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刀角度检测装置及弯刀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0404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弯刀角度检测装置,包括:检具定位块,用于对刀片的直线段进行定位,便于对刀片的直线段与弯折段之间的夹角进行测量;检测组件,该检测组件的首端固定于电机的转动轴上且随转动轴转动,该检测组件转动后能与弯折段的壁面触碰;及检测升降装置,所述检具定位块1、检测组件设置于该检测升降装置的升降底座上,由检测升降装置驱使上升或下降,所述检具定位块包括定位块本体、定位凹槽,该定位凹槽设于定位块本体的顶部且贯穿左右端面。还公开了一种弯刀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案结构合理巧妙,能够快速、准确的检测出刀片的弯折角度是否符合要求,并能将参数反馈至折弯装置进行弯折角度调整,提高折弯装置的弯折准确度。确度。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弯刀角度检测装置及弯刀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刀片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刀片弯折后的弯折角度进行检测的弯刀角度检测装置及弯刀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刀模板的刀缝中安装上刀片,通过刀片对材料进行冲切,是目前业界很常用的加工方式。刀模板上的刀缝尺寸大小与刀片需要相适配,使得刀片安装到刀缝后不会产生脱落、晃动等现象,避免影响对产品的冲切质量。
[0003]由于不同材料、产品的形状不同,刀缝、刀片有可能是弯曲的有角度的,不再是笔直的长条状。在行业中将刀片安装到刀缝上需要专门的装刀师傅,需要有丰富的经验,普通的技术人员很难胜任。通过市面上常用的弯刀机弯折形成的刀片,其弯曲角度往往与设计角度存在偏差,在装刀时,需要装刀师傅凭经验一次次的对刀片的弯折角度进行人工调整,将刀片的弯曲角度掰到与刀缝的折角相适配,才能将刀片安装到刀缝中,此过程往往耗时耗力,耽误生产的正常进行。
[0004]通过研发弯刀角度检测装置,以及将弯刀角度检测装置应用到弯刀机中形成带有弯刀角度检测的弯刀设备,基于该检测装置、弯刀设备形成的弯刀角度检测方法,成为了行业的一种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项,本申请提供一种弯刀角度检测装置,一种弯刀设备及一种弯刀检测方法。
[0006]本申请第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弯刀角度检测装置,包括:
[0007]检具定位块,用于对刀片的直线段进行定位,便于对刀片的直线段与弯折段之间的夹角进行测量;
[0008]检测组件,该检测组件设置于检具定位块的上方或下方,该检测组件转动后能与弯折段的壁面触碰;
[0009]及检测升降装置,所述检具定位块1、检测组件设置于该检测升降装置的升降底座上,由检测升降装置驱使上升或下降。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组件包括:
[0011]伺服电机,该伺服电机转动从而带动检测组件转动,通过伺服电机转动角度计算刀片弯折角度;
[0012]检测摆臂,该检测摆臂的首端固定于所述伺服电机的转动轴上;
[0013]检测探头,该检测探头设置于该检测摆臂上,检测摆臂摆动后,该检测探头能与弯折段的壁面触碰。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具定位块包括:
[0015]定位块本体,该定位块本体的首端固定于所述检测升降装置上,该定位块本体的
另一端的两侧面朝向中心位置设为斜面;
[0016]定位凹槽,该定位凹槽设于定位块本体的顶部且贯穿左右端面,该定位凹槽的宽度与刀片的厚度相适配。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升降装置包括:
[0018]升降支架;
[0019]升降动力组件,该升降动力组件固定于升降支架的一端;
[0020]升降底座,该升降底座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升降支架上,所述升降动力组件的输出端与升降底座固定连接。
[002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底座上设有避空位,该伺服电机固定于升降底座的下方,转动轴位于该避空位中,所述检具定位块固定于该升降底座的上方,当刀片的弯折处紧贴定位凹槽右端面时,刀片的弯折处位于所述转动轴的中轴线上。
[002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摆臂的末端顶部设有立柱,该立柱上设有所述检测探头。
[0023]一种弯刀设备,其包括:
[0024]弯折装置,用于将长条状的笔直的刀片按设定角度进行弯折;
[0025]剪断装置,用于将弯折完成的刀片从长条状的刀片上裁断;
[0026]及前述弯刀角度检测装置;
[0027]所述弯刀角度检测装置可升降地设于该弯折装置与剪断装置之间。
[002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弯折装置的弯折模具上设有穿置刀片的弯折凹槽,所述剪断装置上设有用于固定刀片的固定凹槽,所述弯折模具未转动进行弯折时,该弯折凹槽、定位凹槽和固定凹槽位于同一平面上。
[0029]一种弯刀角度检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30]设定伺服电机的扭矩限制值,当检测探头与刀片的壁面触碰且达到扭矩限制值时,伺服电机会停止运动;
[0031]刀片未被弯折前,使伺服电机转动,检测探头与刀片相接触,检测探头受到刀片的阻力反作用到伺服电机,从而让伺服电机的受力扭矩达到伺服电机的扭矩设定限制值,从而伺服电机停止转动,检测探头与刀片的接触处为位置1,记录下相对伺服电机零位的转动角度W1;
[0032]当刀片按设定弯折角度进行折弯后,使伺服电机转动,检测探头与刀片的弯折段接触,此时刀片的弯折处位于伺服电机转动轴的中轴线上,伺服电机的扭矩达到扭矩限制值,电机停止转动,检测探头与刀片弯折段的接触处为位置2,记录下相对伺服电机零位的转动角度W2;
[0033]通过公式折弯夹角A=W2

W1、折弯补角B=180

(W2

W1)即能算得刀片实际弯折角度是否符合要求,若过小或过大,则将差值反馈回设备进行二次弯折,直至弯折角度符合要求。
[003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弯折后的刀片往剪断装置方向输送,升降动力组件驱使升降底座上升,避开弯折段并使直线段落入定位凹槽中进行定位;弯刀角度测量完成后,升降动力组件带动升降底座下降,刀片脱离定位凹槽继续往剪断装置方向输送。
[0035]本申请实施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结构合理巧妙,设置伺服电机的扭
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5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0053]如图1至图8所示,本申请第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弯刀角度检测装置,包括:
[0054]检具定位块1,用于对刀片的直线段进行定位,便于对刀片5的直线段51与弯折段52之间的夹角进行测量;
[0055]检测组件2,该检测组件设置于检具定位块1的上方或下方,该检测组件2转动后能与弯折段的壁面触碰;在本实施例中,检测组件2位于检具定位块1的下方。
[0056]及检测升降装置3,所述检具定位块1、检测组件2设置于该检测升降装置3的升降底座35上,由检测升降装置3驱使上升或下降。
[005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组件2包括:
[0058]伺服电机21,该伺服电机21转动从而带动检测组件2转动,通过伺服电机21转动角度计算刀片弯折角度;
[0059]伺服电机21与编码器为一体,也可以采用分体的结构,通过编码器将伺服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刀角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具定位块,用于对刀片的直线段进行定位,便于对刀片的直线段与弯折段之间的夹角进行测量;检测组件,该检测组件设置于检具定位块的上方或下方,该检测组件转动后能与弯折段的壁面触碰;及检测升降装置,所述检具定位块、检测组件设置于该检测升降装置的升降底座上,由检测升降装置驱使上升或下降;所述检具定位块包括:定位块本体,该定位块本体的首端固定于所述检测升降装置上,该定位块本体的另一端的两侧面朝向中心位置设为斜面;定位凹槽,该定位凹槽设于定位块本体的顶部且贯穿左右端面,该定位凹槽的宽度与刀片的厚度相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刀角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伺服电机,该伺服电机转动从而带动检测组件转动,通过伺服电机转动角度计算刀片弯折角度;检测摆臂,该检测摆臂的首端固定于所述伺服电机的转动轴上;检测探头,该检测探头设置于该检测摆臂上,检测摆臂摆动后,该检测探头能与弯折段的壁面触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弯刀角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支架;升降动力组件,该升降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益慧付青松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益松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