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型包覆式密封条及门密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29179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L型包覆式密封条及门密封系统,其中,L型包覆式密封条包括一体成型的基条和压条,压条连接在基条的一端,并与基条互成钝角,压条可在压力作用下向远离基条的一侧弯折;L型包覆式密封条的横截面类似“L”形;L型包覆式密封条包括内层填充物和包覆层;门密封系统包括门扇、门框和L型包覆式密封条,通过采用L型结构,压条夹在门框和门扇端面起到密封作用,可以有效隔音隔热,同时可以在关门时缓冲门扇与门框之间的冲击;门密封系统包括两道密封结构;第一道密封结构设置在门挡处,第二道密封结构设置在门扇的四周侧端面;门密封系统通过两道密封结构加强了进户门的防烟、隔音、气密、隔热等功能。隔热等功能。隔热等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型包覆式密封条及门密封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门窗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型包覆式密封条及门密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代楼房居家普遍采用防盗门作为入户门,虽然起到了良好的防盗功能,但是现有技术门框与门面之间的缝隙过大,在冬季起不到良好的保温作用,而且隔音效果也不好,所以一般在入户门体上都设有密封条,入户门密封条工作原理是,门扇闭合时挤压门框上的弹性密封条,起到密闭框扇缝隙的作用。
[0003]虽然有些防盗门采用密封条密封,现有技术中的门扇密封结构一般都只有一道密封条,且密封条使用一段时间后,弹性减弱,造成密封条不能与门框、门扇贴合面紧密贴合,减弱了门体气密、隔热隔音等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型包覆式密封条及门密封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入户门单密封结构的密封条使用一段时间后,弹性减弱,造成密封条不能与门框、门扇贴合,进而导致密封性降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L型包覆式密封条,包括一体成型的基条和压条,所述压条连接在基条的一端,并与基条互成钝角,压条可在压力作用下向远离基条的一侧弯折;所述L型包覆式密封条的横截面类似“L”形;所述L型包覆式密封条包括内层填充物和包覆层。
[0006]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压条的厚度小于基条的厚度。
[0007]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L型包覆式密封条的内层填充物包括发泡材料和膨胀石墨。
[0008]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包覆层为PE膜。
[0009]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基条背面贴覆有背胶层。
[0010]一种门密封系统,包括门扇和门框,还包括L型包覆式密封条,所述门密封系统包括两道密封结构;第一道密封结构设置在门挡处,第二道密封结构设置在门扇的四周侧端面。
[0011]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门挡的位置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道密封结构包括嵌设在第一凹槽内的V型密封条。
[0012]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门扇的四周侧端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道密封结构包括嵌设在第二凹槽内的L型包覆式密封条,开门状态下,压条伸出第二凹槽,关门状态下,压条夹在门框与门扇之间的门缝之中。
[0013]如上所述,本技术的L型包覆式密封条及门密封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的L型包覆式密封条通过采用L型结构,当关门时,L型包覆式密封
条的压条2最先接触门框,并在门框的作用下向远离基条1的一侧弯折,最终被夹在门框和门扇端面之间;压条2夹在门框和门扇端面起到密封作用,可以有效隔音隔热,同时可以在关门时缓冲门扇与门框之间的冲击;
[0015](2)本技术的门密封系统通过两道密封结构加强了进户门的防烟、隔音、气密、隔热等功能,同时提高了私密性,让生活在家里的人更舒适,同时,第二道密封结构不破坏原单密封系统的进户门结构,在现有的入户门的基础上,快捷方便升级为双密封系统进户门。
附图说明
[0016]图1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门密封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显示为图1中A处放大图;
[0018]图3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L型包覆式密封条非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显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L型包覆式密封条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元件标号说明
[0021]1‑
基条;2

压条;3

包覆层;4

背胶层;5

门扇;6

门框;7

门挡;701

第一凹槽;702

V型密封条;8

第二凹槽;9

L型包覆式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3]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4]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L型包覆式密封条,包括一体成型的基条1和压条2,压条2连接在基条1的一端,并与基条1互成钝角,压条2可在压力作用下向远离基条1的一侧弯折;钝角的设计可方便压条2在门框6的作用下远离基条1的一端弯折,从而更容易夹在门框和门扇之间。
[0025]L型包覆式密封条的横截面类似“L”形;L型包覆式密封条用于安装在门扇的四周侧端面上,当关门时,L型包覆式密封条的压条2最先接触门框,并在门框的作用下向远离基条1的一侧弯折,最终被夹在门框和门扇端面之间;压条2夹在门框和门扇端面起到密封作用,可以有效隔音隔热,同时可以在关门时缓冲门扇与门框之间的冲击。
[0026]L型包覆式密封条包括内层填充物和包覆层3,在本实施例中,L型包覆式密封条的内层填充物包括发泡材料和膨胀石墨,发泡材料疏松多孔,容易发生形变,且形变后容易恢复;膨胀石墨除了具备天然石墨本身的耐冷热、耐腐蚀、自润滑等优良性能以外,还具有天
然石墨所没有的柔软、压缩回弹性、吸附性等特性,使用上述材料可增加密封条的弹性,且具备防撞、防虫、放尘、气密、隔热、隔音等功能。
[0027]优选的,压条2的厚度小于基条1的厚度,这样利于压力条的弯折,可以减小关门时的阻力。
[0028]优选的,包覆层为PE膜,可以有效保护L型包覆式密封条的内层填充物。
[0029]优选的,基条1背面贴覆有背胶层,通过背胶层4将该L型包覆式密封条粘贴于门扇的四周侧端面。
[0030]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门密封系统,包括门扇5和门框6,还包括L型包覆式密封条9,门密封系统包括两道密封结构;第一道密封结构设置在门挡7处,第二道密封结构设置在门扇5的四周侧端面。通过两道密封结构,加强了进户门的防烟、隔音、气密、隔热等功能,同时提高了私密性,让生活在家里的人更舒适。
[0031]优选的,门挡7的位置设有第一凹槽701,第一道密封结构包括嵌设在第一凹槽701内的V型密封条702。V型密封条在现有技术中较为常见,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此处不再赘述;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型包覆式密封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的基条和压条,所述压条连接在基条的一端,并与基条互成钝角,压条可在压力作用下向远离基条的一侧弯折;所述L型包覆式密封条的横截面类似“L”形;所述L型包覆式密封条包括内层填充物和包覆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包覆式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的厚度小于基条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包覆式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包覆式密封条的内层填充物包括发泡材料和膨胀石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包覆式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为PE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包覆式密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条背面贴覆有背胶层。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崮曼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