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光伏低压并网调节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31466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光伏并网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布式光伏低压并网调节系统及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监测装置采集输电电路中的各项供电参数并实时发送至协同控制装置,协同控制装置按照相应的优化协调策略计算出调整电压所需各光伏逆变器的发电功率调整量,并将各光伏逆变器的发电功率调整量发送至相应的光伏逆变器。光伏逆变器根据相应的发电功率调整量调节发电输出功率,避免当分布式光伏大量接入配电网,特别是采用低压多点的接入方式时,出现配电网潮流反向以及负荷电压随光伏输出功率大幅波动等问题,从而来解决光伏并网点及公共连接点处电压越限的问题。接点处电压越限的问题。接点处电压越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布式光伏低压并网调节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并网发电
,尤其涉及一种分布式光伏低压并网调节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由于能源紧缺的形势日益严峻,光伏等新能源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大规模新能源光伏并网运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资源投资与环境污染。但是,当分布式光伏大量接入配电网,特别是采用低压多点的接入方式时,会出现配电网潮流反向以及负荷电压随光伏输出功率大幅波动的问题,导致光伏并网点以及公共连接点的电压升高甚至越限,特别是在用电负荷较低、光伏发电输出功率较大时问题更严重。
[0003]随着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配电网中的潮流不再是从电网到负荷的单向流动。随着接入配电网的光伏规模的增大,馈线上的电压会升高甚至超过允许的范围。电压升高不仅仅影响当地负荷的供电质量,还会增加输电线路和变压器等输配电设备的损耗,造成系统过载,而且制约了分布式光伏的并网接入。传统的电压无功调整方式,并不能完全有效、经济地解决并网点电压升高问题。
[0004]现有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在间歇式分布的光伏发电系统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光伏低压并网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系统包括协同控制装置(120)、监测装置(130)和至少两个光伏逆变器(110);所述监测装置(130)实时采集供电电路的各项供电参数,并将采集到的所述供电参数传输至所述协同控制装置(120);响应于收到的所述供电参数,所述协同控制装置(120)根据预设的优化协调策略,计算出所述光伏逆变器(110)的发电功率调整量;所述协同控制装置(120)生成包含所述发电功率调整量的调压指令,并将所述调压指令发送至所述光伏逆变器(110);所述光伏逆变器(110)根据所述调压指令降低发电输出功率以达到调压目标,从而避免低压供电线路的电压升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光伏低压并网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指令包括无功功率调节量和/或有功功率调节量,响应于收到的所述调压指令,所述光伏逆变器(110)获取其对应的无功功率调节量和/或有功功率调节量,从而降低发电输出功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布式光伏低压并网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130)实时采集的供电参数至少包括:高/低压侧的实时电压、负荷功率、逆变器输出功率、无功补偿情况以及功率因数;所述协同控制装置(120)根据所述供电参数和预设的优化协调策略选择控制模式,其中,所述控制模式包括第一控制模式和第二控制模式;在所述第一控制模式下,所述协同控制装置(120)根据预设的优化协调策略计算调节电压至合格范围所需的无功功率;在所述第二控制模式下,所述协同控制装置(120)根据预设的优化协调策略计算调节电压至合格范围所需的无功功率,并根据预设的优化协调策略确定所述至少两个光伏逆变器(110)的有功输出的变化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光伏低压并网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收到的所述供电参数,所述协同控制装置(120)通过配置的预处理单元(121)和第一计算单元(122)确定控制模式,具体包括:所述预处理单元(121)对所述供电参数进行模糊化处理,并利用所述第一计算单元(122)对模糊化处理后的所述供电参数进行计算,以确定协同控制装置(120)控制模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布式光伏低压并网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控制装置(120)还配置有第二计算单元(123),所述第二计算单元(123)基于经所述预处理单元(121)模糊化处理后的所述供电参数进行边缘计算;其中,所述边缘计算至少包括光伏输出状态、变压器负载率及所述光伏逆变器(110)的发电功率调整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布式光伏低压并网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单元(121)对所述供电参数的模糊化处理至少包括:设定安全范围,选取模糊子集并利用三角函数将其模糊化表示。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布式光伏低压并网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控制装置(120)还配置有第一控制单元(124);在输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大伟李中霞刘国贤罗振雄黄受堂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立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