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电路及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0767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驱动电路,包括:桥式整流滤波模块、恒流驱动模块、功率调整模块、缓启渐亮时间可调控制模块、整流滤波输出模块,通过所述缓启渐亮时间可调控制模块产生并输出缓启渐亮时间可调控制信号,通过所述功率调整模块产生并输出功率调整信号;然后由所述恒流驱动模块根据所述功率调整信号调整负载电流的最大功率阈值,以及根据缓启渐亮时间可调控制信号调节内部MOS管的导通角度,以使得负载电流由零到最大值变化;最后由整流滤波输出模块对所述负载电流进行滤波处理,以及将滤波处理后的负载电流提供至负载;从而实现了负载的缓启动,即LED灯具的缓启动及渐亮变化,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LED照明驱动和灯具存在的启动时亮度变化剧烈的问题,且缓启时间可调,负载电流可调。流可调。流可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驱动电路及灯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驱动电路及灯具。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的LED照明驱动和灯具中,由于LED灯珠本身具有通电快速启动的特性,即开即亮,在一些特定场合会给用户生活造成一定的困扰和不便。典型场合如下:
[0003]一是养老院,老人夜间起夜方便时,由于LED照明的即开即亮特性,在灯开关上电瞬间会使室内环境从黑暗到明亮。强烈的明暗视距差会导致老人眼睛出现短时失明;再加上老人行动力的迟缓,容易让老人产生伤害。
[0004]二是酒店会议办公场所,在一些会议室内,由于会议投影需要,一般会在投影时关闭会议室照明灯光,让人专注在投影屏上。但在投影结束转开灯的瞬间,灯光的瞬间亮度会导致人眼不适,影响人员参会体验和效率。
[0005]可见,现有的LED照明驱动和灯具存在启动时亮度变化剧烈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驱动电路及灯具,以解决现有的LED照明驱动和灯具存在启动时亮度变化剧烈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驱动电路,包括:
[0008]桥式整流滤波模块、恒流驱动模块、功率调整模块、缓启渐亮时间可调控制模块、整流滤波输出模块;
[0009]所述桥式整流滤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交流电网的火线,第二输入端连接交流电网的零线,输出端与所述恒流驱动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0010]所述恒流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整流滤波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滤波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与负载连接;
[0011]所述缓启渐亮时间可调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交流电网的火线,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分别连接交流电网的零线,输出端与所述恒流驱动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0012]所述功率调整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恒流驱动模块的第三输入端连接;
[0013]所述桥式整流滤波模块用于将交流电信号转换为直流电信号;所述缓启渐亮时间可调控制模块用于从交流电信号采集上电信号,在上电后根据预设的渐亮时间及渐亮模式向所述恒流驱动模块输出缓启渐亮时间可调控制信号;所述功率调整模块用于产生并输出功率调整信号;
[0014]所述恒流驱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功率调整信号调整负载电流的最大功率阈值,以及根据所述缓启渐亮时间可调控制信号调节内部MOS管的导通角度,以使得负载电流由零到最大值渐变;所述整流滤波输出模块用于对所述负载电流进行滤波处理,以及将滤波处理后的负载电流提供至负载。
[0015]可选地,所述缓启渐亮时间可调控制模块包括:
[0016]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阻、模式控制芯片、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第一滤波电容、第五电阻;
[0017]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交流电网的火线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交流电网的零线连接;
[0018]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和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共接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
[0019]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一滤波电容的正极共接于所述模式控制芯片的电源端;
[0020]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滤波电容的负极与所述模式控制芯片的GND端共接于地;
[0021]所述模式控制芯片的模式端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0022]所述模式控制芯片的第一缓启时间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0023]所述模式控制芯片的第二缓启时间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0024]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共接于地;
[0025]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交流电网的零线连接;
[0026]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共接于所述模式控制芯片的时钟信号端;
[0027]所述模式控制芯片包括至少一个控制信号输出端。
[0028]可选地,所述恒流驱动模块与所述整流滤波输出模块通过第一变压器连接。
[0029]可选地,所述恒流驱动模块包括:
[0030]第六电阻、第一电容、第七电阻、第三二极管、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三稳压二极管、第二电容、第四二极管、第十二电阻、第二滤波电容、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三电容、第二变压器、恒流驱动芯片;
[0031]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第一变压器的第一异名端共接于所述桥式整流滤波模块的输出端;
[0032]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之间的共接点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
[0033]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一同名端共接于所述恒流驱动芯片的驱动控制端;
[0034]所述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依次串联;
[0035]所述第十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第二滤波电容的正极、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共接于所述恒流驱动芯片的电源端;
[0036]第三稳压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共接于所述恒流驱动芯片的控制信号端,所述控制信号端用于接收所述模式控制芯片输出的控制信号;
[0037]所述第三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第二电容的第二端、第二滤波电容的负极、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共接于地;
[0038]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变压器的第一同名端连接;
[0039]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第十五电阻的第一端共接于
所述恒流驱动芯片的反馈电压输入端;
[0040]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第二变压器的第一异名端共接于地;
[0041]所述恒流驱动芯片的电流采样端与所述功率调整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亮度变化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
[0042]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恒流驱动芯片的GND端共接于地。
[0043]可选地,所述功率调整模块包括:
[0044]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第一开关、第二开关;
[0045]所述第十八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第二开关的第一端之间的共接点作为所述功率调整模块的输出端;
[0046]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0047]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0048]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二端、第十七电阻的第二端、第十八电阻的第二端共接于地。
[0049]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均为拨码开关。
[0050]可选地,所述整流滤波输出模块包括:
[0051]第五二极管、第三滤波电容、第十九电阻;
[0052]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桥式整流滤波模块、恒流驱动模块、功率调整模块、缓启渐亮时间可调控制模块、整流滤波输出模块;所述桥式整流滤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交流电网的火线,第二输入端连接交流电网的零线,输出端与所述恒流驱动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恒流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整流滤波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滤波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与负载连接;所述缓启渐亮时间可调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交流电网的火线,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分别连接交流电网的零线,输出端与所述恒流驱动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功率调整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恒流驱动模块的第三输入端连接;所述桥式整流滤波模块用于将交流电信号转换为直流电信号;所述缓启渐亮时间可调控制模块用于从交流电信号采集上电信号,在上电后根据预设的渐亮时间及渐亮模式向所述恒流驱动模块输出缓启渐亮时间可调控制信号;所述功率调整模块用于产生并输出功率调整信号;所述恒流驱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功率调整信号调整负载电流的最大功率阈值,以及根据所述缓启渐亮时间可调控制信号调节内部MOS管的导通角度,以使得负载电流由零到最大值渐变;所述整流滤波输出模块用于对所述负载电流进行滤波处理,以及将滤波处理后的负载电流提供至负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启渐亮时间可调控制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阻、模式控制芯片、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第一滤波电容、第五电阻;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交流电网的火线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交流电网的零线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和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共接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一滤波电容的正极共接于所述模式控制芯片的电源端;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滤波电容的负极与所述模式控制芯片的GND端共接于地;所述模式控制芯片的模式端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模式控制芯片的第一缓启时间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模式控制芯片的第二缓启时间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共接于地;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交流电网的零线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共接于所述模式控制芯片的时钟信号端;所述模式控制芯片包括至少一个控制信号输出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驱动模块与所述整流滤波输出模块通过第一变压器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驱动模块包括:
第六电阻、第一电容、第七电阻、第三二极管、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三稳压二极管、第二电容、第四二极管、第十二电阻、第二滤波电容、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三电容、第二变压器、恒流驱动芯片;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第一电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元龙孙建飞钟廉广蔡荣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依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