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书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叠书架。
技术介绍
[0002]书架作为一种常用的工具,通常占地面积大,且比较笨重。
[0003]现在出现了一类专门为学生之类的人群设计的小型书架,可以放置在书桌边使用。
[0004]传统的放置在书桌边的书架,通常不具有折叠收纳功能,这就使得书架的便携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携性较好的折叠书架。
[0006]一种折叠书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第一主体、连接框架和第二主体;
[0007]所述第一主体包括上背板、第一左侧支撑件、第一右侧支撑件以及与所述上背板转动连接的上支撑板,所述上背板与所述连接框架转动连接,所述上背板、所述第一左侧支撑件和所述第一右侧支撑件共同围成第一空腔,所述上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上支撑板与所述上背板形成第一预设夹角从而围成开口向上的第一容纳腔,所述上背板可相对于所述连接框架转动至与所述连接框架层叠或共面,所述上支撑板可相对于所述上背板转动至与所述上背板层叠;
[0008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第一主体、连接框架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包括上背板、第一左侧支撑件、第一右侧支撑件以及与所述上背板转动连接的上支撑板,所述上背板与所述连接框架转动连接,所述上背板、所述第一左侧支撑件和所述第一右侧支撑件共同围成第一空腔,所述上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上支撑板与所述上背板形成第一预设夹角从而围成开口向上的第一容纳腔,所述上背板可相对于所述连接框架转动至与所述连接框架层叠或共面,所述上支撑板可相对于所述上背板转动至与所述上背板层叠;所述第二主体包括下背板、第二左侧支撑件、第二右侧支撑件以及与所述下背板转动连接的下支撑板,所述下背板与所述连接框架转动连接,所述下背板、所述第二左侧支撑件和所述第二右侧支撑件共同围成第二空腔,所述下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下支撑板与所述下背板形成第二预设夹角从而围成开口向上的第二容纳腔,所述下背板可相对于所述连接框架转动至与所述连接框架层叠或共面,所述下支撑板可相对于所述下背板转动至与所述下背板层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背板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转动连接的第一上背板和第二上背板,所述第二上背板远离所述第一上背板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框架转动连接,从而使得所述第二上背板和所述连接框架可相对转动至层叠或共面,所述第一上背板和所述第二上背板可相对转动至彼此层叠,此时,所述第一上背板、所述第二上背板和所述上支撑板可以层叠在一起;所述下背板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转动连接的第一下背板和第二下背板,所述第一下背板远离所述第二下背板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框架转动连接,从而使得所述第一下背板和所述连接框架可相对转动至层叠或共面,所述第一下背板和所述第二下背板可相对转动至彼此层叠,此时,所述第一下背板、所述第二下背板和所述下支撑板可以层叠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与所述第一上背板和所述第二上背板的连接处转动连接,所述下支撑板与所述第一下背板和所述第二下背板的连接处转动连接;或者,所述上支撑板与所述第二上背板远离所述第一上背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下支撑板与所述第二下背板远离所述第一下背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或者,所述上支撑板为两个,一个所述上支撑板与所述第一上背板和所述第二上背板的连接处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上支撑板与所述第二上背板远离所述第一上背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下支撑板为两个,一个所述下支撑板与所述第一下背板和所述第二下背板的连接处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下支撑板与所述第二下背板远离所述第一下背板的一端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转动连接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二板远离所述第一板的一端与所述上背板转动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可相对转动至彼此层叠,从而使得所述第一上背板、所述第二上背板、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