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化煤矿污水的环保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0061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净化煤矿污水的环保设备,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右侧连通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本体和过滤板,所述过滤箱本体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箱本体右侧的底部连通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表面的左侧套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左侧与过滤箱本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右侧连通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右侧连通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右侧连通有搅拌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进水管、过滤装置、第一电磁阀、水泵、第二出水管和搅拌装置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净化煤矿污水的环保设备不具备对煤矿残渣进行收集和对过滤板快速取出清洗的问题。对过滤板快速取出清洗的问题。对过滤板快速取出清洗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净化煤矿污水的环保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净化煤矿污水的环保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设备,是一种能有效处理城区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的工业设备,避免污水及污染物直接流入水域,对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003]在污水处理的
中,需要用到一种净化煤矿污水的环保设备,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只是对污水进行过滤,在对过滤板进行拆卸或清洗时比较麻烦,无法对过滤装置底部的残渣进行清洗,长时间不对过滤装置进行清洗底部容易造成污染,从而对污水净化的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净化煤矿污水的环保设备,具备对煤矿残渣收集和对过滤板快速取出清洗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净化煤矿污水的环保设备不具备对煤矿残渣进行收集和对过滤板快速取出清洗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净化煤矿污水的环保设备,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右侧连通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本体和过滤板,所述过滤箱本体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箱本体右侧的底部连通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表面的左侧套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左侧与过滤箱本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右侧连通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右侧连通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右侧连通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箱和电机,所述搅拌箱顶部的右侧与第二出水管连通,所述搅拌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
[000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过滤箱本体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过滤箱本体的内腔与过滤板活动连接,所述过滤箱本体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活性炭板,所述过滤板和活性炭板两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靠近过滤箱本体内壁的一侧与过滤箱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和活性炭板的顶部均贯穿盖板的顶部。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过滤板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存料盒,所述存料盒的底部与过滤板的内壁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搅拌箱的顶部与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搅拌箱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箱顶部的右侧连通有进料口,所述搅拌箱的底部连通有第三出水管,所述第三出水管表面的顶部套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的顶部与搅拌箱固定连接,所述搅拌箱底部的一周固定连接有六个支撑腿。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进水管表面的右侧套设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的右侧与过滤箱本体的左侧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二出水管右侧的底部套设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限位环的底部与搅拌箱的顶部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电机表面的底部套设有第三限位环,所述第三限位环的底部与搅拌箱的顶部固定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进水管、过滤装置、第一限位环、第一出水管、第一电磁阀、水泵、第二出水管和搅拌装置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净化煤矿污水的环保设备不具备对煤矿残渣进行收集和对过滤板快速取出清洗的问题。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过滤箱本体、盖板、过滤板、限位块和活性炭板的配合使用,工作人员在对污水进行净化过滤的时候,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过滤箱本体的内腔,通过过滤板和活性炭板的双重过滤流出过滤箱本体。
[0015]3、本技术通过设置过滤网和存料盒的配合使用,污水流进过滤箱本体的内腔后,过滤网将污水中的残渣进行吸附过滤,细小的残渣在过滤网中脱落后会落入存料盒的内腔中,在不对污水过滤的时候,使用者通过把手将过滤板从过滤箱本体的内腔取出,对过滤板板内腔中的过滤网进行清洗或更换,同时也能对存料盒内腔中的残渣倒出。
[0016]4、本技术通过设置搅拌箱、电机、搅拌杆、进料口、第三出水管、第二电磁阀和支撑腿的配合使用,过滤后的污水通过第一电磁阀将水抽出到第一出水管的内腔,同时水泵将第一出水管的水抽进水泵的内腔排进第二出水管的内腔,第二出水管内腔的水流入搅拌箱的内腔,随后工作人员将消毒粉通过进料口倒入搅拌箱的内腔,电机的输出端带动搅拌杆对污水和消毒粉充分的搅拌,第二电磁阀将净化后的水抽出到第三出水管内腔,第三出水管将净化的水排出。
[0017]5、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限位环,起到了对进水管的限位作用,同时防止了进水管在使用时发生脱落。
[0018]6、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二限位环,起到了对第二出水管的限位作用,同时防止第二出水管在使用时发生脱落。
[0019]7、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三限位环,起到了对电机的固定作用,同时防止电机在使用时发生位移。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局部结构主视剖视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局部结构拆分图;
[002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0025]图中:1、进水管;2、过滤装置;201、过滤箱本体;202、盖板;203、过滤板;2031、过滤网;2032、存料盒;204、限位块;205、活性炭板;3、第一限位环;4、第一出水管;5、第一电磁阀;6、水泵;7、第二出水管;8、搅拌装置;801、搅拌箱;802、电机;803、搅拌杆;805、进料口;806、第三出水管;807、第二电磁阀;808、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0028]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净化煤矿污水的环保设备,包括进水管1,进水管1的右侧连通有过滤装置2,过滤装置2包括过滤箱本体201和过滤板203,过滤箱本体20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过滤板203,过滤箱本体201右侧的底部连通有第一出水管4,第一出水管4表面的左侧套设有第一电磁阀5,第一电磁阀5的左侧与过滤箱本体201的右侧固定连接,第一出水管4的右侧连通有水泵6,水泵6的右侧连通有第二出水管7,第二出水管7的右侧连通有搅拌装置8,搅拌装置8包括搅拌箱801和电机802,搅拌箱801顶部的右侧与第二出水管7连通,搅拌箱8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802。
[0029]参考图2和图3,过滤箱本体20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盖板202,过滤箱本体201的内腔与过滤板203活动连接,过滤箱本体20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活性炭板205,过滤板203和活性炭板205两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04,限位块204靠近过滤箱本体201内壁的一侧与过滤箱本体201的内壁固定连接,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化煤矿污水的环保设备,包括进水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的右侧连通有过滤装置(2),所述过滤装置(2)包括过滤箱本体(201)和过滤板(203),所述过滤箱本体(20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过滤板(203),所述过滤箱本体(201)右侧的底部连通有第一出水管(4),所述第一出水管(4)表面的左侧套设有第一电磁阀(5),所述第一电磁阀(5)的左侧与过滤箱本体(201)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管(4)的右侧连通有水泵(6),所述水泵(6)的右侧连通有第二出水管(7),所述第二出水管(7)的右侧连通有搅拌装置(8),所述搅拌装置(8)包括搅拌箱(801)和电机(802),所述搅拌箱(801)顶部的右侧与第二出水管(7)连通,所述搅拌箱(8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80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化煤矿污水的环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本体(20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盖板(202),所述过滤箱本体(201)的内腔与过滤板(203)活动连接,所述过滤箱本体(20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活性炭板(205),所述过滤板(203)和活性炭板(205)两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04),所述限位块(204)靠近过滤箱本体(201)内壁的一侧与过滤箱本体(20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203)和活性炭板(205)的顶部均贯穿盖板(202)的顶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化煤矿污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慧剑冯兰兰宋耀楠张帅张小刚薛志刚尹华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建投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