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内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0317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52
一种建筑物内墙,包括界定多个安装空间的墙体、配置于所述墙体内的供水单元和供电线路,及多个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的电能单元。所述供水单元包括多个分别连通所述安装空间的给水管,及多个分别配置于所述给水管的作动阀。每一个所述电能单元包括电连接所述供电线路的储电模块、连接所述储电模块的电池管理系统,及链接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应变模块。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用于在所述储电模块的运作数值过高时,使对应的所述作动阀开启。所述应变模块包括与所述供电线路独立的供电器,且用于在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链接中断时,使对应的所述作动阀开启,通过给水管朝对应的所述安装空间供水,达成降温甚至灭火的目的,维护使用安全。安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物内墙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墙体,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物内墙。

技术介绍

[0002]在一般建筑物中,考虑到例如电灯、电器的传统用电需求,势必会在特定的墙体内预先布设供电线路,再通过例如插座或者配电箱等等的外部接口来连接使用。然而,随着现今科技的蓬勃发展,需要使用电力的设备越来越多元化,应用也更加广泛,诸如电动汽车的充电、无线充电、物联网设备等等的用电机制,已难以单纯通过插头连接插座的基本取用形式来因应。考虑到建筑物内预先建构完成的墙体毕竟较难以轻易更动,于是在有特定用电需求时,通常会在墙体以外配置不断电系统(UPS),或者其他体积庞大的储能设备,才能因应非传统、更大用电量的设备需求。
[0003]不过,所述不断电系统或者储能设备,受限于规格、外观的制式化,以及为了存储更多电量而难以避免的庞大体积,难以与室内空间设计相互融合,导致在空间利用率及空间的整体美观上受到相当大的限制。除此以外,在建筑物的室内配置高用电量的设备时,在所难免会产生的大量废热,或者偶然可能发生的短路现象,都有可能造成使用安全的疑虑,势必也需要提供妥善的因应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便利地提供更多元的能源应用并兼顾使用安全的建筑物内墙。
[0005]本技术建筑物内墙,包括墙体,围绕界定出多个安装空间;供水单元,配置于所述墙体内,并包括多个分别连通于所述安装空间的给水管,及多个分别配置于所述给水管的作动阀,每一个所述作动阀用于在开启时使个别的所述给水管朝对应的所述安装空间供水;供电线路,配置于所述墙体内,及多个电能单元,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且信号连接于所述供水单元的作动阀,每一个所述电能单元包括储电模块,电连接于所述供电线路,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于所述供电线路且信号连接于所述储电模块,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能于所述储电模块的至少一个运作数值高于默认值时使对应个别的所述安装空间的所述作动阀开启,及应变模块,链接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并包括与所述供电线路各自独立的供电器,所述应变模块用于在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链接中断时,使对应个别的所述安装空间的所述作动阀开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07]较佳地,前述建筑物内墙,其中,所述墙体是以耐火且防水的材料所制成。
[0008]较佳地,前述建筑物内墙,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运作数值为所述储电模块的运作温度。
[0009]较佳地,前述建筑物内墙,其中,所述电能单元的储电模块中至少一部分储电模块相互并联。
[0010]较佳地,前述建筑物内墙,其中,所述电能单元的储电模块中至少一部分储电模块相互串联。
[0011]本技术的有益的效果在于:直接建构在所述墙体的所述电能单元,得以自由配置、链接而因应多元化的用电需求,且不会对既有的空间设计有不良影响。另外,紧密化配置的所述电能单元,能持续由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妥善监控,在所述至少一个运作数值异常时,或者用来监控的特定的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中断链接时,都能直接开启对应的所述作动阀,通过个别的所述给水管朝对应的所述安装空间供水,达成降温甚至灭火的目的,借此确实维护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前视示意图,说明本技术建筑物内墙的实施例;
[0013]图2是方块图,说明所述实施例的多个电能单元;
[0014]图3是类似图2的示意图,说明所述电能单元并联而因应一个用电设备的用电需求的情况;及
[0015]图4是类似图2的示意图,说明所述电能单元串联而因应另一个用电设备的用电需求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17]参阅图1,为本技术建筑物内墙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包括围绕界定出多个安装空间100的墙体1、配置于所述墙体1内的供水单元2、配置于所述墙体1内的供电线路3,及多个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100的电能单元4。具体而言,所述墙体1是采用耐火且防水的材料所制成,于是确实能构成建筑物内部具有足够支撑性的墙壁。
[0018]所述供水单元2包括多个分别连通于所述安装空间100的给水管21,及多个分别配置于所述给水管21的作动阀22。具体而言,所述供水单元2即为建筑物中本身配置的自来水管线或者消防管线。每一个所述作动阀22用于在开启时使个别的所述给水管21朝对应的所述安装空间100供水。要先说明的是,由于所述墙体1是采用防水的材料所制成,于是即便对特定的所述安装空间100导入建筑物中使用的自来水,也不会影响到所述墙体1的结构,更不会渗透至其他的所述安装空间100。
[0019]同时参阅图1与图2,每一个所述电能单元4是模块化地制成,且较佳是构成类似板片的型态,才能符合建筑物中的所述墙体1的合理外观,也使得所述电能单元4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100时,除了是模块化地分别嵌入所述安装空间100,同时也让所述安装空间100能各自形成水密性封闭。所述电能单元4是信号连接于所述供水单元2的作动阀22,且每一个所述电能单元4包括电连接于所述供电线路3的储电模块(S)41、电连接于所述供电线路3且信号连接于所述储电模块41的电池管理系统(BMS)42,及链接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42的应变模块(M)43。其中,所述储电模块41具体而言即为连接于所述供电线路3而存储电能的电池,特别较佳可以选用锂电池,电池容量可选用例如48V、200Ah的规格,或者是因应特定的用电需求而调整配置。
[0020]所述电池管理系统42用于监控所述储电模块41的运作数值,而所述运作数值可为
所述储电模块41的运作温度。以单一个所述电能单元4为例来说明,在所述电池管理系统42正常运作的情况下,所述运作数值高于默认值时,也就代表所述储电模块41运作的温度过高,此时即有可能已经发生过负载或者短路的情况。为了实时消除可能造成后续危险的运作异常,所述电池管理系统42会使对应个别的所述安装空间100的所述作动阀22开启。此时,对应所述安装空间100的所述给水管21即会直接朝向所述安装空间100注水,直接通过水冷的机制来达成降温甚至灭火的效果。
[0021]另外,若是所述电池管理系统42受到运作异常的影响而失效,所述应变模块43包括与所述供电线路3各自独立的供电器(P)431,能避免在所述供电线路3发生异常时无法运作,也借此能在所述电池管理系统42发生异常时适时运作。考虑到电路系统发生例如短路甚至起火的异常时,往往是瞬间发生而无法事先预防,于是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42与所述应变模块43的链接中断,则相当有可能已发生短路甚至起火现象,才使得所述电池管理系统42失效而中断链接。此时,为了立刻弥补上所述电池管理系统42无法运作的空缺,所述应变模块43会在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42的链接中断时,直接使对应个别的所述安装空间100的所述作动阀22开启,使对应所述安装空间100的所述给水管21朝向所述安装空间100注水,借此形成第二层的使用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物内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内墙包括:墙体,围绕界定出多个安装空间;供水单元,配置于所述墙体内,并包括多个分别连通于所述安装空间的给水管,及多个分别配置于所述给水管的作动阀,每一个所述作动阀用于在开启时使个别的所述给水管朝对应的所述安装空间供水;供电线路,配置于所述墙体内;及多个电能单元,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且信号连接于所述供水单元的作动阀,每一个所述电能单元包括储电模块,电连接于所述供电线路,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于所述供电线路且信号连接于所述储电模块,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能于所述储电模块的至少一个运作数值高于默认值时使对应个别的所述安装空间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洸毓吴道成
申请(专利权)人:佐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