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2095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柜,包括外层柜体和内层柜体,外层柜体可套装在内层柜体的外侧,外层柜体与内层柜体的侧面分别开设有外窗口和内窗口;外层柜体外表面的底部套设有套环,套环的下端中部开设有第一环形滑槽;内层柜体的下端面设置有底板,底板的上端面设置有与第一环形滑槽相适配的第一环形滑块;底板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二环形滑槽,第二环形滑槽的内部插接有第二环形滑块,且第二环形滑块的上端面设置在内层柜体的下端面上;底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元件安装架,且元件安装架位于内层柜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柜体设置为可转动的柱形,使得柜体内部元器件的位置经过柜体的转动之后,都可位于工作人员直视的位置,更加方便操作。操作。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柜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具体为一种电力柜。

技术介绍

[0002]电能作为一种经济、实用、清洁且容易控制和转换的能源形态,是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能源之一,电力设备作为电能的载体在人们的生活环境中也随处可见,其中,电力柜是最为常见的电力设备之一,其内部集中有各种电路控制、检测和调节部件,用于实时对输电线路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测、收集、反馈和处理。
[0003]电力柜作为一种电路状态检测、控制和调节的电力设备,虽然其种类众多,但是其整体框架结构都大同小异,尤其是其整体构造为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结构,内部元器件安装时,通常集中安装在其内壁上,在工作人员检测或者维修时,需要打开柜门,然后对不同位置的元器件进行检测,由于内部元器件固定的安装方式以及电力线连接之后不可掰扯的现象,导致检测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检测部件的位置不停变换身体姿势,尤其是位于柜体拐角处的元器件检测和维修时,受到柜体空间的限制,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电力柜。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力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柜体和内层柜体,所述外层柜体为一端密封的柱形结构,所述内层柜体为两端开口的柱形结构,所述外层柜体可套装在所述内层柜体的外侧,所述外层柜体与所述内层柜体的侧面分别开设有外窗口和内窗口;
[0006]所述外层柜体外表面的底部套设有套环,所述套环的下端中部开设有第一环形滑槽;r/>[0007]所述内层柜体的下端面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环形滑槽相适配的第一环形滑块;
[0008]所述底板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二环形滑槽,所述第二环形滑槽的内部插接有第二环形滑块,且所述第二环形滑块的上端面设置在所述内层柜体的下端面上;
[0009]所述底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元件安装架,所述元件安装架呈柱形结构,且所述元件安装架位于所述内层柜体的内部;
[0010]所述底板的中部开设有贯穿式的走线槽,所述底板上沿着走线槽周向开设有若干通风孔。
[0011]进一步的,所述元件安装架包括连接环和安装板,所述连接环不少于两个,所述连接环由下而上依次分布,所述安装板连接在所述连接环上,且位于最下方的所述连接环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端面上,相邻的两个安装板之间具有间隙。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环形滑槽内腔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环形滑块的高度,所述第
二环形滑槽内腔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环形滑块的高度。
[0013]进一步的,所述走线槽和通风孔位于连接环的内侧。
[0014]进一步的,所述外层柜体内壁上端面的中部设置有排风扇,所述排风扇的排风端朝向所述通风孔。
[0015]进一步的,所述套环与所述底板之间以及所述内层柜体与所述底板之间均设置有限位件;
[0016]所述限位件包括带有销孔的插块以及穿设在连接板上的插销,其中,两个插块分别设置在底板的外侧面和上端面,两个连接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层柜体的外侧面和所述内层柜体的外侧面。
[001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将外窗口和内窗口转动到同一侧,可直接穿过外窗口和内窗口对元件安装架上的元器件进行检测和维修操作,由于元器件安装在元件安装架上,而元件安装架整体呈柱形结构,同时推动外层柜体和内层柜体可带动外窗口和内窗口同步移动,将外窗口和内窗口移动到被检测或维修的元器件位置,即可使得该元器件完全裸露出来,并且,在操作过程中,不需要反复变换身体姿势,只需通过变换外窗口和内窗口的位置即可,工作人员可始终保持直视元器件的姿势,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中第二环形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外层柜体10、内层柜体20、外窗口100、内窗口200、套环101、第一环形滑槽1010、底板30、第一环形滑块3010、第二环形滑槽301、第二环形滑块3011、元件安装架302、走线槽303、连接环3020、安装板3021、通风孔304、排风扇305、插块401、插销402、连接板403、限位件40。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3]实施例。
[0024]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一种电力柜,包括外层柜体10和内层柜体20,外层柜体10为一端密封的柱形结构,另一端为开口式,内层柜体20为两端开口的柱形结构,外层柜体10可套装在内层柜体20的外侧,外层柜体10与内层柜体20的侧面分别开设有外窗口100和内窗口200;外层柜体10与内层柜体20可转动,当外窗口100与内窗口200处于重合状态时,可直接穿过外窗口100和内窗口200观察到内层柜体20的内部,而当外窗口100与内窗口200不在重叠位置时,外层柜体10与内层柜体20则形成一个完整的较为封闭的状态,即可将内层柜体20的内腔与外界环境进行一定程度的隔绝;
[0025]外层柜体10外表面的底部套设有套环101,套环101的下端中部开设有第一环形滑槽1010;内层柜体20的下端面设置有底板30,底板30的上端面设置有与第一环形滑槽1010相适配的第一环形滑块3010;将第一环形滑块3010插入第一环形滑槽1010内之后,可以将
外层柜体10安装在底板30上,并通过第一环形滑块3010在第一环形滑槽1010内的移动,实现外层柜体10的稳定转动,防止外层柜体10转动时发生偏移;底板30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二环形滑槽301,第二环形滑槽301的内部插接有第二环形滑块3011,且第二环形滑块3011的上端面设置在内层柜体20的下端面上;将第二环形滑块3011插入第二环形滑槽301内,即可将内层柜体20安装在底板30上,并通过第二环形滑块3011在第二环形滑槽301内的移动,实现内层柜体20的稳定转动;底板30的上端面设置有元件安装架302,元件安装架302呈柱形结构,且元件安装架302位于内层柜体20的内部;元件安装架302包括连接环3020和安装板3021,连接环3020不少于两个,连接环3020由下而上依次分布,安装板3021连接在连接环3020上,且位于最下方的连接环3020设置在底板30的上端面上,相邻的两个安装板3021之间具有间隙;由于元件安装架302整体呈柱形结构,元器件安装到元件安装架302上之后,通过将外窗口100与内窗口200重合之后转动到对应元器件位置,即可直接将元件安装架302上的元器件裸露出来;
[0026]底板30的中部开设有贯穿式的走线槽303,底板30上沿着走线槽303周向开设有若干通风孔304;走线槽303和通风孔304位于连接环3020的内侧;外层柜体10内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柜体(10)和内层柜体(20),所述外层柜体(10)为一端密封的柱形结构,所述内层柜体(20)为两端开口的柱形结构,所述外层柜体(10)可套装在所述内层柜体(20)的外侧,所述外层柜体(10)与所述内层柜体(20)的侧面分别开设有外窗口(100)和内窗口(200);所述外层柜体(10)外表面的底部套设有套环(101),所述套环(101)的下端中部开设有第一环形滑槽(1010);所述内层柜体(20)的下端面设置有底板(30),所述底板(30)的上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环形滑槽(1010)相适配的第一环形滑块(3010);所述底板(30)的上端面开设有第二环形滑槽(301),所述第二环形滑槽(301)的内部插接有第二环形滑块(3011),且所述第二环形滑块(3011)的上端面设置在所述内层柜体(20)的下端面上;所述底板(30)的上端面设置有元件安装架(302),所述元件安装架(302)呈柱形结构,且所述元件安装架(302)位于所述内层柜体(20)的内部;所述底板(30)的中部开设有贯穿式的走线槽(303),所述底板(30)上沿着走线槽(303)周向开设有若干通风孔(3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元件安装架(302)包括连接环(3020)和安装板(3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鑫巩秀中时东伟毛庆波刘导田金波刘世富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