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能结构及吸能防爬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爬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吸能结构及吸能防爬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在我国正处于蓬勃发展上升期,纵观我国各个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和未来规划,前景非常广阔。尽管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相比于其他运输方式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但由于运营过程中的种种突发因素,城市轨道交通碰撞事故仍有发生,且一旦发生此类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难以估计。
[0003]现阶段,吸能防爬器是轨道交通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种防止列车骑爬并能缓冲吸能的机械装置,在轨道车辆发生碰撞时,通过吸能防爬器的缓冲吸能,能够为司乘人员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并极大地降低碰撞造成的破坏。现有的吸能防爬器按作用机理的不同主要分为切削式、压溃式、膨胀式三种,其中,基于切削式吸能防爬器是通过金属材料的摩擦、破裂和塑性变形综合作用来吸收能量,吸能效果要优于金属材料仅产生塑性变形的吸能方式,因此,切削式吸能防爬器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0004]常规的切削式吸能防爬器主要由具有防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法兰;吸能管,所述吸能管的一端与法兰滑动连接;至少一个外刀具,所述外刀具固定于法兰上,且所述外刀具能够以一定的切削深度和切削速度沿吸能管的轴向切削吸能管的外壁;其中,所述吸能管的外壁开设有与外刀具一一对应的外诱导槽,所述外诱导槽位于外刀具的运动路径上,所述外诱导槽的深度不小于外刀具的切削深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刀具的切削深度为3mm,切削速度为5m/s;所述外诱导槽开设于距离外刀具35mm处,所述外诱导槽的深度为3mm,宽度为6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刀具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外刀具呈环形阵列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管靠近法兰的一侧外壁设置有与外刀具一一对应的外导向槽,所述外导向槽以吸能管的端面为起点沿吸能管的轴向延伸,所述外刀具容置于外导向槽内。5.一种吸能防爬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
‑
4任一项所述的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爬部,所述防爬部设置于吸能管远离法兰的一端;吸能套筒,所述吸能套筒设置于法兰背离吸能管的一侧;隔板,所述隔板滑动设置于吸能套筒内部,所述吸能管远离防爬部的一端穿过法兰后延伸至吸能套筒内部并与隔板相连,所述隔板背离吸能管的一侧与吸能套筒最内侧的侧壁之间形成吸能腔;蜂窝吸能结构,所述蜂窝吸能结构填充于吸能腔内。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涛,丁浩谞,陈佳明,肖守讷,阳光武,杨冰,王明猛,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