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氙气传递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9205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氙气传递窗,其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一传递腔,所述壳体上分别设置有连通所述传递腔的送料门和取料门;所述传递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氙气灭菌装置,所述氙气灭菌装置包括灯座和设置在所述灯座内的若干个灯罩,所述灯罩内设置有氙气灯;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一循环过滤腔,所述循环过滤腔设置在所述传递腔顶部,所述循环过滤腔内部设置静压箱,所述静压箱内部设置有风机,所述静压箱与所述过滤腔之间设置有高效过滤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氙气灭菌装置对放置在置物架上的物品进行灭菌,氙气灯的灯光在传递腔内的反射实现了360度无死角杀菌;通过循环风口循环通道实现传递腔内部空气的过滤净化,以减少有害颗粒。减少有害颗粒。减少有害颗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氙气传递窗


[0001]本技术涉及灭菌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氙气传递窗。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传递窗大多利用紫外线灯对传递腔内的物品进行杀菌,以达到灭菌的效果,但紫外线灭菌时间较长通常需要30分钟左右,且紫外灯的穿透能力较弱,对于传递窗这种需要在洁净区和非洁净区传递物品的窗口,使用时会造成等待时间长,杀菌不彻底,且不能全方位无死角杀毒。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氙光对物品无死角灭菌,同时能够对传递腔内部空气过滤的氙气传递窗。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氙气传递窗,其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一传递腔,所述壳体上分别设置有连通所述传递腔的送料门和取料门;所述传递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氙气灭菌装置,所述氙气灭菌装置包括灯座和设置在所述灯座内的若干个灯罩,所述灯罩内设置有氙气灯;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一循环过滤腔,所述循环过滤腔设置在所述传递腔顶部,所述循环过滤腔内部设置静压箱,所述静压箱内部设置有风机,所述静压箱与所述过滤腔之间设置有高效过滤器。
[0006]优选的,所述灯罩的开口朝向所述氙气灯,且所述灯罩为向所述灯座内部凹陷的V字形,所述氙气灯为直管状,且所述氙气灯竖直设置在所述灯罩内。
[0007]优选的,所述传递腔由所述送料门、取料门和4个圆弧封板构成,所述传递腔顶部的所述圆弧封板开设有若干个均流孔。
[0008]优选的,所述传递腔两侧的所述圆弧封板开设有透光孔和循环风口,所述透光孔设置在所述氙气灭菌装置的位置处,所述循环风口设置在所述透光孔的底部。
[0009]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两侧设置有循环通道,所述循环通道通过所述循环风口与所述传递腔和所述循环过滤腔连通。
[0010]优选的,所述传递腔底部的圆弧封板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开口处安装有置物架,所述置物架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0011]优选的,所述送料门和所述取料门上均设置有可视窗。
[0012]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发尘口、取样检测口、压差表和控制面板。
[0013]优选的,所述送料门、所述取料门分别与所述壳体铰接,且所述送料门、取料门与所述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电磁互锁装置。
[0014]优选的,所述静压箱的顶部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安装架上。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氙气灭菌装置对放置在置物架上的物品进行灭菌,氙气灯的灯光在传递腔内的反射实现了360度无死角杀菌,且有效缩短了消毒时间、
高效节能;通过循环风口循环通道实现传递腔内部空气的过滤净化,以减少有害颗粒;操作简单安全高效。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图2的沿A

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图2的沿B

B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图2的沿D

D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图2的正面剖视图;
[0022]图7是本技术的氙气灭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壳体10,传递腔12,送料门14,取料门16,氙气灭菌装置18,灯座181,灯罩182,氙气灯183,循环过滤腔20,静压箱22,风机24,高效过滤器26,圆弧封板28,透光孔30,循环风口32,底板34,置物架36,电磁互锁装置38,驱动装置40,安装架42,发尘口44,取样检测口46,压差表48,可视窗50,控制面板52,均流孔54。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5]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氙气传递窗,其包括一壳体10,壳体10内设置有能够取料放料的传递腔12,壳体10上分别设置有连通传递腔12的送料门14和取料门16。送料门14、取料门16分别与壳体10铰接,且送料门14、取料门16上设置有不锈钢把手,送料门14、取料门16与壳体10的连接处设置有电磁互锁装置38,保证两个门不能同时打开。送料门14和取料门16上还设置有可视窗50。
[0026]传递腔1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氙气灭菌装置18,其中,氙气灭菌装置18包括灯座181、灯罩182和氙气灯183。灯座181内设置有两个灯罩182。灯罩182为V字形状,其开口朝向氙气灯183,且灯罩182的开口由大到小向灯座181内部凹陷,灯罩182内设置有氙气灯183,氙气灯183为直管形状,且氙气灯183竖直设置在灯罩182内。本技术氙气传递窗是对传统紫外传递窗的革新,采用高能脉冲氙光杀菌技术,脉冲氙光是一种新型冷杀菌技术,该技术将积蓄在超大容量电容器中的电能瞬间释放,通过高压电离灯管内的高纯氙气,产生持续仅有10~100ms、能量高达2J/c

的脉冲强光,能够有效破坏各种病原体,以达到灭菌消毒的效果。脉冲氙光灯管其产生的强光是紫外灯管的200倍以上,可以有效缩短消毒时间,将物品通过时间从30分钟缩短到了1分钟,对主要病原微生物消杀率>99.9%,并且对芽孢、抗紫外细菌等传统消毒手段的“盲区”同样具有较强的消杀效果;且穿透力强,同样适用于粗糙表面的消杀,高效节能。
[0027]壳体10内还设置有一循环过滤腔20,循环过滤腔20设置在传递腔12顶部,使用时可以对传递腔12进行空气过滤,减少粉尘颗粒。其中,循环过滤腔20内部设置静压箱22,静压箱22内部设置有风机24,静压箱22与过滤腔12之间设置有可更换的高效过滤器26。静压箱22的顶部设置有启动氙光灭菌装置18的驱动装置40,驱动装置40设置在安装架42上。
[0028]壳体10上设置有发尘口44和取样检测口46用以检测是否有有害物质泄漏,提高安
全性。使用时可在发尘口44打入气溶胶,通过空气的循环,再在取样检测口46检测气溶胶浓度判断是否有泄漏。壳体10上还设置有控制面板52和用于检测压力的压差表48,便于实时监控工作前后的压力差。
[0029]进一步地,传递腔12由送料门14、取料门16和4个圆弧封板28构成,4个圆弧封板28拼接使传递腔12内部为圆弧转角,不易积尘,便于清洁传递腔12。
[0030]其中,设置在传递腔12顶部的圆弧封板28开设有若干个均流孔54,有利于对气体均流。设置在传递腔12两侧的圆弧封板28开设有透光孔30和循环风口32,透光孔30设置在灯罩182的位置处,循环风口32设置在透光孔30的底部。设置在传递腔12底部的圆弧封板28设置有开口,开口的底部设置有底板34,开口处安装有置物架36,置物架36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0031]进一步地,壳体10的两侧设置有循环通道(未图示),循环通道连接循环风口32,与传递腔12和循环过滤腔20连通。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氙气传递窗,其包括一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一传递腔,所述壳体上分别设置有连通所述传递腔的送料门和取料门;所述传递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氙气灭菌装置,所述氙气灭菌装置包括灯座和设置在所述灯座内的若干个灯罩,所述灯罩内设置有氙气灯;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一循环过滤腔,所述循环过滤腔设置在所述传递腔顶部,所述循环过滤腔内部设置静压箱,所述静压箱内部设置有风机,所述静压箱与所述过滤腔之间设置有高效过滤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氙气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的开口朝向所述氙气灯,且所述灯罩为向所述灯座内部凹陷的V字形,所述氙气灯为直管状,且所述氙气灯竖直设置在所述灯罩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氙气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腔由所述送料门、取料门和4个圆弧封板构成,所述传递腔顶部的所述圆弧封板开设有若干个均流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氙气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腔两侧的所述圆弧封板开设有透光孔和循环风口,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嘉杨兴旺王伟刚祁武荣徐立金陈旻斐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斐森尔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