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液分离器及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0436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液分离器及空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被分隔成用于气液分离的循环室和存储冷媒的存储室,所述循环室连通空调的冷媒管道,所述存储室通过连通管连通所述循环室,所述连通管上设有通断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汽液分离器的结构进行改进,在外层进行冷媒储存,在内层依然进行正常的冷媒循环,内外层之间通过通断装置如电磁阀组件进行通断控制。并设置液位计来控制通断装置的使用极限,防止外层冷媒补充殆尽后通断装置进行无意义的空开。意义的空开。意义的空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液分离器及空调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是涉及一种汽液分离器及空调。

技术介绍

[0002]普通空调的使用寿命普遍在10年以上,一些较大空调机组普遍要求控制使用寿命在30年以上,但是在空调的使用过程由于安装问题,如室内机的管道接头以及室外机阀门处由于安装时未使用力矩扳手或者安装角度稍有偏差导致制冷剂在使用过程中会加速泄漏,也存在机器本身在运输安装过程中受到颠簸损伤导致泄漏加大超过出厂标准。因此在空调设备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是2~5年便可能需要进行制冷剂的添加,其费用往往不菲,即使有售后保障也会消耗厂家的用人成本,加注冷媒不方便,而且加注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空调加注冷媒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汽液分离器及空调。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汽液分离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被分隔成用于气液分离的循环室和存储冷媒的存储室,所述循环室连通空调的冷媒管道,所述存储室通过连通管连通所述循环室,所述连通管上设有通断装置。
[0006]优选地,壳体包括:内筒体,包在所述内筒体外的外筒体,所述内筒体内为所述循环室,所述内筒体与所述外筒体之间的区域为所述存储室。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连通管上还设有节流器。所述节流器设置在所述连通管与所述循环室连接的端部。
[0008]进一步的,壳体上设有连通所述循环室的出气口和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连通空调的所述冷媒管道。壳体上设有连通所述存储室的截止阀。
[0009]优选地,通断装置为电磁阀。
[0010]进一步的,所述存储室内设有检测液位的液位计。
[0011]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空调,包括上述的汽液分离器。
[0012]空调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和气液分离器。且压缩机与汽液分离器的连接管道上设有低压压力传感器。
[0013]具体的,空调为变频空调或者定频空调。
[0014]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通过对汽液分离器的结构进行改进,在外层进行冷媒储存,在内层依然进行正常的冷媒循环,内外层之间通过通断装置如电磁阀组件进行通断控制。并设置液位计来控制通断装置的使用极限,防止外层冷媒补充殆尽后通断装置进行无意义的空开。
[0015]整个通断装置的控制将与空调系统低压压力进行连锁,通过对低压压力与卸载压力、保护压力值的判断,利用逻辑进行通断组件的脉冲式控制,并通过脉冲时段的控制,及
时检测低压压力在运行中的波动,当压力恢复到预定区间后,通过主板控制,退出动作指令。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半剖正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半剖俯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空调的管路简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流程图;
[0022]1、出气接口;2、内筒体;3、外筒体;4、吸液管;5、液位计;6、通断装置;7、补液管;8、节流器;9、截止阀;10、进气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4]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0025]在空调的使用过程由于安装问题,如室内机的管道接头以及室外机阀门处由于安装时未使用力矩扳手或者安装角度稍有偏差,会导致制冷剂在使用过程中会加速泄漏,往往是2~5年便可能需要进行制冷剂的添加,添加时需要工作人员上门进行添加,添加费用昂贵,而且也需要消耗厂家的用人成本。另外添加过程中需要把添加管路连接室外机上的大小阀门,如果人工操作不当,导致制冷剂泄漏过快,而影响添加效率。对比,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带有补液功能的汽液分离器,可以通过控制汽液分离器的通断装置,直接将冷媒加注到空调的循环管路中,不需要对空调进行拆装,加注效率更高。
[0026]如图1至3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汽液分离器,主要包括:壳体、连通管和通断装置6,壳体的内部被分隔成循环室和存储室,循环室用于气液分离,即实现汽液分离器的原有功能,循环室循环连通空调的冷媒管道;存储室用于存储待加注的冷媒,存储室通过连通管连通循环室,且连通管上设有通断装置6,在空调需要加注冷媒时,通过对通断装置6进行脉冲控制(即开关频率),使存储室的冷媒自动通过连通管加注到循环室内,进入空调进行制冷循环。在此过程中不需要进行阀门调节,也不需要工作人员上门进行调试,而且汽液分离器是空调原本自带的一个部件,加注十分方便。
[0027]通断装置具体实施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是人手动控制的一个简单的开关阀,例如按压连通,松开中断,需要加注冷媒时,用户可以根据操作说明进行按压操作,例如按压1秒,松开2秒这种十分简单的操作。
[0028]通断装置还可以是通过电信号控制的脉冲式通断装置,可以通过脉冲信号进行规
律的通断,在需要加注冷媒的时候自动完成加注。
[0029]将壳体分隔成两个独立的区域(存储室和循环室)有多种方式,具体如下:
[0030]如图1、2所示,壳体包括内筒体2和外筒体3,通断装置6安装在外筒体的外侧,便于接线和操作,外筒体3内的中心位置设置内筒体2,内筒体2的内部空间为循环室,外筒体3与内筒体2之间的环形区域为存储室。内筒体2的顶部设有出气接口1和进气接口10,用于连接空调冷媒循环管道,使冷媒经过内筒体2时可以进行气液分离,防止液击。外筒体3的顶部设有截止阀9,在外筒体3 内(即存储室)存储的冷媒不足时,可以通过截止阀进行添加。连通管具体分为两段,一段为吸液管4,另一段为补液管7。吸液管4的一端伸入至存储室内,并靠近存储室的底部,吸液管4的另一端连接通断装置6。补液管7的一端伸入至循环室内,并靠近循环室内的进气口(即进气接口连通至循环室内管道的出口),补液管7的另一端连接通断装置6。同时,补液管7的一端设置有节流器8,通过节流器连通循环室,可以加大冷媒的沿程阻力,控制冷媒的补充效率,从而实现对脉冲频率的控制。
[0031]其他实施例中,壳体可以通过设置竖直的中间分隔板进行左右分隔,将壳体内分成左右两个空间,即循环室与存储室,也可以通过设置横向的中间分隔板,将壳体内分成上下两个空间,上部为循环室,下部为存储室。
[0032]存储室内还设有检测液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被分隔成用于气液分离的循环室和存储冷媒的存储室,所述循环室连通空调的冷媒管道,所述存储室通过连通管连通所述循环室,所述连通管上设有通断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内筒体,包在所述内筒体外的外筒体,所述内筒体内为所述循环室,所述内筒体与所述外筒体之间的区域为所述存储室。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上还设有节流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器设置在所述连通管与所述循环室连接的端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纪遇周江峰张秋梅鲁涵锋袁佳旭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