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对地下室出口接缝进行静密封的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0187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基础结构接缝的布置或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对地下室出口接缝进行静密封的连接节点,用于连接地下室与连接通道,连接通道为通向地面或其它地下室的方管状巷道;地下室侧墙上绕地下室出口设置有与地下室侧墙固定连接的限位套筒,连接通道插设在限位套筒中,连接通道的通道外防水层以及地下室箱体的地下室外防水层连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在地下室侧墙上设置限位套筒保包住连接通道的端部,克服因不均匀沉降而造成的错台,并将地下室外防水层与通道外防水层连为一体,使得地下室箱体与连接通道之间的接缝被静密封,显著提升了连接处的防水效果,密封结构的寿命及防水效果远好于现有的变形缝中的动密封防水构造。密封防水构造。密封防水构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对地下室出口接缝进行静密封的连接节点


[0001]本技术涉及基础结构接缝的布置或结构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对地下室出口接缝进行静密封的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0002]地下室由于需要抵抗地层压力,同时又要防水,因此需要避免混凝土上出现裂缝,为避免裂缝产生,需要控制混凝土内部应力。
[0003]目前对混凝土内部应力的控制,主要遵循王铁梦院士提出的“抗与放”理论。“抗”就是依靠已经充分凝固的混凝土抵抗应力,“放”就是依靠未凝固的混凝土释放应力,采用这一理论的跳仓浇筑法,能够有效避免地下室底板上出现裂缝。
[0004]“抗与放”理论能够有效解决混凝土凝固过程中出现的内部应力,但对于一些两侧存在不均匀沉降的地下场合,则无论是“抗”还是“放”,均不能有效解决这些地方的连接问题。以地下室箱体与连接通道(包括地下室外挂出入口、两个地下室之间的联络通道)交界处为例,单位面积的地下室箱体较重而连接通道较轻,因此地下室箱体一侧的沉降明显要大于连接通道。如果把地下室箱体与连接通道刚性连接在一起的话(也即“抗”),则由于不均匀沉降,二者之间会出现结构裂缝,导致漏水;如果在地下室箱体与连接通道之间留变形缝(也即“放”),则地下室箱体与连接通道会因为不均匀沉降而发生错台(也即地下室箱体一侧低而连接通道一侧高)影响车辆通行,并会因为错台而破坏掉变形缝内的防水结构导致漏水。
[0005]出于以上两方面的考虑,现有的地下室箱体与连接通道之间的变形缝内部的防水构造是动密封结构(存在可动部件),能够在两边不均匀沉降的前提下依然发挥作用,但动密封的寿命和密封效果远不及静密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对地下室出口接缝进行静密封的连接节点。
[0007]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地下室箱体与连接通道交界处由于不均匀沉降的存在,导致地下室箱体与连接通道采用动密封的变形缝连接,而动密封的寿命和密封效果远不及静密封。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对地下室出口接缝进行静密封的连接节点,用于连接地下室与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为通向地面或其它地下室的方管状巷道;所述地下室侧墙上绕地下室出口设置有与地下室侧墙固定连接的限位套筒,所述连接通道插设在限位套筒中,连接通道与限位套筒以及地下室侧墙之间的缝隙中均紧密填充有柔性防水填料;
[0009]所述限位套筒的端面与连接通道位于限位套筒外的外表面的夹角不小于120度;
[0010]所述连接通道外包裹有通道外防水层,所述地下室箱体外包裹有地下室外防水层,所述限位套筒外包裹有过渡防水层,所述过渡防水层分别与通道外防水层以及地下室
外防水层搭接连接为一体,搭接宽度不小于50厘米.
[0011]进一步,所述连接通道为为龄期小于地下室侧墙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0012]进一步,所述地下室外防水层中,位于限位套筒下方的部分外侧包裹有PE材质的保护板。
[0013]进一步,所述柔性防水填料厚度为2

4厘米,且连接通道和限位套筒之间的柔性防水填料与其填充的缝隙过盈配合。
[0014]进一步,所述连接通道底部设置有混凝土垫层,所述限位套筒的底部插设在混凝土垫层与连接通道之间,限位套筒底部的过渡防水层为厚度为2

4厘米的柔性材料。
[0015]进一步,所述连接通道与限位套筒之间的柔性防水填料为柔性防水卷材,所述连接通道的底板与地下室侧墙之间的柔性防水填料为防水油膏,所述连接通道底部以外的部分与地下室侧墙之间的柔性防水填料为防水橡胶。
[0016]进一步,所述防水油膏以及防水橡胶暴露在外的位置上盖有盖板,所述盖板通过穿透盖板的螺钉固定地下室侧墙以及连接通道上,盖板与防水油膏之间填充有橡胶垫,且盖板与防水橡胶之间填充有密封胶,防水油膏上的盖板下陷且上表面与连接通道内的地板上表面平齐。
[0017]进一步,所述限位套筒为与地下室侧墙一体成型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限位套筒内的主筋平行于连接通道长度方向设置并与地下室侧墙的主筋固定连接。
[0018]本技术一种可对地下室出口接缝进行静密封的连接节点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中,通过在地下室侧墙上设置限位套筒保包住连接通道的端部,克服因不均匀沉降而造成的错台(不错台允许将地下室外防水层与通道外防水层连为一体而不会被撕裂),并将地下室外防水层与通道外防水层连为一体,使得地下室箱体与连接通道之间的接缝被静密封,显著提升了连接处的防水效果;密封结构的寿命及防水效果远好于现有的变形缝中的动密封防水构造。除此之外,限位套筒还拉长了渗水的路径长度。
[0020]本技术中,通过地下室侧墙上设置限位套筒,然后把连接通道像一根杆一样插到限位套筒中,且连接通道与限位套筒以及地下室侧墙之间填充有柔性防水填料,从而得到了类似于人体关节那样的结构(限位套筒与柔性防水填料相当于关节腔,而连接通道相当于插到关节腔里的关节头),连接通道与地下室箱体之间的连接节点不是刚接也不是无连接,而是可转动很小的角度的铰接,不均匀沉降发生后不会导致错台或断裂,只会使得地下室箱体与连接通道之间夹角发生变化,同时也避免了防水结构被破坏。
[0021]本技术中,通过在地下室箱体初始沉降完成后浇筑连接通道,使得沉降幅度较大的地下室箱体先沉降一段后再连接地下室箱体与连接通道,从而让地下室箱体与连接通道之间的沉降幅度变小,从而在源头上削弱了不均匀沉降造成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对地下室出口接缝进行静密封的连接节点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对地下室出口接缝进行静密封的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防水油膏及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1

地下室侧墙,11

限位套筒,2

连接通道,3

混凝土垫层,41

地下室外防水层,42

通道外防水层,43

过渡防水层,51

柔性防水卷材,52

防水油膏,53

防水橡胶,6

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如同1

2所示,一种可对地下室出口接缝进行静密封的连接节点,用于连接地下室与连接通道2,连接通道2为通向地面或其它地下室的方管状巷道;地下室侧墙1上绕地下室出口设置有与地下室侧墙1固定连接的限位套筒11,连接通道2插设在限位套筒11中,连接通道2与限位套筒11以及地下室侧墙1之间的缝隙中均紧密填充有柔性防水填料。
[0027]这种结构类似于人体关节,限位套筒11与柔性防水填料相当于关节腔,而连接通道2相当于插到关节腔里的关节头,柔性防水填料允许限位套筒11与连接通道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对地下室出口接缝进行静密封的连接节点,用于连接地下室与连接通道(2),所述连接通道(2)为通向地面或其它地下室的方管状巷道;其特征在于:地下室侧墙(1)上绕地下室出口设置有与地下室侧墙(1)固定连接的限位套筒(11),所述连接通道(2)插设在限位套筒(11)中,连接通道(2)与限位套筒(11)以及地下室侧墙(1)之间的缝隙中均紧密填充有柔性防水填料;所述限位套筒(11)的端面与连接通道(2)位于限位套筒(11)外的外表面的夹角不小于120度;所述连接通道(2)外包裹有通道外防水层(42),所述地下室箱体外包裹有地下室外防水层(41),所述限位套筒(11)外包裹有过渡防水层(43),所述过渡防水层(43)分别与通道外防水层(42)以及地下室外防水层(41)搭接连接为一体,搭接宽度不小于50厘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地下室出口接缝进行静密封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道(2)为龄期小于地下室侧墙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地下室出口接缝进行静密封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外防水层(41)中,位于限位套筒(11)下方的部分外侧包裹有PE材质的保护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地下室出口接缝进行静密封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防水填料厚度为2

4厘米,且连接通道(2)和限位套筒(11)之间的柔性防水填料与其填充的缝隙过盈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宪新金涛袁海天雷亮胡全信汪雨钦刘和国娄森隋意何自力邹延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