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庆刚专利>正文

一种无烟柴火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1142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02
一种无烟柴火炉,包括:炉体、挡风包围、手提柄、盖板、承重架、加柴口、炉膛、风道、供氧孔、调风筒、调风孔、风机、存灰室、出灰口和中部供氧筒,本申请采用双层结构设计利用燃烧产生炉内负压配合风机补充稳定空气充分燃烧提高热效率;本申请利用烟气燃烧产生的负压使烟气无法轻易从出火口排出,在炉膛内到付燃烧消耗,从而达到无烟的目的;本申请在炉膛中间设有中部供氧筒,在不开启风机的情况下空气能够沿着中部供氧筒到达炉膛内中部,解决现有柴火炉中部供氧不足导致燃烧不充分的缺陷;本申请将炉膛顶部设计为锥形收口结构,并在锥形收口结构上设置有供氧孔,让空气下压回流实现二次燃烧,使炉膛内的烟可以二次接触氧气充分燃烧。使炉膛内的烟可以二次接触氧气充分燃烧。使炉膛内的烟可以二次接触氧气充分燃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烟柴火炉


[0001]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烟柴火炉。

技术介绍

[0002]柴火炉是一种使用木柴、树枝、树叶等作为燃料燃烧的炉子。其体积轻便、占地面积小,被广泛的运用于一些移动场合及面积不大的场合,例如:户外露营、度假小木屋、山区没有电或者煤气来烹煮食物的环境下使用,也可当做灾后应急物资使用:灾后没有电、没有煤气,可用柴火炉来做饭或者取暖。但是现有的柴火炉普遍存在燃烧不充分,烟气过大的现象,产生大量烟气的原因之一就是燃烧不充分,由于传统柴火炉的结构较为简单,采用封闭式炉膛设计导致炉膛底部空气无法流通,所以底部柴火无法完全燃烧产生大量烟气。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烟柴火炉。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无烟柴火炉,包括:炉体、挡风包围、手提柄、盖板、承重架、加柴口、炉膛、风道、供氧孔、调风筒、调风孔、风机、存灰室、出灰口和中部供氧筒,所述炉体顶部设有盖板,盖板周围焊接挡风包围,盖板中部设有圆形的加柴口,在盖板上以加柴口为圆心一周焊接有若干块承重架,手提柄的两端与挡风包围外侧铰接,炉膛位于炉体内,炉膛顶部为锥形收口结构与加柴口固定连接,炉膛内设有若干炉桥,炉桥下方为存灰室,存灰室与炉体侧面底部的出灰口连通,炉膛侧面分别设有两条侧面轨道,炉膛底部中间设有中空的中部供氧筒,炉膛侧面、顶部锥形收口结构和中部供氧筒上分布设有若干供氧孔,炉膛外侧设有调风筒,调风筒形状与炉膛外形相适应,调风筒上设有若干调风孔,调风筒朝向炉膛的一面上、下两侧分别设有插销结构,插销结构插入炉膛外侧的侧面轨道内连接,调风筒底部设有手柄,手柄从炉体底部的底部轨道伸出,调风筒与炉体之间的空间为风道,风机设于炉体外侧通过管道与炉体内的风道连通。
[0005]进一步地,所述侧面轨道和底部轨道的周长一致。
[0006]进一步地,所述供氧孔和调风孔数量及位置一致。
[0007]进一步地,所述炉膛底面为栅格镂空结构设计。
[0008]工作原理:
[0009]本申请是利用炉膛柴火燃烧产生的热空气迅速上升产生的负压,让风机补充稳定的空气流让火充分燃烧,同时所产生的烟气也被完全燃烧。通过调整进气孔的大小比例来达到无烟猛火的目的。
[0010]本技术的优点是:
[0011](1)本申请采用双层结构设计利用燃烧产生炉内负压配合风机补充稳定空气充分燃烧提高热效率。
[0012](2)本申请利用烟气燃烧产生的负压使烟气无法轻易从出火口排出,在炉膛内到付燃烧消耗,从而达到无烟的目的。
[0013](3)本申请的利用调风筒的设计,工人通过底部的手柄调节调风筒的位置,使调风筒上的调风孔和炉膛上的进风口的位置改变,从而影响进风的大小。
[0014](4)本申请在炉膛中间设有中部供氧筒,空气能够沿着中部供氧筒到达炉膛内中部,解决现有柴火炉中部供氧不足导致燃烧不充分的缺陷。
[0015](5)本申请将炉膛顶部设计为锥形收口结构,并在锥形收口结构上设置有供氧孔,让空气下压回流实现二次燃烧,使炉膛内的烟可以集中有利于二次接触氧气充分燃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立体剖视图;
[0020]其中,1

炉体;2

挡风包围;3

手提柄;4

盖板;5

承重架;6

加柴口;7

炉膛;8

风道;9

供氧孔;10

调风筒;11

调风孔;12

风机;13

存灰室;14

出灰口;15

中部供氧筒;101

底部轨道;701

侧面轨道;1001

插销结构;1002

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一种无烟柴火炉,包括:炉体1、挡风包围2、手提柄3、盖板4、承重架5、加柴口6、炉膛7、风道8、供氧孔9、调风筒10、调风孔11、风机12、存灰室13、出灰口14和中部供氧筒15,所述炉体1顶部设有盖板4,盖板4周围焊接挡风包围2,盖板4中部设有圆形的加柴口6,在盖板4上以加柴口6为圆心一周焊接有若干块承重架5,手提柄3的两端与挡风包围2外侧铰接,炉膛7位于炉体1内,炉膛7顶部为锥形收口结构与加柴口6固定连接,炉膛7内设有若干炉桥,炉桥下方为存灰室13,存灰室13与炉体1侧面底部的出灰口14连通,炉膛7侧面分别设有两条侧面轨道701,炉膛7底部中间设有中空的中部供氧筒15,炉膛7侧面、顶部锥形收口结构和中部供氧筒上分布设有若干供氧孔9,炉膛7外侧设有调风筒10,调风筒10形状与炉膛7外形相适应,调风筒10上设有若干调风孔11,调风筒10朝向炉膛7的一面上、下两侧分别设有插销结构1001,插销结构1001插入炉膛7外侧的侧面轨道701内连接,调风筒10底部设有手柄1002,手柄1002从炉体1底部的底部轨道101伸出,调风筒10与炉体1之间的空间为风道8,风机12设于炉体1外侧通过管道与炉体1内的风道8连通。
[0022]优选地情况下,所述侧面轨道701和底部轨道101的周长一致。
[0023]优选地情况下,所述供氧孔9和调风孔11数量及位置一致。
[0024]优选地情况下,所述炉膛7底面为栅格镂空结构设计。
[002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烟柴火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挡风包围(2)、手提柄(3)、盖板(4)、承重架(5)、加柴口(6)、炉膛(7)、风道(8)、供氧孔(9)、调风筒(10)、调风孔(11)、风机(12)、存灰室(13)、出灰口(14)和中部供氧筒(15),所述炉体(1)顶部设有盖板(4),盖板(4)周围焊接挡风包围(2),盖板(4)中部设有圆形的加柴口(6),在盖板(4)上以加柴口(6)为圆心一周焊接有若干块承重架(5),手提柄(3)的两端与挡风包围(2)外侧铰接,炉膛(7)位于炉体(1)内,炉膛(7)顶部为锥形收口结构与加柴口(6)固定连接,炉膛(7)内设有若干炉桥,炉桥下方为存灰室(13),存灰室(13)与炉体(1)侧面底部的出灰口(14)连通,炉膛(7)侧面分别设有两条侧面轨道(701),炉膛(7)底部中间设有中空的中部供氧筒(15),炉膛(7)侧面、顶部锥形收口结构和中部供氧筒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庆刚
申请(专利权)人:尹庆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