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壁式空调内机漏水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2009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挂壁式空调内机漏水收集装置,包括:集水容器,所述集水容器设置在空调内机下方,且其底部连通有排水接头;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有两个且可拆卸的转动连接在集水容器与空调内机之间,以使集水容器转动至空调内机下方任意位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接收空调内机漏水的装置不便调节接水位置的问题。位置的问题。位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挂壁式空调内机漏水收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挂壁式空调内机漏水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空调的使用中,空调内机的发生偏移、排水管老化和铜管的密闭性等问题会造成空调内机漏水,有些封闭区域为达到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一年四季基本都要开空调,比如建筑工地实验室(主要用于取样检测)、材料存放室等,即使出现漏水情况也不可停止使用,一旦发生漏水后,漏出的水会对下方的物料造成腐蚀、对地面造成损害等,漏水后虽然能拨打售后电话等待维修,但是在发生漏水到售后上门维修的这段时间存在真空期,CN202120202252.8公开了一种高清耐腐蚀型空调接水盘对空调内机的漏水进行接收存储,但是这种装置占用空间大不美观且不方便调节接水点的位置,目前还没有一种结构小巧方便调节接水点的收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挂壁式空调内机漏水收集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接收空调内机漏水的装置不便调节接水位置的问题。
[0004]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挂壁式空调内机漏水收集装置,其包括:集水容器,所述集水容器设置在空调内机下方,且其底部连通有排水接头;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有两个且可拆卸的转动连接在集水容器与空调内机之间,以使集水容器转动至空调内机下方任意位置。
[000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空调内机的下方设置集水容器,集水容器将空调内机的漏水收集,并通过集水容器底部的排水接头连接软管后排出到外界,为了适应不同的漏水点,可以通过调节组件进行调节集水容器的位置,从而使漏水不会滴落到底面,结构小巧的同时还有效保护了漏水处下方的物品不受损害,当不需要使用时,也能将其拆下另行收纳。
[0006]进一步的,每一所述调节组件均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设置在空调内机的侧壁上;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通过连接块与集水容器的侧壁转动连接;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与对应的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且还与安装块转动相连,调节块侧壁上开有棘轮槽;棘爪,所述棘爪设置在棘轮槽内且与棘轮槽配合,棘爪还通过转动杆与安装块转动相连;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与棘爪弹性相抵,用于限制棘爪单向转动。
[0007]进一步的,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固定设置在安装块的侧壁上,限位杆侧壁固定设有弹性压片,棘爪在弹性压片的弹力下始终保持与棘轮槽的侧壁抵接。
[0008]进一步的,调节块背离安装块的侧壁还转动地设有释放杆,所述释放杆一端伸入棘轮槽内与转动杆固定连接,释放杆的另一端上设有把手。
[0009]进一步的,安装块背离调节块的侧壁凹陷形成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弹簧,所
述弹簧远离安装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块,所述插块为方形,空调内机的外壁上设有与插块对应的插槽。
[0010]进一步的,集水容器为U型槽。
[0011]进一步的,连接杆为伸缩杆。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轴侧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调节块结构图。
[001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安装块结构图。
[0016]上述附图中:1、集水容器;2、空调内机;3、排水接头;4、安装块;5、连接杆;6、调节块;7、连接块;8、棘轮槽;9、棘爪;10、转动杆;11、限位杆;12、弹性压片;13、释放杆;14、把手;15、安装槽;16、弹簧;17、插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18]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挂壁式空调内机漏水收集装置,包括:集水容器1,所述集水容器1设置在空调内机2下方,且其底部连通有排水接头3;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有两个且可拆卸的转动连接在集水容器1与空调内机2之间,以使集水容器1转动至空调内机2下方任意位置。当空调内机2发生漏水时,通过将本装置安装在空调内机2的外壁上,然后通过调节组件调整集水容器1的位置,使集水容器1处于空调内机2下方任意一个可以接住漏水的位置,漏水滴落入集水容器内,排水接头3连接软管,从而将集水容器1内收集的漏水排出,有效避免了空调内机2的漏水滴落后损坏漏水处下方地面或者物品。
[0019]如图1—2所示,进一步的,每一所述调节组件均包括:安装块4,所述安装块4设置在空调内机2的侧壁上;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通过连接块7与集水容器1的侧壁转动连接;调节块6,所述调节块6与对应的连接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且还与安装块4转动相连,调节块6侧壁上开有棘轮槽8;棘爪9,所述棘爪9设置在棘轮槽8内且与棘轮槽8配合,棘爪9还通过转动杆10与安装块4转动相连;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与棘爪9弹性相抵,用于限制棘爪9单向转动。转动杆10转动地设置在安装块4靠近调节块6的侧壁上,棘轮槽8内周向且均匀地设有若干齿槽,当本装置安装在空调内机2的外壁上时,需要调整集水容器1至漏水处的正下方,这时逆时针转动连接杆5,使集水容器1处于漏水处下方,此时松开连接杆5,棘爪9在限位组件的作用下保持与棘轮槽8的齿槽抵接,从而使连接杆5不会再绕调节块6转动,进而使集水容器1保持处于漏水处正下方的状态。
[0020]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杆11,所述限位杆11固定设置在安装块4的侧壁上,限位杆11侧壁固定设有弹性压片12,棘爪9在弹性压片12的弹力下始终保持与棘轮槽8的侧壁抵接。为了使棘爪9与棘轮槽8的侧壁紧贴,弹性压片12对棘爪9施加朝向棘轮槽8侧壁移动的力,从而使松开连接杆5后棘爪9插入到棘轮槽8的齿槽内,进而限制调节块6顺时针转动。
[0021]如图3—4所示,进一步的,调节块6背离安装块4的侧壁还转动地设有释放杆13,所
述释放杆13一端伸入棘轮槽8内与转动杆10固定连接,释放杆13的另一端上设有把手14。当连接杆5转动角度过多,需要顺时针转动时,拧动释放杆13,释放杆13驱动棘爪9克服弹性压片12的弹力逆时针转动,此时棘爪9被释放,连接杆5可以顺时针转动。
[0022]如图4所示,进一步的,安装块4背离调节块6的侧壁凹陷形成安装槽15,所述安装槽15内设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远离安装槽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块17,所述插块17为方形,空调内机2的外壁上设有与插块17对应的插槽。安装时,插块17的侧壁与空调内机2的侧壁紧贴,将插块17压缩进安装槽15内,移动插块17到插槽处,此时插块17插入到插槽内,方形的插块17在弹簧16的弹力下插入插槽后不会发生转动,为了方便取下,在安装块4上开设沿其轴心的插槽,并在插块17侧壁设置穿出插槽的拨杆,从而通过移动拨杆使插块17压缩进安装槽15内,方便将本装置拆下,从实际出发,为了避免在空调内机2的侧壁上开设插槽影响其美观,且便于本装置单独销售,可以通过胶水在空调内机2的外壁上粘设一个供插块17插入的固定块,也可在安装块4靠近空调内机2侧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挂壁式空调内机漏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容器(1),所述集水容器(1)设置在空调内机(2)下方,且其底部连通有排水接头(3);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有两个且可拆卸的转动连接在集水容器(1)与空调内机(2)之间,以使集水容器(1)转动至空调内机(2)下方任意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挂壁式空调内机漏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调节组件均包括:安装块(4),所述安装块(4)设置在空调内机(2)的侧壁上;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通过连接块(7)与集水容器(1)的侧壁转动连接;调节块(6),所述调节块(6)与对应的连接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且还与安装块(4)转动相连,调节块(6)侧壁上开有棘轮槽(8);棘爪(9),所述棘爪(9)设置在棘轮槽(8)内且与棘轮槽(8)配合,棘爪(9)还通过转动杆(10)与安装块(4)转动相连;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与棘爪(9)弹性相抵,用于限制棘爪(9)单向转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挂壁式空调内机漏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贵林茹意朱瑞清赵映鑫曾旭军李强王望陈梦溪孔龙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