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耀刚专利>正文

一种防溢锅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9604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锅具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防溢锅盖,包括盖本体和排气孔,盖本体面向锅的一侧设置有一防溢装置,防溢装置包括上下分布的挡盖和回流件,挡盖开口朝向锅,回流件可拆卸设置于挡盖内,回流件外环壁与挡盖内环壁存在供蒸汽进入的配合间隙,排气孔的进气端位于挡盖中心处,回流件中心处与排气孔的进气端之间间隙配合,该防溢锅盖能够有效降低汤水和小颗粒食材外溢到锅盖外部的概率。食材外溢到锅盖外部的概率。食材外溢到锅盖外部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溢锅盖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锅具
,尤其涉及一种防溢锅盖。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锅的锅盖一般均具备排气孔,在煮粥或煲汤时,锅内液体沸腾后,锅内气压快速增大,过多的气体会自排气孔喷出,由于没有阻挡,锅内沸腾的液体会随着气体一起自排气孔喷出,喷出的液体流到锅盖的外表面、锅体外表面甚至灶台,导致清洗任务繁重,且还存在汤水外溢导致的漏电或漏气等严重安全隐患。
[0003]基于上述原因,公告号为CN205548349U的中国专利公开有防溢锅盖,其在锅盖本体上从上至下设置透气孔、回流孔和防溢挡板。
[0004]上述设置中,回流孔同样会喷出汤水甚至小颗粒食材,会导致大量外溢的汤水储存在防溢挡板上,造成锅内的液体过快干涸,而锅盖表面的汤水快速干结后会形成固体附着物粘附在锅盖外,导致锅盖清洗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锅盖只能短时间内防止喷出的汤水流到锅体外壁和灶台,但并没延缓汤水喷出的功效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能够显著降低汤水和食材外溢至锅盖外的防溢锅盖。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防溢锅盖,包括盖本体和排气孔,盖本体面向锅的一侧设置有一防溢装置,防溢装置包括上下分布的挡盖和回流件,挡盖开口朝向锅,回流件可拆卸设置于挡盖内,回流件外环壁与挡盖内环壁存在供蒸汽进入的配合间隙,排气孔的进气端位于挡盖中心处,回流件中心处与排气孔的进气端之间间隙配合。
[0007]采用上述方案,防溢装置设置成挡盖和回流件,锅内气压增加过快时,汤水和部分小颗粒食材上涌后通过配合间隙进入挡盖,被挡盖顶部挡住后进行回落,而气体不会回落则继续沿着挡盖和回流件之间的间隙进入排气孔的进气端,最后排出锅盖,挡盖起到改变汤水方向的作用,汤水回落后沿着配合间隙回落至锅内,该设置可以降低汤水和小颗粒食材外溢到锅盖外部的概率。
[0008]作为优选,回流件呈上小下大的锥台状。
[0009]采用上述方案,锥台状的设置能够让回落的汤水沿着斜面快速回落至锅内,避免了汤水在回流件上的滞留。
[0010]作为优选,挡盖内设置有连续挡液机构,连续挡液机构包括在挡盖下端面于挡盖中心和挡盖内环壁之间同心凸设的至少一个挡液环,挡液环位于回流件的斜面上且与其正下方的斜面间隙配合。
[0011]采用上述方案,挡液环的设置能够避免气压过大时,上涌的汤水过多,单靠挡盖顶壁只能挡住大部分汤水,仍然存在部分汤水向锅盖中心方向涌去,此时,设置挡液环后可进
行二次阻挡,进一步降低汤水溢出的概率。
[0012]作为优选,回流件与挡盖之间插接配合,在挡盖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一插槽,回流件上端面凸设有与第一插槽过盈插接配合的插柱。
[0013]采用上述方案,回流件与挡盖之间可拆卸设置后,只需拔出插柱,就能清洗挡盖和回流件,便于彻底清洁。
[0014]作为优选,回流件整体由弹性材料制成,插柱与第一插槽弹性过盈插接配合。
[0015]采用上述方案,弹性材料的设置便于回流件与挡盖拆分,可通过回流件的形变将其外环壁扯出后进行下拉,从而驱使插柱与第一插槽脱离。
[0016]作为优选,回流件下端面凸设有一便于抓握的抓条。
[0017]采用上述方案,抓条的设置是为了安装回流件时,便于施力抓取回流件。
[0018]作为优选,盖本体上设置有一顶珠,顶珠的外环壁上设置有排气孔,顶珠下端凸设有一外螺纹管,外螺纹管与排气孔连通,挡盖中心设置有一螺纹通槽,外螺纹管穿过盖本体后与螺纹通槽旋接配合。
[0019]采用上述方案,将排气孔设置在顶珠上,安装顶珠时直接与挡盖连接就能实现顶珠、盖本体和挡盖三者的固定连接,最后将回流件插设在挡盖上即可实现整个锅盖的组装,组装、清洁便捷。
[0020]作为优选,顶珠远离排气孔出口的一端延伸有一把手。
[0021]采用上述方案,把手的设置便于拿取锅盖,且排气孔位于远离把手的一侧,在拿取锅盖时,不会被喷出的蒸汽烫伤手,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
[0022]作为优选,顶珠外可拆卸连接有一挡液蓄液件,挡液蓄液件为与开口向上的挡液蓄液杯,挡液蓄液杯远离排气孔的一侧侧壁高于排气孔,挡液蓄液杯与顶珠外壁密封贴合的一侧低于排气孔。
[0023]采用上述方案,挡液蓄液件的设置是第三重保险,即使有少许汤水自排气孔流出,也会被挡液蓄液杯高的侧壁挡住并蓄积在挡液蓄液杯内。
[0024]作为优选,顶珠外环壁上于排气孔下方凹陷有第二插槽,挡液蓄液杯外壁凸设有可过盈插入第二插槽内的插块。
[0025]采用上述方案,挡液蓄液杯可拆卸插接在顶珠上,可直接取下进行清洁,便于清洁。
[0026]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防溢装置设置成挡盖和回流件,挡盖通过与顶珠连接实现与盖本体的三者固定连接,安装便捷,锅内气压增加过快时,汤水和部分小颗粒食材上涌后通过配合间隙进入挡盖,被挡盖顶部挡住后进行回落,而气体不会回落则继续沿着挡盖和回流件之间的间隙进入排气孔的进气端,最后排出锅盖,当气压进一步增加后,挡液环的设计可起到二次挡液的效果,回落的汤汁沿着回流件的斜面下滑进入锅内,挡液蓄液杯则起到防止汤汁落入到锅盖外部的功效,且挡液蓄液杯可取下清洁,该锅盖可显著降低汤汁和食材自排气孔外泄至锅盖外部,便于最终锅盖和锅的清洁。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实施例1的一种防溢锅盖的轴测图;
[0028]图2是实施例1的一种防溢锅盖的主视图;
[0029]图3是图2的A

A的剖视图;
[0030]图4是实施例1的一种防溢锅盖的拆分图;
[0031]图5是实施例2的一种防溢锅盖的轴测图;
[0032]图6是实施例2的挡液蓄液杯与顶珠拆分示意图。
[0033]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盖本体;101、通孔;2、挡盖;201、螺纹通槽;202、第一插槽;3、回流件;301、插柱;4、抓条;5、顶珠;6、把手;7、排气孔;8、外螺纹管;9、挡液环;10、配合间隙;11、挡液蓄液杯;12、插块;13、第二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5]实施例1
[0036]一种防溢锅盖,参照图1

图4所示,包括盖本体1,盖本体1中心设置有一通孔101,盖本体1上端面设置有一顶珠5,顶珠5下端延伸有一可穿过通孔101的外螺纹管8,顶珠5内设置有L型的排气孔7,排气孔7的出气端位于顶珠5的外环壁,排气孔7的进气端位于外螺纹管8的下端,顶珠5远离排气孔7出气端的一侧延伸有一把手6,这样设置可以避免手拿取锅盖时被喷出的蒸汽烫伤,增加操作的安全性。
[0037]在盖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一防溢装置,结合图3

图4所示,该防溢装置与外螺纹管8连接后使顶珠5、盖本体1和其三者进行固定连接,防溢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溢锅盖,包括盖本体(1)和排气孔(7),其特征在于:盖本体(1)面向锅的一侧设置有一防溢装置,防溢装置包括上下分布的挡盖(2)和回流件(3),挡盖(2)开口朝向锅,回流件(3)可拆卸设置于挡盖(2)内,回流件(3)外环壁与挡盖(2)内环壁存在供蒸汽进入的配合间隙(10),排气孔(7)的进气端位于挡盖(2)中心处,回流件(3)中心处与排气孔(7)的进气端之间间隙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溢锅盖,其特征在于:回流件(3)呈上小下大的锥台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溢锅盖,其特征在于:挡盖(2)内设置有连续挡液机构,连续挡液机构包括在挡盖(2)下端面于挡盖(2)中心和挡盖(2)内环壁之间同心凸设的至少一个挡液环(9),挡液环(9)位于回流件(3)的斜面上且与其正下方的斜面间隙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溢锅盖,其特征在于:回流件(3)与挡盖(2)之间插接配合,在挡盖(2)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一插槽(202),回流件(3)上端面凸设有与第一插槽(202)过盈插接配合的插柱(30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溢锅盖,其特征在于:回流件(3)整体由弹性材料制成,插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耀刚彭利姣
申请(专利权)人:陈耀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