此过程中,96孔板内的微球可能出现沉降的现象,需要对96孔板样本进行混匀,保证微球处于悬浮状态。现有的进样装置通常采用水平方向上的旋转运动和一直线运动来实现(如US2016/0097707A1),旋转运动的定位精度较差;或者采用水平方向上的两个直线或三个直线运动来实现,但其传动机构均采用丝杆传动(如CN107643417A),成本较高,而且无法控制96孔板X、Y两个方向高速联动,从而难以保证96孔板样本中的编码微球的混匀效果。
[0006]针对现有流式荧光仪的进样装置存在的使用不方便和混匀效果不佳等问题,急需要找到更适合于流式荧光仪的,既能用于核酸微孔板、又能用于免疫微孔板的,结构简单,使用便利,并能更好地混合样本中的编码微球,从而更好地保证检测准确性和灵敏度的进样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流式荧光仪的进样装置,包括微孔板装载模块,Y向运动模块和X向运动模块。所述微孔板装载模块下侧设有温控模块,温控模块采用特制结构,使核酸微孔板下部的离心管可完全嵌入温控模块实现更好地控温,微孔板装载模
块上侧可直接摆放免疫微孔板,实现了更便利地轮换摆放免疫微孔板和核酸微孔板;所述Y向运动模块和X向运动模块的驱动电机由同步带传动机构带动,可通过控制微孔板装载模块在Y向运动模块和X向运动模块上的位移量和速度,使微孔板装载模块在Y向运动模块和X向运动模块上方做高速离心旋转运动,确保离心旋转运动频率为10HZ以上,能更好地混合样本中的编码微球,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流式荧光仪的检测准确性和灵敏度。
[0008]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流式荧光分析仪的进样装置,包括微孔板装载模块;所述微孔板装载模块包括用于摆放免疫微孔板的框架和用于摆放核酸微孔板的控温模块,所述控温模块位于框架内部的下侧;所述控温模块可通过控制温度来帮助实现微孔板样本中的微球悬浮。
[0009]进一步地,摆放核酸微孔板时,核酸微孔板下部的离心管可插入控温模块内部。
[001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微孔板包括常用的96孔板或384孔板等,可根据微孔板的不同规格尺寸,精准调节进样装置的规格尺寸,从而使其与特定的微孔板实现配套使用。
[0011]目前常用的免疫微孔板与核酸微孔板的外形结构存在不同,相比核酸微孔板,免疫微孔板有着更为规整的下表面,没有一排排悬空凸出的离心管,而核酸微孔板的上表面平整,下侧的离心管分别悬空凸出,离心管一排排整齐排列,具体详见图1和图2。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进样装置中包含的微孔板装载模块,既可用于摆放免疫微孔板,又可用于摆放核酸微孔板;摆放核酸微孔板时,核酸微孔板下部的离心管可插入控温模块内部。
[0013]流式荧光技术的核心是把微球(通常为微米级的聚苯乙烯小球,如直径5.6微米的聚苯乙烯小球)用荧光染色法进行编码,然后将不同颜色的微球共价交联上针对特定检测物的探针、抗原或抗体。应用时,先把针对不同检测物的编码微球混合,再加入微量待检样本,在悬液中靶分子与微球表面交联的分子进行特异性地结合。
[0014]在利用流式荧光技术平台进行核酸检测过程中,为了使核酸探针杂交反应的非特异性降低,测值更准确,通常还需要对核酸96孔板内的样本进行温度控制。
[0015]由于微球具有一定的质量,存在下降的趋势,微球的沉降容易导致检测结果产生误差。
[0016]本专利技术经过大量实验,令人惊喜地发现,当控制核酸检测样本的温度在处于45℃的状态时,不仅能使核酸探针杂交反应的非特异性降低,还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球的沉降,从而使检测结果更准确,提高检测准确性和灵敏度。其原因可能是控制样本在45℃的状态时,由于温度升高,是样本中的液体产生向上运动的趋势,同时给微球也提供了向上的力,使其沉降速度变缓,更容易保持悬浮状态。但温度若继续上升,则会影响核酸检测的探针杂交反应,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精准控制核酸检测样本的温度为45℃为最佳控制温度,可大幅提升流式荧光仪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流式荧光仪的进样装置,根据分别根据免疫微孔板与核酸微孔板的特征进行设计,其框架(上侧)可直接摆放免疫微孔板,下侧设有控温模块,可嵌入式摆放核酸微孔板,使核酸微孔板下侧的离心管与控温模块直接接触,这样的设计使进样装置既适合于免疫微孔板,又适合于核酸微孔板,方便两种微孔板的轮换配套使用,为实际检测过程中的免疫样品和核酸样品进样检测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0018]进一步地,所述进样装置还包括Y向运动模块和X向运动模块;所述微孔板装载模
块位于Y向运动模块上方,Y向运动模块位于X向运动模块上方;所述Y向运动模块和X向运动模块都通过同步带传动机构进行传动。
[0019]进一步地,微孔板装载模块下方设有Y向直线轴承。
[0020]由于微球具有一定的质量,存在下降的趋势,大量研究证明,只有当微孔板保持均匀温度的离心旋转运动,且离心旋转频率达到10HZ以上时,才能使样本内的微球一直保持非常均匀且稳定的状态,从而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灵敏度。
[0021]但是现有的流式荧光仪进样装置,对于微孔板的定位运动普遍采用丝杆传动,不但成本高,而且速度慢,难以使样品中的微球保持非常均一的混匀状态。
[0022]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同步带传动机构才能够实现Y向运动模块和X向运动模块的高速联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式荧光分析仪的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孔板装载模块;所述微孔板装载模块包括用于摆放免疫微孔板的框架和用于摆放核酸微孔板的控温模块,所述控温模块位于框架内部的下侧;所述控温模块可通过控制温度来帮助实现微孔板样本中的微球悬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摆放核酸微孔板时,核酸微孔板下部的离心管可插入控温模块内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样装置还包括Y向运动模块和X向运动模块;所述微孔板装载模块位于Y向运动模块上方,Y向运动模块位于X向运动模块上方;所述Y向运动模块和X向运动模块都通过同步带传动机构进行传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模块包括加热底座和加热膜;所述加热膜位于加热底座下方,为加热底座提供热量。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底座包括导热板和和底座框架,所述导热板竖直摆放在底座框架内;所述加热底座内部还设有温度保护开关和温度传感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的数量根据核酸微孔板的离心管的排数设定;相邻两块导热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伟杨健雄方剑秋钟春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深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