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传输用倒流防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9183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路防倒流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传输用倒流防止器。其技术方案包括:阀体、活动筒、弹簧和阀盖,所述阀体的一端开设有出水口,所述阀体的另一端开设有进水口,所述阀体上安装有密封圈,所述阀盖通过螺栓固定在阀体的顶端开口处,所述阀盖的下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活动筒滑动安装在滑槽上,所述活动筒的底端通过螺栓安装有阀瓣,所述阀瓣与密封圈相互接触,所述滑槽的内壁上端滑动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转动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螺纹安装在阀盖上,所述活动筒通过弹簧与活动板之间弹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结构之间的配合便于改变阀瓣的下行压力,确保管路稳定顺畅通行,满足人员的使用需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传输用倒流防止器


[0001]本技术涉及管路防倒流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管道传输用倒流防止器。

技术介绍

[0002]倒流是指阀腔内的水返回上游进水端的流动状态。倒流污染定义为:只要发生倒流,无论倒流的水有没有被污染,都称倒流污染。
[0003]倒流防止器是一种采用止回部件组成的可防止给水管道水流倒流的装置,倒流防止器根据自来水供水设备,尤其是生活饮用水管道回流污染严重,又无有效防止回流污染装置的情况下,研制的一种严格限定管道中水只能单向流动的水力控制组合装置,它的功能是在任何工况下防止管道中的介质倒流,以达到避免倒流污染的目的。
[0004]传统的倒流防止器在工作过程中,通常采用弹性形变的方式改变倒流元件的位置,而当介质输送压力较小的时候,压力无法顶开阀瓣,从而导致管路不通,不能满足人员的使用需求。
[0005]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管道传输用倒流防止器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管道传输用倒流防止器。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道传输用倒流防止器,包括阀体、活动筒、弹簧和阀盖,所述阀体的一端开设有出水口,所述阀体的另一端开设有进水口,所述阀体通路的中间位置处镶嵌安装有密封圈,所述阀盖通过螺栓固定在阀体的顶端开口处,所述阀盖的下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活动筒滑动安装在滑槽上,所述活动筒的底端通过螺栓安装有阀瓣,所述阀瓣与密封圈相互接触,所述滑槽的内壁上端滑动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转动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螺纹安装在阀盖上,所述活动筒通过弹簧与活动板之间弹性连接。
[0008]通过进水口连接外界进料管路,通过出水口连接外界出料管路,介质通过进水口进入阀体内,在介质输送压力的作用下顶开阀瓣,从而使得介质通过出水口进行排放,此时活动筒上移挤压弹簧,从而导致弹簧产生形变,当介质的输送压力大幅降低的情况下,阀瓣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下移,从而使得阀瓣抵在密封圈上,从而阻碍出水口处介质的回流动作,进一步的,可转动转动杆,通过转动杆与阀盖之间的啮合效果,使得转动杆带动活动板在滑槽内上下移动,当活动板上移时,弹簧舒展长度,从而使得弹簧对阀瓣的压力减弱,反之,增强对阀瓣的压力。
[0009]优选的,所述阀体通路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环槽,所述密封圈塞放在环槽内。通过环槽的设计,便于定位密封圈的位置。
[0010]优选的,所述阀盖的上端活动套接有垫圈,所述垫圈下表面与阀体的上表面相互
接触。通过垫圈的设计,确保阀盖与阀体之间的连接密闭性。
[0011]优选的,所述活动筒的上表面开设有圆柱槽,所述圆柱槽的内壁底端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接触活动板。通过圆柱槽的设计,便于隐藏弹簧的位置。
[0012]优选的,所述阀盖上开设有与转动杆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转动杆螺纹安装在螺纹孔上。通过螺纹啮合的方式,便于改变活动板的位置。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术管道传输用倒流防止器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进水口连接外界进料管路,通过出水口连接外界出料管路,介质通过进水口进入阀体内,在介质输送压力的作用下顶开阀瓣,从而使得介质通过出水口进行排放,此时活动筒上移挤压弹簧,从而导致弹簧产生形变,当介质的输送压力大幅降低的情况下,阀瓣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下移,从而使得阀瓣抵在密封圈上,从而阻碍出水口处介质的回流动作,进一步的,可转动转动杆,通过转动杆与阀盖之间的啮合效果,使得转动杆带动活动板在滑槽内上下移动,当活动板上移时,弹簧舒展长度,从而使得弹簧对阀瓣的压力减弱,反之,增强对阀瓣的压力,本技术,便于改变阀瓣的下行压力,确保管路稳定顺畅通行,满足人员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1、出水口;2、阀体;3、阀瓣;4、密封圈;5、进水口;6、活动筒;7、圆柱槽;8、弹簧;9、阀盖;10、滑槽;11、垫圈;12、活动板;13、转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1]实施例一
[0022]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管道传输用倒流防止器,包括阀体2、活动筒6、弹簧8和阀盖9,阀体2的一端开设有出水口1,阀体2的另一端开设有进水口5,阀体2通路
的中间位置处镶嵌安装有密封圈4,阀盖9通过螺栓固定在阀体2的顶端开口处,阀盖9的下表面开设有滑槽10,活动筒6滑动安装在滑槽10上,活动筒6的底端通过螺栓安装有阀瓣3,阀瓣3与密封圈4相互接触,滑槽10的内壁上端滑动安装有活动板12,活动板12的上表面转动安装有转动杆13,转动杆13螺纹安装在阀盖9上,活动筒6通过弹簧8与活动板12之间弹性连接。
[0023]基于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管道传输用倒流防止器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进水口5连接外界进料管路,通过出水口1连接外界出料管路,介质通过进水口5进入阀体2内,在介质输送压力的作用下顶开阀瓣3,从而使得介质通过出水口1进行排放,此时活动筒6上移挤压弹簧8,从而导致弹簧8产生形变,当介质的输送压力大幅降低的情况下,阀瓣3在弹簧8的弹力作用下下移,从而使得阀瓣3抵在密封圈4上,从而阻碍出水口1处介质的回流动作,进一步的,可转动转动杆13,通过转动杆13与阀盖9之间的啮合效果,使得转动杆13带动活动板12在滑槽10内上下移动,当活动板12上移时,弹簧8舒展长度,从而使得弹簧8对阀瓣3的压力减弱,反之,增强对阀瓣3的压力。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传输用倒流防止器,包括阀体(2)、活动筒(6)、弹簧(8)和阀盖(9),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的一端开设有出水口(1),所述阀体(2)的另一端开设有进水口(5),所述阀体(2)通路的中间位置处镶嵌安装有密封圈(4),所述阀盖(9)通过螺栓固定在阀体(2)的顶端开口处,所述阀盖(9)的下表面开设有滑槽(10),所述活动筒(6)滑动安装在滑槽(10)上,所述活动筒(6)的底端通过螺栓安装有阀瓣(3),所述阀瓣(3)与密封圈(4)相互接触,所述滑槽(10)的内壁上端滑动安装有活动板(12),所述活动板(12)的上表面转动安装有转动杆(13),所述转动杆(13)螺纹安装在阀盖(9)上,所述活动筒(6)通过弹簧(8)与活动板(12)之间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书生刘洪昌张立勇曲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宁津美华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