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试验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9455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环境试验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保温层;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箱体内且将所述箱体分隔为空气调制室和试验室,所述空气调制室通过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连通;风机,所述风机设在所述空气调制室内,所述风机的出口朝向所述进气通道,以便空气通过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出气通道在所述空气调制室和所述试验室内循环流动;空气调制设备,所述空气调制设备设在所述空气调制室内,所述空气调制设备用于调整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因此,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环境试验箱具有试验温度上限高、不易变形和空气温湿度均匀性好从而便于进行试验的优点。空气温湿度均匀性好从而便于进行试验的优点。空气温湿度均匀性好从而便于进行试验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境试验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环境试验箱。

技术介绍

[0002]步入式交变湿热试验箱主要针对航空、家电、汽车、电工电子产品等领域的试验设备,用于测试电工电子及其他产品及材料进行高温试验、低温试验、恒温恒湿、交变湿热等不同环境工况条件变化后的参数及性能,并对该产品在设定的环境条件下能否正常工作而做出判断。相关技术中,试验箱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对于体积大(大于20立方米,尤其是50立方米)的试验箱的试验温度上限较低(一般都达不到150℃);二是对于输送至体积较大的试验箱的体积较大的试验样品本身因需要满足防爆要求,从而使得输送壳体比较笨重,难以运输至试验箱内;三是交变湿热试验完后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绝缘电阻测量和工频耐压试验,同一控制箱涉及电压等级比较多,按传统的测试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容易完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对于体积大的试验箱、试验温度较高时容易导致箱体变形,且温湿度均匀性不好,不容易保温,从而使得对于体积大(大于20立方米,尤其是50立方米)的试验箱的试验温度的上限较低(难以到达150℃)。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环境试验箱。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环境试验箱包括:
[0006]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保温层;
[0007]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箱体内且将所述箱体分隔为空气调制室和试验室,所述空气调制室通过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连通;
[0008]风机,所述风机设在所述空气调制室内,所述风机的出口朝向所述进气通道,以便空气通过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出气通道在所述空气调制室和所述试验室内循环流动;
[0009]空气调制设备,所述空气调制设备设在所述空气调制室内,所述空气调制设备用于调整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0010]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环境试验箱具有试验温度上限高、不易变形和空气温湿度均匀性好从而便于进行试验的优点。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板与所述箱体的内壁面间隔设置且限定出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出气通道;
[0012]所述进气通道上设有风栅,所述风栅用于对进入所述试验室的空气导向。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气调制设备包括加热器、制冷器和除湿器,所述加热器和所述制冷器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位于所述风机和所述除湿器之间。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上还设有液氮喷管和蒸汽喷管,所述液氮喷管的出口
和所述蒸汽喷管的出口均位于所述空气调制室内邻近所述出气通道的一侧。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包括
[0016]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在上下方向上相对设置;
[0017]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均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相连,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在第一水平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在第二水平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依次相连,所述上下方向、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和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中的任两者相互垂直;
[0018]其中所述顶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中的每一者均具有所述保温层。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中的每一者均包括内壁板、外壁板和所述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位于所述内壁板和所述外壁板之间,所述内壁板为不锈钢板,所述外壁板为镀锌钢板,所述外壁板的外侧面喷涂无溶剂涂料,所述保温层包括发泡材料,所述保温层的厚度大于等于100mm且小于等于200mm;
[0020]所述顶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中相连的两者之间具有相互配合凸起部和凹槽。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上设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与所述箱体铰接,所述箱体内邻近所述密封门的位置处和所述密封门内设有第一加热装置。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和所述密封门的至少一者上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的外周侧设有第二加热装置;
[0023]所述观察窗包括多层间隔设置的玻璃,相邻两层玻璃之间抽真空。
[002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环境试验箱包括运输机构,所述运输机构包括
[0025]轨道,所述轨道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箱体内;
[0026]车体,所述车体上设有放置台;
[0027]电机和车轮,所述车轮可转动地设在所述车体上且与所述轨道配合,所述电机设在所述车体上,所述电机通过传动链可带动所述车体转动。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上设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多个第一接线端子和多个第二接线端子,多个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一一对应地和多个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相连,多个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位于所述试验室内,多个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位于所述箱体外侧。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环境试验箱的正视图。
[0030]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环境试验箱的俯视图。
[0031]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环境试验箱的半剖视图。
[0032]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环境试验箱的剖视图。
[0033]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运输机构的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
[0035]环境试验箱100;
[0036]箱体1,隔板2,空气调制室3,试验室4,进气通道5,出气通道6,风机7,风栅8,加热器9,制冷器10,除湿器11,液氮喷管12,蒸汽喷管13,顶板14,底板15,第一侧板16,第二侧板17,第三侧板18,第四侧板19,密封门20,观察窗21,轨道22,车体23,电机24,车轮25,通气孔26。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8]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环境试验箱100。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环境试验箱100包括箱体1、隔板2、风机7和空气调制设备。
[0039]箱体1包括多个板体,多个板体的至少一者具有保温层。隔板2位于箱体1内且将箱体1分隔为空气调制室3和试验室4,空气调制室3通过进气通道5和出气通道6连通。
[0040]风机7设在空气调制室3内,风机7的出口朝向进气通道5,以便空气通过进气通道5和出气通道6在空气调制室3和试验室4内循环流动。空气调制设备设在空气调制室3内,空气调制设备用于调整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0041]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对于体积大的试验箱、试验温度较高时容易导致箱体变形,且温湿度均匀性不好,不容易保温,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境试验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保温层;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箱体内且将所述箱体分隔为空气调制室和试验室,所述空气调制室通过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连通;风机,所述风机设在所述空气调制室内,所述风机的出口朝向所述进气通道,以便空气通过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出气通道在所述空气调制室和所述试验室内循环流动;空气调制设备,所述空气调制设备设在所述空气调制室内,所述空气调制设备用于调整空气的温度和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与所述箱体的内壁面间隔设置且限定出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出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上设有风栅,所述风栅用于对进入所述试验室的空气导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境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调制设备包括加热器、制冷器和除湿器,所述加热器和所述制冷器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位于所述风机和所述除湿器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境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还设有液氮喷管和蒸汽喷管,所述液氮喷管的出口和所述蒸汽喷管的出口均位于所述空气调制室内邻近所述出气通道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在上下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均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相连,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在第一水平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在第二水平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依次相连,所述上下方向、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和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中的任两者相互垂直;其中所述顶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梅王大书贾炎阎志伟王义猛宋岩程玉斌杜会峰赵永红杨晋贺重阳李仁杰师亚萍朱同明阎雨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