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片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1141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薄片输送装置,所述薄片输送装置1设置于薄片传送机9的上通道板6和下通道板7之间;所述薄片输送装置1包括多组平行的凸出筋结构4;2条凸出筋结构4组成1组凸出筋,相邻两组凸出筋的中心位置之间的距离需小于目标薄片的走钞长度;所述薄片传送机9上设置有输送带5;所述输送带5位于两条所述凸出筋结构4的中间,所述输送带5与所述凸出筋结构4错位布局,用于将目标薄片压迫为波浪形的薄片形状8。本薄片输送装置仅通过通道板上设置的凸出筋结构与传动带,即输送带5相对位置的设置,即可达到输送薄片的目的,避免了弹性轮方式“动力盲区”,使通道中各处均具有输送薄片的能力。力。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片输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介质输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片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现金或票据设备中广泛采用弹性轮与运动体结合方式传送钞票、票据。其原理是通过上方滚动体在弹簧作用下给下方钞票以一定压力,使钞票压紧下方的运动体(运动体可以是转动轮或皮带)。钞票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实现输送效果。
[0003]这种方式的需要轴承(或塑料轮)、弹簧、支撑体、弹性轮等多个部件组成,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且,弹性轮需紧密排布,否则会出现“动力盲区”,即,若两组弹性轮之间的距离大于钞票宽度,则会导致钞票、票据在输送通道中停滞不前,这样会大大增加弹性轮的排布密度,也大大增加加工、组装,维修的成本,并增加了设备的故障几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薄片输送装置,该薄片输送装置采用输送动力皮带与对应通道板沿钞票、票据(薄片的一种)运动方向筋相结合的方式运送钞票、票据。本申请的输送装置仅通过通道板和传送带即可实现传钞目的,且避免了“动力盲区”,且成本较低、出现故障的几率较低。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薄片输送装置,所述薄片输送装置1设置于薄片传送机9的上通道板6和下通道板7之间;所述薄片输送装置1包括多组平行的凸出筋结构4;2条凸出筋结构4组成1组凸出筋,相邻两组凸出筋的中心位置之间的距离需小于目标薄片的走钞长度;所述薄片传送机9上设置有输送带5;所述输送带5位于两条所述凸出筋结构4的中间,所述输送带5与所述凸出筋结构4错位布局,用于将目标薄片压迫为波浪形的薄片形状8。
[0006]进一步地,所述薄片输送装置1包括第一组凸出筋11和第二组凸出筋12;所述第一组凸出筋11和第二组凸出筋12中心位置之间的距离需小于目标薄片的走钞长度。
[0007]进一步地,所述薄片包括:纸质薄片和塑料薄片。
[0008]进一步地,所述薄片传送机9包括薄片进入端2和薄片输出端3;所述薄片进入端2的凸出筋结构4为渐变出现,且设置有进入通道筋倒角;所述薄片输出端3的凸出筋结构4为渐变消失,且设置有输出通道筋倒角。
[0009]进一步地,所述薄片输出端3一端设置有缓冲区;所述缓冲区的长度为走钞长度的一半。
[0010]进一步地,所述薄片传送机9上设置有第一带轮21和第二带轮22;第一带轮21和第二带轮22用于固定输送带5的两端,以使输送带5处于一组凸出筋的两个凸出筋结构4的中间位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带5的宽度a为预设的值;凸出筋结构4与输送带5一端的距离b为预设的值;输送带5与上通道板6下表面之间的距离c为预设的值;凸出筋结构4下表面与
输送带5上表面的水平差值d为预设的值;上通道板6与下通道板7之间缝隙的宽度e为预设的值;上通道板6下表面与凸出筋结构4下表面之间的距离f为预设的值。
[00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薄片输送装置1摒弃掉了复杂的弹性轮结构,仅需通过通道板上的凸出筋结构4与传动带(即输送带5)相对位置的设置,即可达到输送薄片的目的。
[0013]2、此方式避免了弹性轮方式“动力盲区”,使通道中各处均具有输送钞票的能力,并且此方式对于钞票尺寸适应性显著提高。
[0014]3、此方式相对于弹性轮方式,降低了加工、组装,维修的成本,有效降低了设备的故障几率。
[0015]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或者,部分特征和优点可以从说明书推知或毫无疑义地确定,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即可得知。
[0016]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方式,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薄片输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薄片输送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薄片传送机的第一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薄片传送机的第二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走钞方向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走钞方向示意图。
[0019]图标:薄片输送装置

1;薄片进入端

2;薄片输出端

3;凸出筋结构

4;输送带

5;上通道板

6;下通道板

7;薄片形状

8;薄片传送机

9;第一组凸出筋

11;第二组凸出筋

12;第一带轮

21;第二带轮

22。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1]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目前在现金或票据设备中广泛采用弹性轮与运动体结合方式传送钞票、票据。其
原理是通过上方滚动体在弹簧作用下给下方钞票以一定压力,使钞票压紧下方的运动体(运动体可以是转动轮或皮带)。钞票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实现输送效果。
[0023]这种方式的需要轴承(或塑料轮)、弹簧、支撑体、弹性轮等多个部件组成,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且,弹性轮需紧密排布,否则会出现“动力盲区”,即,若两组弹性轮之间的距离大于钞票宽度,则会导致钞票、票据在输送通道中停滞不前,这样会大大增加弹性轮的排布密度,也大大增加加工、组装,维修的成本,并增加了设备的故障几率。
[0024]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薄片输送装置,该薄片输送装置采用输送动力皮带与对应通道板沿钞票、票据(薄片的一种)运动方向筋相结合的方式运送钞票、票据。本申请的输送装置仅通过通道板和传送带即可实现传钞目的,且避免了“动力盲区”,且成本较低、出现故障的几率较低。
[0025]本技术应用于传送钞票、票据等薄片的技术场景中。
[0026]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种薄片输送装置1,所述薄片输送装置1设置于薄片传送机9的上通道板6和下通道板7之间。该薄片输送装置1设置有平行排列的多组凸出筋结构4,如图1所示为设置有2组凸出筋结构4的薄片输送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片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片输送装置(1)设置于薄片传送机(9)的上通道板(6)和下通道板(7)之间;所述薄片输送装置(1)包括多组平行的凸出筋结构(4);2条凸出筋结构(4)组成1组凸出筋,相邻两组凸出筋的中心位置之间的距离需小于目标薄片的走钞长度;所述薄片传送机(9)上设置有输送带(5);所述输送带(5)位于两条所述凸出筋结构(4)的中间,所述输送带(5)与所述凸出筋结构(4)错位布局,用于将目标薄片压迫为波浪形的薄片形状(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薄片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片输送装置(1)包括第一组凸出筋(11)和第二组凸出筋(12);所述第一组凸出筋(11)和第二组凸出筋(12)中心位置之间的距离需小于目标薄片的走钞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薄片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片包括:纸质薄片和塑料薄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薄片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片传送机(9)包括薄片进入端(2)和薄片输出端(3);所述薄片进入端(2)的凸出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泽刘贯伟赵荣伟江浩然张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