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井下用多功能风动起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1577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煤矿井下起吊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井下用多功能风动起吊装置,包括底座和转动设置在底座上方的回转机构,所述回转机构包括立柱和套设在立柱下方的旋转座,所述立柱的底部穿过旋转座并插设在底座内,立柱的顶部铰接有一吊臂,吊臂的末端设置有滑轮,吊臂和旋转座之间通过气缸一相连,气缸一的一端与吊臂铰接、另一端与旋转座铰接;吊臂上方靠近立柱的位置安装有气缸二,气缸二的一端连接有一吊绳,吊绳绕过滑轮并连接有吊钩;旋转座和底座之间通过气缸三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煤矿井下的风能作为动力实现多种物资设备的起吊作业,能适于综采工作面狭小空间的作业,灵活性强,具有多种用途、多种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井下用多功能风动起吊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煤矿井下起吊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井下用多功能风动起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煤矿综合机械化开采水平不断提高,大功率综采设备广泛应用,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使用的乳化油、齿轮油、抗磨油等综采备件较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人高度及井下巷道环境特殊等因素的限制,目前仍然普遍采用人力搬运或手拉肩扛的落后方式,用人数量多,而且油桶在卸车过程中油桶易损,卸油时易出现磕碰等事件,对于较重物资,则通过打生根吊挂点,用钢丝绳扣、手拉葫芦等进行起吊作业,不仅物资设备卸车效率低、工期长,而且人员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高,另外,市面上的小型起吊装置多采用电力或者燃料驱动,使用时的安全性不足,容易造成生产事故,均不能够很好的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解决目前煤矿井下仍然普遍采用人工卸车,以及通过传统的钢丝绳扣、手拉葫芦等进行起吊作业,存在卸车效率低、工期长,而且人员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煤矿井下用多功能风动起吊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变人工作业为机械化作业,省力省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煤矿井下用多功能风动起吊装置,包括底座和转动设置在底座上方的回转机构,所述回转机构包括立柱和套设在立柱下方的旋转座,所述立柱的底部穿过旋转座并插设在底座内,立柱的顶部铰接有一吊臂,所述吊臂的末端设置有滑轮,吊臂和旋转座之间通过气缸一相连,所述气缸一的一端与吊臂铰接、另一端与旋转座铰接;
[0006]吊臂上方靠近立柱的位置安装有气缸二,所述气缸二的一端连接有一吊绳,所述吊绳绕过滑轮并连接有吊钩;
[0007]旋转座和底座之间通过气缸三相连,所述气缸三的一端与旋转座铰接、气缸三的另一端与底座铰接;所述气缸一、气缸二和气缸三通过高压胶管连接至气动阀组,所述气动阀组连接到煤矿井下的压风管路。
[0008]进一步地,所述立柱的底部插设在底座具有的阶梯孔中,所述阶梯孔内安装有上下设置的一对轴承,立柱穿过位于下方的轴承后通过圆螺母和垫片锁紧,防止立柱轴向窜动。
[0009]进一步地,所述气缸一和立柱位于气缸三的同一侧,避免回转机构转动时与气缸三产生干涉。
[0010]进一步地,所述立柱和旋转座焊接为一体式结构,固定牢靠。
[0011]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底部四角处设置有地脚螺栓,使用稳固。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本技术利用煤矿井下的风能作为动力实现多种物资设备的起吊作业,能适于井下综采工作面狭小空间的作业,使用方便灵活,速度快,具有多种用途、多种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且构造简单,用料方便易取、廉价,省力省工。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一种煤矿井下用多功能风动起吊装置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一种煤矿井下用多功能风动起吊装置图1中A

A处的剖视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一种煤矿井下用多功能风动起吊装置图2中B

B处的剖视示意图。
[0017]附图中标号为:
[0018]1为底座,2为立柱,3为旋转座,4为吊臂,5为滑轮,6为气缸一,7为气缸二,8为吊绳,9为吊钩,10为气缸三,11为轴承,12为圆螺母,13为垫片,14为气动阀组,15为地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上”、“下”、“横向”“竖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如图1~图3所示,一种煤矿井下用多功能风动起吊装置,包括底座1和转动设置在底座1上方的回转机构,所述回转机构包括立柱2和套设在立柱2下方的旋转座3,所述立柱2的底部穿过旋转座3并插设在底座1内,立柱2的顶部铰接有一吊臂4,所述吊臂4的末端设置有滑轮5,吊臂4和旋转座3之间通过气缸一6相连,所述气缸一6的一端与吊臂4铰接、另一端与旋转座3铰接;吊臂4上方靠近立柱2的位置安装有气缸二7,所述气缸二7的一端连接有一吊绳8,所述吊绳8绕过滑轮5并连接有吊钩9;旋转座3和底座1之间通过气缸三10相连,所述气缸三10的一端与旋转座3铰接、气缸三10的另一端与底座1铰接;所述气缸一6、气缸二7和气缸三10通过高压胶管连接至气动阀组14,所述气动阀组14连接到煤矿井下的压风管路。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柱2的底部插设在底座1具有的阶梯孔中,所述阶梯孔内安装有上下设置的一对轴承11,立柱2穿过位于下方的轴承11后通过圆螺母12和垫片13锁紧,防止立柱2轴向窜动;具体地,圆螺母12和垫片13分别选用国标大圆螺母和止动垫片,两者配合能够在轴向定位结构中使用,即能满足轴向定位,又能兼顾标准化、低成本。
[0023]具体地,所述气缸一6和立柱2位于气缸三10的同一侧,避免回转机构转动时与气缸三10产生干涉。
[0024]实际应用中,煤矿井下由于井下施工和生产的需要,现场大量的布置了压风管路,所述气缸一6、气缸二7和气缸三10通过高压胶管连接至气动阀组14,所述气动阀组14连接到煤矿井下的压风管路,这样一来,上述气缸利用井下的风能作为动力,以风动控制气动阀组14继而控制气缸动作,实现利用井下风能,节约了能源。
[0025]另外,所述立柱2和旋转座3焊接为一体式结构,固定牢靠,并且所述底座1的底部
四角处设置有地脚螺栓15,将底座1稳固的固定于地面,保证起吊作业过程中的稳定性。
[002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旋转座3可利用报废矿车轮加工,吊臂4使用花边梁,吊钩9使用道拉杆加工,装置所使用的材料大多取自矿井设备废弃部件,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和材料消耗,积极响应了修旧利废的号召。
[0027]工作原理:
[0028]本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预先放起吊绳8以便调节好吊钩9高度,待吊钩9与重物连接好后,再操作气动阀组14使气缸二7伸缩拉动吊绳8吊起被吊重物,接着通过操作气动阀组14使气缸一6伸缩驱动吊臂4,吊绳8和吊钩9随着吊臂4平稳上升至合适高度,实现重物的起吊,同时当需要移动重物时,气缸三10带动旋转座3转动,吊臂4实现左右90
°
摆动,可根据要求将被吊重物吊至指定地点,实现狭小空间内重物的起吊、短距离移动,当本装置起吊装卸油桶时,只需更换专用锁紧钩头即可;综上所述,本装置能适用于井下综采工作面狭小空间的作业,实现多种物资设备的起吊作业,具有多种用途、多种功能,灵活性强,方便快捷、效率高。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井下用多功能风动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转动设置在底座(1)上方的回转机构,所述回转机构包括立柱(2)和套设在立柱(2)下方的旋转座(3),所述立柱(2)的底部穿过旋转座(3)并插设在底座(1)内,立柱(2)的顶部铰接有一吊臂(4),所述吊臂(4)的末端设置有滑轮(5),吊臂(4)和旋转座(3)之间通过气缸一(6)相连,所述气缸一(6)的一端与吊臂(4)铰接、另一端与旋转座(3)铰接;吊臂(4)上方靠近立柱(2)的位置安装有气缸二(7),所述气缸二(7)的一端连接有一吊绳(8),所述吊绳(8)绕过滑轮(5)并连接有吊钩(9);旋转座(3)和底座(1)之间通过气缸三(10)相连,所述气缸三(10)的一端与旋转座(3)铰接、气缸三(10)的另一端与底座(1)铰接;所述气缸一(6)、气缸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泰然赵秋培刘帅涛武振锋张军毫焦会力王维高智祥包泳振孙利鹏
申请(专利权)人: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