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沥青储罐加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31440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沥青储罐加热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沥青储罐加热系统,包括沥青罐、集热器单元、加热管、补液罐、补液单元、温差循环单元、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集热器单元由多个集热器连接而成。该基于太阳能的沥青储罐加热系统,通过沥青罐、集热器单元、加热管、补液罐、补液单元、温差循环单元、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集热器、第一支座、转轴、第二支座、丝杆、内螺纹套管、清洁板、传动轮、从齿轮、主齿轮和刮除板之间的相互配合,达到了便于快速清除集热器表面积灰的效果,解决了当大量集热器集中给沥青储罐供热时,集热器表面积灰,人工清理困难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沥青储罐加热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青储罐加热
,具体为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沥青储罐加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沥青加热装置均采用燃油锅炉,燃油锅炉消耗化石燃料有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对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而且化石燃料为不可再生资源,储备日益下降。
[0003]目前市面上现有的部分沥青储罐已采用了清洁能源为其加热系统提供能量,如中国专利CN203758037U中公开的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沥青储罐加热系统,其具有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和保护环境的优点,但在实际使用中,因为太阳能集热器长期暴露在无遮挡的外部空间中,所以随着使用时长的增加,集热器表面的积灰会越发严重,会导致集热器的热转换效率逐渐降低,而采用人工清理将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所以需要设计一种便于清除表面积灰的集热器,以解决该沥青储罐加热系统中集热器表面积灰不便清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沥青储罐加热系统,具备便于快速清除集热器表面积灰的优点,解决了当大量集热器集中给沥青储罐供热时,集热器表面积灰,人工清理困难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沥青储罐加热系统,包括沥青罐、集热器单元、加热管、补液罐、补液单元、温差循环单元、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集热器单元由多个集热器连接而成,所述集热器通过第一支座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侧表面固定套接有主齿轮,所述集热器通过第二支座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侧表面固定套接有从齿轮,所述主齿轮与从齿轮啮合,所述丝杆通过内螺纹套管连接有清洁板,所述清洁板靠近集热器的一侧设置有刮除板,所述丝杆的侧表面固定套接有传动轮。
[0008]优选的,所述加热管位于沥青罐的内部,所述加热管的出口与温差循环单元的入口连接,所述温差循环单元的出口与集热器单元的入口连接,所述集热器单元的出口与加热管的入口连接,所述补液罐的出口与补液单元的入口连接,所述补液单元的出口与集热器单元的入口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位于集热器单元的入口处,所第二温度传感器位于集热器单元的出口处,第一温度传感器配合第二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控集热器进出口两端的液体温度,从而配合控制系统控制温差循环单元的启动。
[0010]优选的,所述清洁板通过限位杆连接有安装板,所述限位杆远离集热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所述刮除板远离集热器的一侧与刮除板靠近集热器的一侧固定连接,
限位杆配合限位挡板可以防止刮除板与清洁板分离,起到了限制刮除板移动范围的作用。
[0011]优选的,所述清洁板的中心处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靠近集热器的一端与安装板远离集热器的一侧连接,通过转动集热器可以对刮除板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从而起到了便于调节刮除板相对位置的作用。
[0012]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定位环,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定位环位于环形槽的内部,调节螺栓在定位环和环形槽的共同作用下无法与安装板分离,起到了防止调节螺栓与安装板分离的作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沥青储罐加热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基于太阳能的沥青储罐加热系统,通过沥青罐、集热器单元、加热管、补液罐、补液单元、温差循环单元、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集热器、第一支座、转轴、第二支座、丝杆、内螺纹套管、清洁板、传动轮、从齿轮、主齿轮和刮除板之间的相互配合,达到了便于快速清除集热器表面积灰的效果,解决了当大量集热器集中给沥青储罐供热时,集热器表面积灰,人工清理困难的问题。
[0015]2、该基于太阳能的沥青储罐加热系统,通过沥青罐、集热器单元、加热管、补液罐、补液单元、温差循环单元、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集热器、第一支座、转轴、第二支座、丝杆、内螺纹套管、清洁板、传动轮、从齿轮、主齿轮、限位杆、安装板、刮除板和调节螺栓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通过拧动调节螺栓来调节刮除板的相对位置,达到了便于调节刮除板与集热器间作用力的效果,解决了刮除板与集热器间作用力过小,难以将集热器表面积灰刮除干净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集热器俯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清洁板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1、沥青罐;2、集热器单元;3、加热管;4、补液罐;5、补液单元;6、温差循环单元;7、第一温度传感器;8、第二温度传感器;9、集热器;10、第一支座;11、转轴;12、第二支座;13、丝杆;14、内螺纹套管;15、清洁板;16、传动轮;17、从齿轮;18、主齿轮;19、限位杆;20、安装板;21、刮除板;22、调节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3,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沥青储罐加热系统,包括沥青罐1、集热器单元2、加热管3、补液罐4、补液单元5、温差循环单元6、第一温度传感器7和第二温度传感器8,补液单元由两个补液泵组成,当加热系统内的液压低于0.18Mpa时,补液泵启动,自动将补液罐4的导热油泵入加热系统内部,温差循环单元由两个循环泵组成,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
温度比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高二十度时,循环泵开始温差循环,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与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相差在五度以内时,循环泵停止工作,如此反复逐步将罐内沥青加热以提升温度,加热管3位于沥青罐1的内部,加热管3的出口与温差循环单元6的入口连接,温差循环单元6的出口与集热器单元2的入口连接,集热器单元2的出口与加热管3的入口连接,补液罐4的出口与补液单元5的入口连接,补液单元5的出口与集热器单元2的入口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7位于集热器单元2的入口处,所第二温度传感器8位于集热器单元2的出口处。
[0022]集热器单元2由多个集热器9连接而成,集热器9通过第一支座10连接有转轴11,每一个集热器9的表面均设置有两个第一支座10,第一支座10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轴承,转轴11的侧表面与第一固定轴承内圈的内壁固定连接,相邻的集热器9上的转轴11可通过连接结构连接为一体,转轴11的侧表面固定套接有主齿轮18,每一个集热器9均配有一个转轴11,每一转轴11均配有两个主齿轮18,两个主齿轮18以转轴11的中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集热器9通过第二支座12连接有丝杆13,丝杆13的数量共有两个,第二支座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沥青储罐加热系统,包括沥青罐(1)、集热器单元(2)、加热管(3)、补液罐(4)、补液单元(5)、温差循环单元(6)、第一温度传感器(7)和第二温度传感器(8),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器单元(2)由多个集热器(9)连接而成,所述集热器(9)通过第一支座(10)连接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的侧表面固定套接有主齿轮(18),所述集热器(9)通过第二支座(12)连接有丝杆(13),所述丝杆(13)的侧表面固定套接有从齿轮(17),所述主齿轮(18)与从齿轮(17)啮合,所述丝杆(13)通过内螺纹套管(14)连接有清洁板(15),所述清洁板(15)靠近集热器(9)的一侧设置有刮除板(21),所述丝杆(13)的侧表面固定套接有传动轮(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沥青储罐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3)位于沥青罐(1)的内部,所述加热管(3)的出口与温差循环单元(6)的入口连接,所述温差循环单元(6)的出口与集热器单元(2)的入口连接,所述集热器单元(2)的出口与加热管(3)的入口连接,所述补液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明宏丁城刚樊美强周毅陈伟吴波波周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昊天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