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1067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01
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该显示模组,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平板区、弯折区和第二平板区,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中位于所述第一平板区的部分包括出光区域;应力中和层,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第一面上,至少覆盖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第一平板区中与所述弯折区相连的部分区段和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区,其中,在所述应力中和层的覆盖所述第一平板区的区段中,所述应力中和层的远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一侧的表面上设有应力缓冲凹槽。显示模组的良率得到提升。升。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0001]本公开属于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0003]相关技术中,柔性显示面板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平板区、弯折区和第二平板区。第一平板区用于显示图像。弯折区呈弯折状态以使第一平板区的出光面背对第二平板区。第二平板区用于连接转接件(例如是柔性电路板组件)、显示驱动芯片等。该转接件用于连接电子设备的主板。如此设计,可有效缩小显示装置的边框尺寸。但需要对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区提供可靠的机械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0005]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0006]柔性显示面板,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平板区、弯折区和第二平板区,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中位于所述第一平板区的部分包括出光区域;
[0007]应力中和层,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第一面上,至少覆盖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第一平板区中与所述弯折区相连的部分区段和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区,其中,在所述应力中和层的覆盖所述第一平板区的区段中,所述应力中和层的远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一侧的表面上设有应力缓冲凹槽。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应力缓冲凹槽的槽深与所述应力中和层的厚度之比在10%至20%的范围内。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应力缓冲凹槽在第一方向上的开口尺寸在40um至100um的范围内,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处于平整状态时所述第一平板区和所述弯折区的连线方向。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偏光片,所述偏光片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且覆盖所述出光区域,所述应力中和层与所述偏光片相接触,所述应力缓冲凹槽与所述偏光片之间的间距在50um至160um的范围内。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应力缓冲凹槽沿第二方向延伸至所述应力中和层的两侧边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处于平整状态时所述第一平板区和所述弯折区的连线方向,并且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平板区所处平面。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偏光片,所述偏光片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且覆盖所述出光区域,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偏光片远离所述第一平板区一侧的盖板。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第二面上的保护膜。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护膜的远离所述第一平板区一侧的保护板,所述保护板至少覆盖所述保护膜的远离第一平板区一侧的部分区域。
[0015]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包括:
[0016]提供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平板区、弯折区和第二平板区,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中位于所述第一平板区的部分包括出光区域;
[0017]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第一面上形成应力中和层,至少覆盖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第一平板区中与所述弯折区相连的部分区段和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区,其中,在所述应力中和层的覆盖所述第一平板区的区段中,所述应力中和层的远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一侧的表面上设有应力缓冲凹槽。
[0018]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前述的显示模组。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所示显示模组的应力中和层翘曲不良的状态图。
[0021]图3是图2所示不良现象的成因分析图。
[0022]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模组中部分结构的俯视透视图。
[0024]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模组中应力中和层的尺寸参数和位置参数的定义图。
[0025]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6]其中附图标记为:1、柔性显示面板;11、第一平板区;12、弯折区;13、第二平板区;2、偏光片;3、应力中和层;31、应力缓冲凹槽;4、光学胶;5、盖板;6、保护膜;7、保护板;8、显示驱动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公开作进一步说明。
[0028]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显示模组的应力中和层3翘曲不良的状态图。图3是图2所示不良现象的成因分析图。
[0029]参考图1至图3,本公开的专利技术人所知的一些显示模组中,将柔性显示面板1进行弯折。在柔性显示面板1的第一平板区11的部分区域和弯折区12贴附应力中和层3,从而缓解柔性显示面板1的弯折区12的应力。参考图3,应力中和层3的内侧表面受到的剪切应力F21和应力中和层3的外侧表面受到的剪切应力F11方向相反,应力中和层3的内侧表面受到的法向应力F22和应力中和层3的外侧表面受到的法向应力F12方向相同。应力中和层3的内侧表面受到的应力的合力F2与应力中和层3的外表面收到的应力的合力F1牵引应力中和层3位于第一平板区11的部分翘起,造成图2所示的不良现象。当应力中和层3翘起时,容易破坏柔性显示面板1表面的结构,造成显示模组报废。
[0030]有鉴于此,参考图4至图6,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柔性显示面
板1,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平板区11、弯折区12和第二平板区13,柔性显示面板1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中位于第一平板区11的部分包括出光区域(用于显示画面的区域,业内称其为AA区);应力中和层3,设置在柔性显示面板1的第一面上,至少覆盖柔性显示面板1的第一平板区11中与弯折区12相连的部分区段和柔性显示面板1的弯折区12,其中,在应力中和层3的覆盖第一平板区11的区段中,应力中和层3的远离柔性显示面板1一侧的表面上设有应力缓冲凹槽31。
[0031]应力缓冲凹槽31改变了应力中和层3中原有的应力分布,减小了应力中和层3远离柔性显示面板1一侧表面的应力,这使得应力中和层3翘起的驱动力大大降低,应力中和层3与柔性显示面板1的贴附紧密。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6,应力缓冲凹槽31的槽深D3与应力中和层3的厚度D4之比在10%至20%的范围内。
[0033]为使得应力缓冲凹槽31能够在图6中清晰示出,图6中对应力缓冲凹槽31的尺寸进行了适当的放大。应力缓冲凹槽31的槽深过大,则容易造成应力中和层3断裂。应力中和层3的槽深过小,则对于防止应力中和层3翘起的效果不明显。
[0034]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6,应力缓冲凹槽31在第一方向上的开口尺寸D2在40um至100um的范围内,第一方向为柔性显示面板1处于平整状态时第一平板区1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平板区、弯折区和第二平板区,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中位于所述第一平板区的部分包括出光区域;应力中和层,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第一面上,至少覆盖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第一平板区中与所述弯折区相连的部分区段和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区,其中,在所述应力中和层的覆盖所述第一平板区的区段中,所述应力中和层的远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一侧的表面上设有应力缓冲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缓冲凹槽的槽深与所述应力中和层的厚度之比在10%至20%的范围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缓冲凹槽在第一方向上的开口尺寸在40um至100um的范围内,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处于平整状态时所述第一平板区和所述弯折区的连线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偏光片,所述偏光片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且覆盖所述出光区域,所述应力中和层与所述偏光片相接触,所述应力缓冲凹槽的靠近所述偏光片一侧与所述偏光片之间的间距在50um至160um的范围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缓冲凹槽沿第二方向延伸至所述应力中和层的两侧边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柔性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母明浩潘文虎张翱齐超李仁佑王博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