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处理海陆交汇关键带的废水与污泥的环保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31466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用于处理海陆交汇关键带的废水与污泥的环保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处理装置、第二处理装置;所述第一处理装置包括处理腔,设置在处理腔两侧的活塞式臭氧混合器,以及设置在处理腔内部的高效催化模块;处理腔包括中段核心处理腔室与进水腔;所述活塞式臭氧混合器包括垂直设置在平面连接板上且与中段核心处理腔室连通的圆形连接段,与所述圆形连接段连通的负压腔,设置在所述负压腔与圆形连接段之间的锥形连通器,设置在所述圆形连接段内的臭氧混料器,以及设置在所述负压腔内的活塞机构;本装置能够使臭氧充分发挥氧化作用,对污泥实现较好的减量处理。减量处理。减量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处理海陆交汇关键带的废水与污泥的环保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与污泥处理
,具体是涉及用于处理海陆交汇关键带的废水与污泥的环保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工业化的发展,大量的工厂将日常生产的工业废水排出;因此在海陆交汇地带,在雨水或河流的冲击下往往会形成大量的废水与污泥;如果不进行处理大量的废水与污泥将进入海洋,严重危害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需要在海陆交汇关键带构筑生态保卫线;通常是依托红树林以及完整稳定的海岸带形成天然生态屏障,在完善雨水管网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但是在雨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内会产生大量的污泥,因此还需要对污泥进行处理。
[0003]常规处理剩余污泥的方法是先通过浓缩脱水处理,再经过焚烧、卫生填埋和土地利用等方式对其进行最终处置;但传统处置方式所需要的资金投入量过高,导致污水处理厂难堪重负。
[0004]因此,污泥减量技术成为解决污水剩余污泥问题的重要途径,但是现有技术的污泥减量处理效果不佳,急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日益严峻的海陆交汇关键带环境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采用臭氧对废水与污泥进行处理时污泥的减量化处理效果不佳,并且臭氧利用率较低。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处理海陆交汇关键带的废水与污泥的环保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对海陆交汇关键带的废水与污泥进行处理的第一处理装置,以及与所述第一处理装置连通的第二处理装置;所述第一处理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处理腔,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处理腔两侧的活塞式臭氧混合器,以及设置在所述处理腔内部的高效催化模块;所述处理腔包括水平设置的中段核心处理腔室,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中段核心处理腔室两端且与中段核心处理腔室连通的进水腔;所述中段核心处理腔室的下半部两侧设置有平面连接板;所述中段核心处理腔室上设置有位于平面连接板之间且开口朝下的排水口;所述活塞式臭氧混合器包括垂直设置在所述平面连接板上且与中段核心处理腔室连通的圆形连接段,与所述圆形连接段连通的负压腔,一端与所述负压腔连通、另一端与圆形连接段连通的锥形连通器,设置在所述圆形连接段内的臭氧混料器,以及设置在所述负压腔内的活塞机构;所述臭氧混料器包括设置在所述圆形连接段内且与平面连接板平行的安装架,多个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且围绕圆形连接段的中心轴线均匀分布的气泡搅拌器,活动设
置在所述安装架上且位于圆形连接段侧壁上的旋转环,均匀设置在所述旋转环侧壁上的臭氧喷流器,以及用于向所述旋转环与气泡搅拌器提供动力的动力组件;所述臭氧喷流器与臭氧储放装置连通;所述高效催化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中段核心处理腔室内部的催化床,设置在所述中段核心处理腔室内且位于两个催化床之间的催化搅拌装置;所述第二处理装置包括与排水口连通的沉淀池,设置在所述沉淀池内且与排水口连通的泥水过滤装置,以及通过排泥管与泥水过滤装置连通的污泥干燥装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平面连接板上设置有与圆形连接段连接的连通口;所述连通口上设置有与平面连接板内壁齐平的过滤防护罩。
[0008]通过过滤防护罩的设置能够有效地隔离污泥,防止污泥进入负压腔,避免负压腔内部的污泥沉积;通过活塞机构的运动能够避免过滤防护罩被堵塞。
[0009]进一步地,所述催化床包括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平面连接板上的催化床安装架,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催化床安装架上且与过滤防护罩平行的平面臭氧催化床;所述平面臭氧催化床内填充有催化填料。
[0010]通过平面臭氧催化床与过滤防护罩的对应设置能够大大增加臭氧与催化床的接触面积,使得活塞式臭氧混合器注入的臭氧混合物直接与催化床反应;能够有效提升臭氧的利用率,实现高效催化,有效降低污水与污泥中的有机污染物。
[0011]进一步地,催化搅拌装置包括垂直设置在两个平面臭氧催化床之间的中部分流板,设置在所述中部分流板两端的三角固定架,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中部分流板两侧且与平面臭氧催化床对应的第一搅拌器;所述第一搅拌器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三角固定架上且与平面臭氧催化床平行的旋转轴,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且沿所述旋转轴轴向均匀分布的若干搅拌扇。
[0012]通过中部分流板的阻隔,催化搅拌装置的设置能够使臭氧在平面臭氧催化床上表面形成旋流,能够有效延长臭氧与催化填料的接触时间;从而进一步提升催化效率,提高臭氧的利用率。
[0013]进一步地,催化床还包括设置在平面臭氧催化床上方的弧形架,设置在所述弧形架上且两端分别与平面臭氧催化床上边沿连接的弧形臭氧催化床;所述弧形臭氧催化床下方设置有第二搅拌器;所述第二搅拌器位于中部分流板上方且与第一搅拌器结构相同。
[0014]通过弧形臭氧催化床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增大催化填料的填充量;通过第二搅拌器的设置能够使向上运动的臭氧气泡形成旋流,并与弧形臭氧催化床充分接触,从而实现臭氧的高效氧化效果。
[0015]进一步地,所述负压腔一端与锥形连通器连通;所述活塞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负压腔另一端的密封板,设置在所述负压腔内且侧壁与负压腔内壁滑动接触的运动活塞,设置在所述运动活塞上的连接法兰,两组贯穿所述密封板与连接法兰连接的螺纹丝杠,以及两个设置在所述密封板上分别与螺纹丝杠连接的动力装置。
[0016]相较于现有的曲轴连杆式活塞机构,通过螺纹丝杠驱动运动活塞能够提升运动活塞的运行平顺性,有利于提高活塞机构的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
[0017]进一步地,所述平面连接板内壁上设置有超声发生器。
[0018]超声发生器能释放超声波,产生空化作用,空化过程是空化泡的产生、运动和破灭的过程。空化气泡破灭瞬间,周围空间产生高温、高压并且产生很高的剪切力,从而破坏污泥絮体,溶解细胞并释放出胞内物,具有较好的污泥减量作用;因此与臭氧催化能够对污泥污水形成复合作用,有效实现污泥减量。
[0019]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口下方垂直设置有与泥水过滤装置连通的二段反应腔;所述二段反应腔包括上端连通排水口、下端连通泥水过滤装置的反应管,多组垂直设置在所述反应管内且以反应管中心轴线均匀分布的螺旋扇。
[0020]通过二段反应腔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实现污泥与污水的输送排放,另一方面能够在输送过程中使残余臭氧发挥作用;从而真正实现污泥的零排放。
[0021]进一步地,所述进水腔内设有进水混合器;所述进水混合器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水腔内的混合器固定架,活动设置在所述混合器固定架上的混合涡扇。
[0022]通过进水混合器的设置能够对进入中段核心处理腔室的污泥与污水进行搅拌,避免污泥发生沉淀,便于在中段核心处理腔室对污泥与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处理海陆交汇关键带的废水与污泥的环保处理系统,通过在中段核心处理腔室两侧设置活塞式臭氧混合器,能够利用活塞式臭氧混合器产生的负压对臭氧进行脉冲式注射,并且使臭氧气泡与催化填料充分接触,从而使臭氧充分发挥氧化作用,对污泥实现较好的减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处理海陆交汇关键带的废水与污泥的环保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海陆交汇关键带的废水与污泥进行处理的第一处理装置(1),以及与所述第一处理装置(1)连通的第二处理装置(2);所述第一处理装置(1)包括水平设置的处理腔(10),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处理腔(10)两侧的活塞式臭氧混合器(3),以及设置在所述处理腔(10)内部的高效催化模块(4);所述处理腔(10)包括水平设置的中段核心处理腔室(11),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中段核心处理腔室(11)两端且与中段核心处理腔室(11)连通的进水腔(12);所述中段核心处理腔室(11)的下半部两侧设置有平面连接板(110);所述中段核心处理腔室(11)上设置有位于平面连接板(110)之间且开口朝下的排水口(111);所述活塞式臭氧混合器(3)包括垂直设置在所述平面连接板(110)上且与中段核心处理腔室(11)连通的圆形连接段(30),与所述圆形连接段(30)连通的负压腔(31),一端与所述负压腔(31)连通、另一端与圆形连接段(30)连通的锥形连通器(32),设置在所述圆形连接段(30)内的臭氧混料器(33),以及设置在所述负压腔(31)内的活塞机构(34);所述臭氧混料器(33)包括设置在所述圆形连接段(30)内且与平面连接板(110)平行的安装架(330),多个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架(330)上且围绕圆形连接段(30)的中心轴线均匀分布的气泡搅拌器(331),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架(330)上且位于圆形连接段(30)侧壁上的旋转环(332),均匀设置在所述旋转环(332)侧壁上的臭氧喷流器(333),以及用于向所述旋转环(332)与气泡搅拌器(331)提供动力的动力组件;所述臭氧喷流器(333)与臭氧储放装置连通;所述高效催化模块(4)包括设置在所述中段核心处理腔室(11)内部的催化床(40),设置在所述中段核心处理腔室(11)内且位于两个催化床(40)之间的催化搅拌装置(41);所述第二处理装置(2)包括与排水口(111)连通的沉淀池(20),设置在所述沉淀池(20)内且与排水口(111)连通的泥水过滤装置(21),以及通过排泥管(22)与泥水过滤装置(21)连通的污泥干燥装置(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海陆交汇关键带的废水与污泥的环保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连接板(110)上设置有与圆形连接段(30)连接的连通口(112);所述连通口(112)上设置有与平面连接板(110)内壁齐平的过滤防护罩(1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处理海陆交汇关键带的废水与污泥的环保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床(40)包括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平面连接板(110)上的催化床安装架(400),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催化床安装架(400)上且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丽欣韦成龙万晓明李习文周曰虎白雪冬陈杰姜东旭王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