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内腔底部锪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9164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深内腔底部锪面装置,包括大底座,所述大底座上端处设置有滑台,所述滑台上端处设置有铣削头,所述铣削头一端处设置有锪面刀;还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一端处设置有夹具座,所述支撑座一端处设置有气缸本体,所述气缸本体一端处设置有气缸支架,所述气缸支架一端处连接有弯板,所述夹具座上端一侧斜面处设置有左限位块,所述夹具座上端另一侧斜面处设置有右限位块,所述夹具座与弯板之间转动设置有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深内腔底部锪面装置,一次装夹可完成底部两处平面的加工,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劳动效率。提高了劳动效率。提高了劳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内腔底部锪面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铣床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深内腔底部锪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数控车床可进行复杂回转体外形的加工,铣削是将毛坯固定,用高速旋转的铣刀在毛坯上走刀,切出需要的形状和特征,传统铣削较多地用于铣轮廓和槽等简单外形特征,数控铣床可以进行复杂外形和特征的加工,铣镗加工中心可进行三轴或多轴铣镗加工,用于加工,模具,检具,胎具,薄壁复杂曲面,人工假体,叶片等。
[0003]深内腔零件加工底部,因为所用的刀杆较长,一般都用铣床专机加工,采用固定夹具,每次装夹只能加工一处平面,效率低,因此设计了一种可转定位装置,一次装夹可完成底部两处平面的加工,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劳动效率。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深内腔底部锪面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深内腔底部锪面装置,解决了每次装夹只能加工一处平面,效率低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深内腔底部锪面装置,包括大底座,所述大底座上端处设置有滑台,所述滑台上端处设置有铣削头,所述铣削头一端处设置有锪面刀;
[0007]还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一端处设置有夹具座,所述支撑座一端处设置有气缸本体,所述气缸本体一端处设置有气缸支架,所述气缸支架一端处连接有弯板,所述夹具座上端一侧斜面处设置有左限位块,所述夹具座上端另一侧斜面处设置有右限位块,所述夹具座与弯板之间转动设置有转轴。
[0008]优选的,所述锪面刀设置于夹具中间处,夹具位于弯板上方。
[0009]优选的,所述滑台上端的铣削头连接锪面刀一起前后移动进给。
[0010]优选的,所述气缸本体内部两侧各安装有一个气缸,顶杆朝下并与支撑座相连,三个气缸共同安装在气缸支架上。
[0011]优选的,所述弯板分别与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相接触。
[00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深内腔底部锪面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一种深内腔底部锪面装置,滑台与夹具座固定在大底座上,滑台上的铣削头连接锪面刀一起前后移动进给,夹具座与弯板用转轴相连接,弯板绕转轴旋转,弯板一侧连接一个气缸,顶杆朝上,该气缸两侧各安装一个气缸,顶杆朝下并与支撑座相连,三个气缸共同安装在气缸支架上,工作时,朝下的两个气缸不动,朝上的气缸顶出,带动弯板旋转到水平位置止,此时便于安装工件并固定在弯板上,然后朝下的两个气缸同时顶出,带动弯板旋转到右限位块止并保持压紧,此时滑台带动铣削头及锪面刀进给,加工工件一处底面;加工完毕滑台带动铣削头及锪面刀后退,然后三个气缸同时回退,带动弯板旋转
到左限位块止并保持压紧,此时滑台带动铣削头及锪面刀再次进给加工工件另一处底面,一次装夹可完成底部两处平面的加工,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劳动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深内腔底部锪面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所示部分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所示弯板移动结构的示意图。
[0017]图中标号:1、弯板;2、左限位块;3、气缸支架;4、气缸本体;5、支撑座;6、转轴;7、右限位块;8、夹具座;9、锪面刀;10、铣削头;11、滑台;12、大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深内腔底部锪面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部分结构的平面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弯板移动结构的示意图。深内腔底部锪面装置包括大底座12,所述大底座12上端处设置有滑台11,所述滑台11上端处设置有铣削头10,所述铣削头10一端处设置有锪面刀9;
[0020]还包括支撑座5,所述支撑座5一端处设置有夹具座8,所述支撑座5一端处设置有气缸本体4,所述气缸本体4一端处设置有气缸支架3,所述气缸支架3一端处连接有弯板1,所述夹具座8上端一侧斜面处设置有左限位块2,所述夹具座8上端另一侧斜面处设置有右限位块7,所述夹具座8与弯板1之间转动设置有转轴6。
[0021]所述锪面刀9设置于夹具中间处,夹具位于弯板1上方。
[0022]所述滑台11上端的铣削头10连接锪面刀9一起前后移动进给。
[0023]所述气缸本体4内部两侧各安装有一个气缸,顶杆朝下并与支撑座5相连,三个气缸共同安装在气缸支架3上。
[0024]所述弯板1分别与左限位块2和右限位块7相接触。
[0025]本技术提供的深内腔底部锪面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6]滑台11与夹具座8固定在大底座12上,滑台11上的铣削头10连接锪面刀9一起前后移动进给,夹具座8与弯板1用转轴6相连接,弯板1绕转轴6旋转,弯板1一侧连接一个气缸,顶杆朝上,该气缸两侧各安装一个气缸,顶杆朝下并与支撑座5相连,三个气缸共同安装在气缸支架3上,工作时,朝下的两个气缸不动,朝上的气缸顶出,带动弯板1旋转到水平位置止,此时便于安装工件并固定在弯板1上,然后朝下的两个气缸同时顶出,带动弯板1旋转到右限位块7止并保持压紧,此时滑台11带动铣削头10及锪面刀9进给,加工工件一处底面;加工完毕滑台11带动铣削头10及锪面刀9后退,然后三个气缸同时回退,带动弯板1旋转到左限位块2止并保持压紧,此时滑台11带动铣削头10及锪面刀9再次进给加工工件另一处底面,一次装夹可完成底部两处平面的加工,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劳动效率。
[0027]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深内腔底部锪面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8]滑台11与夹具座8固定在大底座12上,滑台11上的铣削头10连接锪面刀9一起前后移动进给,夹具座8与弯板1用转轴6相连接,弯板1绕转轴6旋转,弯板1一侧连接一个气缸,顶杆朝上,该气缸两侧各安装一个气缸,顶杆朝下并与支撑座5相连,三个气缸共同安装在
气缸支架3上,工作时,朝下的两个气缸不动,朝上的气缸顶出,带动弯板1旋转到水平位置止,此时便于安装工件并固定在弯板1上,然后朝下的两个气缸同时顶出,带动弯板1旋转到右限位块7止并保持压紧,此时滑台11带动铣削头10及锪面刀9进给,加工工件一处底面;加工完毕滑台11带动铣削头10及锪面刀9后退,然后三个气缸同时回退,带动弯板1旋转到左限位块2止并保持压紧,此时滑台11带动铣削头10及锪面刀9再次进给加工工件另一处底面,一次装夹可完成底部两处平面的加工,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劳动效率。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内腔底部锪面装置,包括大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座上端处设置有滑台,所述滑台上端处设置有铣削头,所述铣削头一端处设置有锪面刀;还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一端处设置有夹具座,所述支撑座一端处设置有气缸本体,所述气缸本体一端处设置有气缸支架,所述气缸支架一端处连接有弯板,所述夹具座上端一侧斜面处设置有左限位块,所述夹具座上端另一侧斜面处设置有右限位块,所述夹具座与弯板之间转动设置有转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内腔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强魏双良高建文冯志伟肖长生荀艳艳郭亮刘志民孙文学付磊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丞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