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湿器的舀水装置、加湿器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0623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湿器的舀水装置、加湿器及其控制方法,舀水装置包括:舀水结构,舀水结构包括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第一转动件具有第一环形主体,第二转动件具有第二环形主体;第一环形主体上设置有多个储水腔,储水腔具有设置在第一环形主体的内周壁上的第一开口以及设置在第一环形主体的第一端面上的第二开口;和/或,第二环形主体上设置有多个储水腔,储水腔具有设置在第二环形主体的内周壁上的第一开口以及设置在第二环形主体的第一端面上的第二开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舀水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加湿器的舀水装置的模具复杂,制造成本高的缺陷,从而简化舀水装置的模具结构,降低模具的制造成本,提升舀水装置的制造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湿器的舀水装置、加湿器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加湿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加湿器的舀水装置、加湿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加湿器是一种增加房间湿度的家用电器。加湿器可以给指定房间加湿,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加湿器包括超声波雾化加湿器和蒸发式加湿器等。蒸发式加湿器相比于超声波雾化加湿器具有对水质的要求较低,且不易滋生细菌造成二次污染等优势。
[0003]现有技术中的加湿器的舀水装置包括设置在吸湿盘的两侧并能够在吸湿盘外相互扣合的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舀水装置的内周壁上形成有多个舀水凹槽,为了保证舀水凹槽内的水既不易在舀水装置转动过程中倾撒,又能够在舀水凹槽转动到舀水装置的上方时流到吸湿盘上,沿远离吸湿盘的方向上,舀水凹槽被设置成沿背离舀水装置的转动方向延伸。这就导致了每个舀水凹槽的延伸方向不同,舀水装置的模具中要设置多个单独的结构来形成舀水凹槽,这些单独的结构需要在脱模时分别抽出,这既导致了模具的结构复杂,也不便于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的脱模,受模具成本和脱模效率的限制,舀水凹槽的数量一般较少,不利于提升加湿器的舀水量和雾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加湿器的舀水装置的模具复杂,不易于脱模,且舀水量较少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模具结构简单且便于脱模的加湿器的舀水装置、加湿器及其控制方法,能够降低制造舀水装置的模具的制造成本,提升舀水装置的制造效率,且能够允许储水腔的数量被设置的较多并提升舀水装置的舀水量。r/>[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加湿器的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舀水结构,其适于包裹在加湿器的吸湿盘外,舀水结构包括相互扣合并分别位于吸湿盘的两侧的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第一转动件具有第一环形主体,第二转动件具有第二环形主体;第一环形主体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储水腔,储水腔具有设置在第一环形主体的内周壁上的第一开口以及设置在第一环形主体的第一端面上的第二开口;和/或,第二环形主体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储水腔,储水腔具有设置在第二环形主体的内周壁上的第一开口以及设置在第二环形主体的第一端面上的第二开口;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扣合时,第二开口被封闭;第一开口的面积小于储水腔的与第一开口相对的第一腔壁面积。
[0006]进一步地,第一开口设置在储水腔的第二腔壁的中心,第二腔壁与第一腔壁相对。
[0007]进一步地,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上均形成储水腔,当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扣合时,第一转动件上的储水腔和第二转动件上的储水腔相对。
[0008]进一步地,第一转动件包括沿第一转动件的轴线设置的第一转轴、连接第一环形主体的第二端面和第一转轴的第一连接条;和/或,
[0009]第二转动件包括沿第二转动件的轴线设置的第二转轴、连接第二环形主体的第二
端面和第二转轴的第二连接条。
[0010]进一步地,第一环形主体和第二环形主体通过卡扣组件或旋扣组件卡和。
[0011]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涉及了一种加湿器,包括:
[0012]水槽;
[0013]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舀水装置,其部分位于水槽中,并适于在水槽内转动,位于舀水装置最低处的第一开口位于水槽中;
[0014]吸湿盘,其设置在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之间;
[0015]转动源,其与舀水装置的转轴连接。
[0016]进一步地,加湿器还包括:
[0017]壳体,壳体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0018]风道,其设置在壳体中,并连接进风口和出风口,吸湿盘位于风道内,并与风道的延伸方向形成夹角;
[0019]风机,其设置在风道中并位于进风口与舀水装置之间。
[0020]进一步地,水槽的槽壁上形成有连通口,连通口的侧壁延伸至舀水装置的一侧,风道部分形成在连通口内。
[0021]进一步地,连通口包括适于与舀水装置转动连接的支撑壁和延伸至舀水装置的外周侧的导风壁。
[0022]进一步地,水槽的槽壁上形成有支撑架,舀水装置的转轴与支撑架铰接。
[0023]进一步地,水槽的侧壁环绕连通口设置,水槽远离舀水装置的一侧形成有加水区。
[0024]进一步地,加湿器还包括:
[0025]湿度传感器,其设置在加湿器的壳体内;
[0026]控制模块,其与湿度传感器和转动源通信连接。
[0027]进一步地,加湿器还包括设置在风机与舀水装置之间过滤结构,湿度传感器位于过滤结构与进风口之间。
[0028]本专利技术第三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湿器的控制方法,其中,加湿器包括舀水装置、转动源、湿度传感器,控制方法包括:
[0029]获取所述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x;
[0030]判断x是否小于预设的第一湿度x1;
[0031]若所述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x小于预设的第一湿度x1,则控制转动源以第一转速r1转动;
[0032]进一步地,控制方法还包括:
[0033]当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湿度x1时,判断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x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湿度x2,第二湿度x2大于第一湿度x1;
[0034]当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小于或等于第二湿度x2时控制转动源以第二转速r2转动,第二转速r2小于第一转速r1。
[0035]进一步地,第二转速为R,R=((x

40)/20)*4(r/min)。
[0036]进一步地,控制方法还包括:
[0037]若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x大于第二湿度x1时,控制转动源停止转动。
[0038]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39]1、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加湿器的舀水装置的储水腔被设置成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环形主体上的第二开口形成在第一环形柱体的第一端面上,第二环形主体上的开口形成在第二环形主体的第二端面上,这使得所有的储水腔均沿同一个方向延伸,在制作第一转动件的过程中,只需将第一转动件沿背离第一端面的方向移动即可完成脱模,在制作第二转动件的过程中只需将第二转动件沿背离第一端面的方向移动即可完成脱模,这使得每个储水腔处无需单独设置模具,允许了制作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的模具能够一体式设置,大大降低了制作舀水装置的模具的成本,简化了舀水装置的制作过程,能够提升舀水装置的制作效率。
[0040]同时,由于每个储水腔无需单独设置模具,这使得即使舀水结构上设置有多个储水腔也不会增加模具的成本或降低舀水装置的制造效率,允许了增加舀水装置上的储水腔的数量并增大舀水结构的舀水量,提升加湿器的加湿效果。第一开口的面积被设置为小于储水腔的与第一开口相对的第一腔壁面积,能够降低舀水装置转动过程中储水腔内的水的漏出速度,保证储水腔内的水在转动过程中逐渐漏出到吸湿盘上,并在储水腔转动到最高处时全部淋在吸湿盘上。由于储水腔位于环形主体的内表面上,当舀水装置转动时,储水腔内的水只能向环形主体的内侧倾撒从而落到吸湿盘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湿器的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舀水结构,其适于包裹在所述加湿器(100)的吸湿盘(3)外,所述舀水结构包括相互扣合并分别位于所述吸湿盘(3)的两侧的第一转动件(11)和第二转动件(12),所述第一转动件(11)具有第一环形主体(111),所述第二转动件(12)具有第二环形主体(121);所述第一环形主体(111)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储水腔(13),所述储水腔(13)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主体(111)的内周壁上的第一开口(13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主体(111)的第一端面上的第二开口(132);和/或,所述第二环形主体(121)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储水腔(13),所述储水腔(13)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二环形主体(121)的内周壁上的第一开口(13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环形主体(121)的第一端面上的第二开口(132);所述第一转动件(11)和第二转动件(12)扣合时,所述第二开口(132)被封闭;所述第一开口(131)的面积小于所述储水腔(13)的与所述第一开口(131)相对的第一腔壁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131)设置在所述储水腔(13)的第二腔壁的中心,所述第二腔壁与所述第一腔壁相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11)和所述第二转动件(12)上均形成所述储水腔(13),当所述第一转动件(11)与第二转动件(12)扣合时,所述第一转动件(11)上的储水腔(13)和第二转动件(12)上的储水腔(13)相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11)包括沿所述第一转动件(11)的轴线设置的第一转轴(112)、连接所述第一环形主体(111)的第二端面和第一转轴(112)的第一连接条(113);和/或,所述第二转动件(12)包括沿所述第二转动件(12)的轴线设置的第二转轴(122)、连接所述第二环形主体(121)的第二端面和第二转轴(122)的第二连接条(123)。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主体(111)和第二环形主体(121)通过卡扣组件或旋扣组件(14)卡和。6.一种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槽(2);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舀水装置,其部分位于所述水槽(2)中,并适于在所述水槽(2)内转动,位于所述舀水装置最低处的所述第一开口(131)位于所述水槽(2)中;吸湿盘(3),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件(11)和第二转动件(12)之间;转动源,其与所述舀水装置的转轴连接。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欢张弛李宁吴若虞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