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装置及计算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1170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03
本申请涉及锁定装置及计算设备,尤其涉及用于计算设备机箱的锁定装置,以及具有锁定装置的计算设备。本申请的锁定装置包括基座、可转动地耦接于所述基座的促动件、第一从动件以及第二从动件。所述促动件上形成有第一促动部及第二促动部。所述第一从动件分别可位移地耦接于所述基座及所述第一促动部。所述第二从动件分别可位移地耦接于所述基座及所述第二促动部。所述促动件相对于所述基座从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的转动分别带动所述第一从动件及所述第二从动件从解锁位置位移至锁定位置。所述促动件相对于所述基座从第二位置朝向第一位置的转动分别带动所述第一从动件及所述第二从动件从锁定位置位移至解锁位置。二从动件从锁定位置位移至解锁位置。二从动件从锁定位置位移至解锁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锁定装置及计算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锁定装置,尤其涉及适用于计算设备的锁定装置以及设置有锁定装置的计算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对设备小型化和更高封装密度的持续需求,期望用于锁定设备中各部件的锁定装置占据更小的空间。现有技术中设备的各个部件往往由不同的锁定装置来分别锁定,造成锁定装置所占空间难以压缩,这对设备尺寸及封装密度均造成了影响。例如,现有机箱的顶板和底板分别由各自对应的锁定装置来锁定,而每个锁定装置都会占据一定的空间,造成机箱顶板到底板的距离以及二者间所容纳的零部件密度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涉及锁定装置,尤其涉及用于计算设备机箱的锁定装置,以及具有锁定装置的计算设备。本申请的锁定装置包括基座、可转动地耦接于所述基座的促动件、第一从动件以及第二从动件。所述促动件上形成有第一促动部及第二促动部。所述第一从动件分别可位移地耦接于所述基座及所述第一促动部。所述第二从动件分别可位移地耦接于所述基座及所述第二促动部。所述促动件相对于所述基座从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的转动分别带动所述第一从动件及所述第二从动件从解锁位置位移至锁定位置。所述促动件相对于所述基座从第二位置朝向第一位置的转动分别带动所述第一从动件及所述第二从动件从锁定位置位移至解锁位置。
[0004]优选地,所述促动件相对于所述基座关于促动件转轴转动,所述第一从动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沿第一长轴平动,所述第二从动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沿第二长轴平动,所述第一长轴与所述转轴正交,所述第二长轴与所述转轴平行。
[0005]优选地,所述第一促动部包括第一起始接合部、第一终点接合部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起始接合部与所述第一终点接合部之间的第一推压表面,所述第一推压表面抵接于所述第一从动件的从动接合部;所述第一促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的转动使得所述第一推压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一从动件从所述第一起始接合部向所述第一终点接合部滑动,以将所述第一从动件从解锁位置带动至锁定位置;所述促动件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的转动释放所述第一从动件,以允许所述第一从动件从锁定位置移动至解锁位置。
[0006]优选地,本申请的锁定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基座与所述第一从动件之间,其中所述第一从动件从解锁位置向锁定位置的移动使得所述第一弹性件弹性变形,所述促动件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的转动允许所述第一弹性件恢复原形将所述第一从动件从所述锁定位置移动至所述解锁位置。
[0007]优选地,本申请的锁定装置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促动部与所述第一从动件之间的柔索,其中所述促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的转动通过所述柔索牵拉所述第
一从动件,以将所述第一从动件从锁定位置移动至解锁位置;所述促动件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的转动释放所述第一从动件,以允许所述第一从动件从解锁位置移动至锁定位置。
[0008]优选地,本申请的锁定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基座与所述第一从动件之间,其中所述促动件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的转动克服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并使得所述第一弹性件弹性变形,所述促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的转动允许所述第一弹性件恢复原形,以将所述第一从动件从所述解锁位置移动至所述锁定位置。
[0009]优选地,所述第二促动部包括第二起始接合部、第二终点接合部及连接于所述第二起始接合部与所述第二终点接合部之间的第二推压表面,所述第二推压表面抵接于所述第二从动件的第二受控端;所述第二促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的转动使得所述第二推压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二从动件从所述第二起始接合部向所述第二终点接合部滑动,以将所述第二从动件从解锁位置带动至锁定位置;所述促动件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的转动释放所述第二从动件,以允许所述第二从动件从锁定位置移动至解锁位置。
[0010]优选地,本申请的锁定装还包括置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基座与所述第二从动件之间,其中所述促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的转动克服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并使得所述第二弹性件弹性变形,所述促动件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的转动允许所述第二弹性件恢复原形,以将所述第二从动件从所述锁定位置移动至所述解锁位置。
[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促动部包括第二起始接合部、第二终点接合部及连接于所述第二起始接合部与所述第二终点接合部之间的第二推压表面,所述第二推压表面抵接于所述第二从动件的从动接合部;所述促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的转动使得所述第二推压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二从动件从所述第二起始接合部向所述第二终点接合部滑动,以将所述第二从动件从锁定位置带动至解锁位置;所述促动件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的转动释放所述第二从动件,以允许所述第二从动件从解锁位置移动至锁定位置。
[0012]优选地,本申请的锁定装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基座与所述第二从动件之间,其中所述促动件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的转动克服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并使得所述第二弹性件弹性变形,所述促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的转动允许所述第二弹性件恢复原形,以将所述第二从动件从所述解锁位置移动至所述锁定位置。
[0013]根据本申请的计算设备包括机架、可移动地耦接于所述机架的第一组件及第二组件,以及根据本申请的锁定装置,其中所述锁定装置的基座安装于所述机架,当所述第一从动件及所述第二从动件处于锁定位置,所述第一从动件与所述第一组件扣合,且所述第二从动件与所述第二组件扣合,以将所述第一组件及所述第二组件锁定于所述机架;当所述第一从动件及所述第二从动件处于解锁位置,所述第一组件从所述第一从动件解除扣合,且所述第二从动件从所述第二组件解除扣合,使得所述第一组件及所述第二组件可从所述机架解除锁定。
附图说明
[0014]当结合附图阅读时,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前述概述以及以下说明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为了本公开的示例的目的,在附图中示出了说明性实施例。然而,本申请不绝对限于所示的布置和方式。在附图中:
[0015]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锁定装置的局部剖视立体图,示出锁定装置处于解锁状态;
[0016]图2是图1所示锁定装置处于锁定状态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0017]图3是图2所示锁定装置另一视角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0018]图4是图1所示锁定装置的促动件的立体图;
[0019]图5是图1的俯视图,并且示出与该锁定装置处于解锁状态的第一外部部件;
[0020]图6是图2的俯视图,并且示出与该锁定装置处于锁定状态的第一外部部件;
[0021]图7是图1的侧视图,并且示出与该锁定装置处于解锁状态的第二外部部件;
[0022]图8是图2的侧视图,并且示出与该锁定装置处于解锁状态的第二外部部件;
[0023]图9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锁定装置的局部剖视立体图,示出锁定装置处于解锁状态;
[0024]图10是图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可转动地耦接于所述基座的促动件,所述促动件上形成有第一促动部及第二促动部,第一从动件,所述第一从动件分别可位移地耦接于所述基座及所述第一促动部;以及第二从动件,所述第二从动件分别可位移地耦接于所述基座及所述第二促动部,其中所述促动件相对于所述基座从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的转动分别带动所述第一从动件及所述第二从动件从解锁位置位移至锁定位置;所述促动件相对于所述基座从第二位置朝向第一位置的转动分别带动所述第一从动件及所述第二从动件从锁定位置位移至解锁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促动件相对于所述基座关于促动件转轴转动,所述第一从动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沿第一长轴平动,所述第二从动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沿第二长轴平动,所述第一长轴与所述转轴正交,所述第二长轴与所述转轴平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促动部包括第一起始接合部、第一终点接合部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起始接合部与所述第一终点接合部之间的第一推压表面,所述第一推压表面抵接于所述第一从动件的第一受控端;所述促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的转动使得所述第一推压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一从动件从所述第一起始接合部向所述第一终点接合部滑动,以将所述第一从动件从解锁位置带动至锁定位置;所述促动件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的转动释放所述第一从动件,以允许所述第一从动件从锁定位置移动至解锁位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基座与所述第一从动件之间,其中所述促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的转动克服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并使得所述第一弹性件弹性变形,所述促动件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的转动允许所述第一弹性件恢复原形,以将所述第一从动件从所述锁定位置移动至所述解锁位置。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促动部与所述第一从动件之间的柔索,其中所述促动件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的转动通过所述柔索牵拉所述第一从动件,以将所述第一从动件从锁定位置移动至解锁位置;所述促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的转动释放所述第一从动件,以允许所述第一从动件从解锁位置移动至锁定位置。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基座与所述第一从动件之间,其中所述促动件从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的转动克服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并使得所述第一弹性件弹性变形,所述促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的转动允许所述第一弹性件恢复原形,以将所述第一从动件从所述解锁位置移动至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浚吉吴奕龙甘镇豪蔡承霖黄兆谊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联想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