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锂电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2120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锂电扳手,所述锂电扳手包括扭矩输出机构、扭矩放大机构、动力单元、电控单元、锂电池包及手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机构上设置有第一减震部和第二减震部,第一减震部与第二减震部间隔设置在手柄机构外侧,通过第一减震部和第二减震部的配合,提升了锂电扳手的减震性能,帮助使用者在操作设备时不会因为电机的震动而感觉到不适。适。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锂电扳手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锂电扳手。

技术介绍

[0002]便携式电动扳手是装卸螺纹联接件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广泛应用于汽车、拖拉机、电机电器、动力机械、阀门、水泵、纺织机械等制造业的装配工作中,在化工、水泥预制件、塑料成型等作业中则用于生产流程中装拆真空罐、反应釜和水泥模板、带螺纹塑料件的脱模工作;也可用在铁道、桥梁、建筑等工程中作水泥轨枕、桁架节点、角钢脚手架等结构的安装、检修和拆换工作,现在最主流的就是无刷的锂电扳手,扭力都在300牛以上。无刷电机具有扭力大、损耗小、体积小等特点。未来直流无刷电动工具将越来越普及,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操作者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才能使用,新手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手持不当导致设备滑落,或者不适应设备造成手麻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携式锂电扳手,所述锂电扳手包括扭矩输出机构、扭矩放大机构、动力单元、电控单元、锂电池包及手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机构上设置有第一减震部和第二减震部,第一减震部与第二减震部间隔设置在手柄机构外侧。
[0004]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减震部和第二减震部的配合,提升了锂电扳手的减震性能,帮助使用者在操作设备时不会因为电机的震动而感觉到不适。
[000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手柄机构上还设置有第三减震部,第三减震部设置在第一减震部和第二减震部之间,第一减震部与第二减震部设置有和手柄机构连接的定位孔,第二减震部设置在第一减震部的外侧。
[0006]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三减震部属于密集的纵向排列的减震片,设置在第一减震部和第二减震部之间可以进一步加强减震效果,同时可以减弱第一减震部所受到的震动,第一减震部的形状与手柄机构的形状贴合,第一减震部和第二减震部通过定位孔和螺栓等固定结构与手柄机构进行固定。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手柄机构上还设置有指扣结构,指扣结构设置在第二减震部的外表面且设置在手柄机构的正前方位置。
[0008]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指扣结构的作用在于当操作者使用该设备时,手握住手柄机构时,食指或中指可以卡入指扣结构中,防止操作期间因为操作不当或者设备振动导致设备脱落,同时防止手握的位置,防止设备在手上下滑,影响操作效果。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指扣结构为柔性橡胶件,指扣结构设置有根部和包合部,根部与包合部一体成型,根部与第二减震部固定,包合部中间设置有开口,包合部内形成空腔,开口的长度不小于3cm。
[0010]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柔性橡胶结构的指扣结构,不会使得手部造成不舒适感,也方
便手指顺利滑入空腔中,开口的长度是根据成人手指的直径去设定的,指扣结构不设定为固定的作用,而是限位支撑的作用,因此对于开口的长度没有硬性规定。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三减震部为减震片,减震片纵向设置在第一减震部和第二减震部之间。
[0012]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减震片可以纵向粘接于第一减震部和第二减震部上。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减震部的柔软度大于第二减震部的柔软度。
[0014]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减震部的柔软度大于第二减震部的目的在于不会使操作者因第二减震部的柔软度多大导致握不住的情况,保证了操作者便于握住手柄机构。
[00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减震部上还设置有吸汗带,吸汗带敷设于第二减震带的外周上,第二减震部上设置有凹槽,吸汗带设置在凹槽内,吸汗带的首部与尾部设置有魔术贴。
[0016]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减震带上的吸汗带设置在第二减震部的凹槽内,通过首部与尾部的魔术贴进行贴紧并固定,操作者手握紧吸汗带处,出汗时汗液被吸汗带吸收,防止出现手滑的情况,提升了操作稳定性。
[001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手柄机构上还设置有防脱落环扣,防脱落环扣设置在手柄机构的底部,防脱落环扣包括环部和扣部,环部与手柄机构底部固定连接,扣部与环部活动连接,扣部的另一端连接固定链和锁扣。
[0018]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手柄底部的防脱落环扣的作用在于防止设备脱落造成损坏,将扣部与环部连接,扣部的另一端连接固定链,固定链的另一端连接锁扣,其中扣部也为一种锁扣,当不需要使用设备时,可以将扣部和环部分离,这样固定链与设备分离,避免挂在设备上形成累赘,固定链可以与设备单独分开存放,当使用时,将扣部扣上环部,再将锁扣扣在腰间或其他可以固定挂接的地方,固定链的长度可以设定为手臂的长度,符合操作距离及范围。
[001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中通过第一减震部和第二减震部的配合,提升了锂电扳手的减震性能,帮助使用者在操作设备时不会因为电机的震动而感觉到不适,提升了设备使用舒适度;减震片可以纵向粘接于第一减震部和第二减震部上,所述第一减震部的柔软度大于第二减震部的柔软度,第一减震部的柔软度大于第二减震部的目的在于不会使操作者因第二减震部的柔软度多大导致握不住的情况,保证了操作者便于握住手柄机构,同时也避免了设备振动导致的手麻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中锂电扳手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吸汗带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减震部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3]图4为防脱落环扣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指扣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识列表:1

扭矩输出机构、2

动力单元、3

电控单元、4

锂电池包、5

手柄机构、6

第一减震部、7

第二减震部、8

第三减震部、9

指扣结构、10

定位孔、11

根部、12


合部、13

空腔、14

开口、15

吸汗带、16

凹槽、17

防脱落环扣、18

环部、19

扣部、20

固定链、21

锁扣、22

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7]实施例:参阅图1至图5,一种便携式锂电扳手,所述锂电扳手包括扭矩输出机构1、扭矩放大机构、动力单元2、电控单元3、锂电池包4及手柄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机构5上设置有第一减震部6和第二减震部7,第一减震部6与第二减震部7间隔设置在手柄机构5外侧,通过第一减震部6和第二减震部7的配合,提升了锂电扳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锂电扳手,所述锂电扳手包括扭矩输出机构(1)、扭矩放大机构、动力单元(2)、电控单元(3)、锂电池包(4)及手柄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机构(5)上设置有第一减震部(6)和第二减震部(7),第一减震部(6)与第二减震部(7)间隔设置在手柄机构(5)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锂电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机构(5)上还设置有第三减震部(8),第三减震部(8)设置在第一减震部(6)和第二减震部(7)之间,第一减震部(6)与第二减震部(7)设置有和手柄机构(5)连接的定位孔(10),第二减震部(7)设置在第一减震部(6)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锂电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机构(5)上还设置有指扣结构(9),指扣结构(9)设置在第二减震部(7)的外表面且设置在手柄机构(5)的正前方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锂电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扣结构(9)为柔性橡胶件,指扣结构(9)设置有根部(11)和包合部(12),根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江南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思翔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