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评价不同梗径的混合烟梗的永久变形的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530136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评价不同梗径的混合烟梗的永久变形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样本量要求对来料混合烟梗进行取样;(2)烟梗厚度区间划分及重量占比:根据厚度区间划分,测量每个区间烟梗的重量占比;(3)计算不同厚度区间的烟梗的永久变形;(4)计算来料混合烟梗的永久变形;(5)对混合烟梗的永久变形进行评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以不同梗径烟梗混合永久变形的加工模式,使混合烟梗永久变形评价、不同梗径的压梗效果评价更为合理。的压梗效果评价更为合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评价不同梗径的混合烟梗的永久变形的方法和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烟草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评价不同梗径的混合烟梗的永久变形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压梗效果的质量控制,尤其是压梗机的压辊间隙的工艺维护等。

技术介绍

[0002]烟梗是烟叶的天然组成部分,将其加工成梗丝后掺配使用,在卷烟降焦减害、降本增效、调节吸味品质和燃烧状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现已成为卷烟叶组配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0003]梗丝的状态和密度与叶丝存在较大差异,两者混合效果不佳容易导致卷制后的卷烟的吸阻、燃烧性、烟支单支总量及烟丝密度的波动,从而影响卷烟品质。因此梗丝较多地使用在低档卷烟中,而高档卷烟中不使用或用量很少;这不能充分发挥梗丝在降低原料消耗和发挥梗丝减害降焦方面的原料优势。提升烟梗的占比是提升梗丝价值的重要举措之一。
[0004]压梗是对烟梗进行挤压成型使压后烟梗成片状,便于烟梗成丝后其丝状形态的提升,改善其与叶丝的混合效果;因此压梗工序成为调节烟梗成丝后的丝状形态、调节组织孔隙结构的关键工序之一。压梗工序一般采取热压(烟梗温度≥55℃)或薄压工艺(压辊间隙范围一般0.6mm~1.2mm)。因来料烟梗的梗径粗细(梗径范围为1.0mm~10.5mm)的不同,采用相同压辊间隙处理势必导致粗梗外观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而细梗存在未充分施压的现象。现有压梗机的压梗效果主要依据粗梗(梗径>2.38mm)的定型效果进行评价,即粗梗呈现片状越薄、且外观未出现大面积破损和破碎等现象,即认为此条件下压梗机的压辊间隙设置合理。但在此条件下,由于细梗未充分施压,细梗截面仍然呈现月牙状分布,此部分压梗未达到薄压工艺的技术目的。从成丝后梗丝的丝状外观来看,进入切丝前,细梗由于半圆形或月牙状形态分布特征,极易出现切丝后梗丝成圆片状而非丝状的质量缺陷;引起后续切梗丝机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跑梗、漏梗等现象。因此调整合理的压辊工艺,使不同梗径的混合烟梗的永久变形达到目标要求是压梗工序追求的目标;但目前还没有建立不同梗径的混合烟梗的永久变形的判断标准和判断方法。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评价不同梗径的混合烟梗的永久变形的方法,由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计算混合烟梗的永久变形,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改变了传统以烟梗配方中粗梗为压梗效果导向的制梗丝加工模式,转变成以不同梗径烟梗混合永久变形的加工模式,有效规避了细梗压缩不充分,导致细梗成丝后产生大量片状梗丝、碎梗丝的现象。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为同一种烟梗来料因其不同梗径的烟梗占比若发生变化,为压梗机压梗间隙的调整提供方向,进而提升成丝后梗丝丝状外观效果。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评价不同梗径的混合烟梗的永久变形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1)按样本量要求对来料混合烟梗进行取样;
[0010](2)烟梗厚度区间划分及重量占比:根据厚度区间划分,测量每个区间烟梗的重量占比;
[0011](3)计算不同厚度区间的烟梗的永久变形;
[0012](4)计算来料混合烟梗的永久变形;
[0013](5)对混合烟梗的永久变形进行评价。
[0014]优选地,步骤(1)按四分法对来料混合烟梗进行取样,测试样品量为1000g
±
50g。
[0015]优选地,步骤(2)用烟梗多层振动筛分器进行烟梗厚度分类测量;测试方法标准为GB/T 21136

2007《打叶烟叶叶中含梗率的测定》中4.3、5.2章节方法部分;厚度区间划分为三个区间,分别为:细烟梗区间,厚度范围为d1≤1.70mm;中烟梗区间,厚度范围为1.70mm<d2≤2.38mm;粗烟梗区间,厚度范围为d3>2.38mm。
[0016]优选地,步骤(3)不同厚度区间的烟梗的永久变形计算方法为:
[0017]细烟梗永久变形ε
cs1
按下式计算:ε
cs1
=0.3679

0.1797*h
set

[0018]中烟梗永久变形ε
cs2
按下式计算:ε
cs2
=0.6840

0.3404*h
set

[0019]粗烟梗永久变形ε
cs3
按下式计算:ε
cs3
=0.7747

0.3868*h
set

[0020]其中,h
set
为压梗机设定的压辊间隙。
[0021]优选地,步骤(4)来料混合烟梗的永久变形ε
csm
按下式计算:ε
csm
=ε
cs1
×
η1+ε
cs2
×
η2+ε
cs3
×
η3;其中,η1为细烟梗重量占比%;η2为中烟梗重量占比%;η3为粗烟梗重量占比%。
[0022]优选地,混合烟梗的永久变形的评价是混合烟梗的永久变形ε
csm
越接近标准永久变形ε
b
,则混合烟梗的永久变形ε
csm
越合格。
[0023]优选地,混合烟梗的标准永久变形ε
b
的值为0.440
±
0.005,此时对应的烟梗成丝后,梗丝形态最接近丝状梗丝,同时,梗丝整丝率、长丝率最高。
[0024]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公开了所述的方法用于压梗机的压辊间隙设置的用途。
[0025]优选地,根据永久变形ε
csm
与标准永久变形ε
b
的差异程度,确定针对应的烟梗间隙维护方法,一般用试差法确定最适宜的压梗间隙:如果混合永久变形ε
csm
小于标准永久变形ε
b
,则压梗间隙适当减小,以0.01mm为压梗间隙调整步长,重复上述步骤(3)~(5),采用试差法进行烟梗间隙维护,使混合永久变形ε
csm
达到0.440
±
0.005;
[0026]如果混合永久变形ε
csm
大于标准永久变形ε
b
,则压梗间隙适当增加,维护步骤同上。如果混合永久变形ε
csm
大于标准永久变形ε
b
,则烟梗成丝后的丝状效果较优,但梗丝结构长丝率下降明显,出梗丝率显著降低。为管控梗丝及配方成本,也需要对压梗间隙进行有针对性地维护,使混合永久变形ε
csm
达到0.440
±
0.005。
[0027]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
[0028]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评价不同梗径烟梗混合永久变形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改变了传统的以烟梗配方中粗梗为压梗效果导向的制梗丝加工模式,转变成以不同梗径烟梗混合永久变形的加工模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评价不同梗径的混合烟梗的永久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按样本量要求对来料混合烟梗进行取样;(2)烟梗厚度区间划分及重量占比:根据厚度区间划分,测量每个区间烟梗的重量占比;(3)计算不同厚度区间的烟梗的永久变形;(4)计算来料混合烟梗的永久变形;(5)对混合烟梗的永久变形进行评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按四分法对来料混合烟梗进行取样,样品量为1000g
±
50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用烟梗多层振动筛分器进行烟梗厚度分类测量;测试方法按标准为GB/T 21136

2007要求;厚度区间划分为三个区间,分别为:细烟梗区间,厚度范围为d1≤1.70mm;中烟梗区间,厚度范围为1.70mm<d2≤2.38mm;粗烟梗区间,厚度范围为d3>2.38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不同厚度区间的烟梗的永久变形计算方法为:细烟梗永久变形ε
cs1
按下式计算:ε
cs1
=0.3679

0.1797*h
set
;中烟梗永久变形ε
cs2
按下式计算:ε
cs2
=0.6840

0.3404*h
set
;粗烟梗永久变形ε
cs3
按下式计算:ε
cs3
=0.7747

0.3868*h
set
;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泽杨志雄何邦华李思源杨乾栩杨继张玲杨蓝左雯李永福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