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集流体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集流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实现锂离子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及较长的循环寿命,实际设计过程中会以串并联的方式实现对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内部构建,而电芯的正负极极耳过长或过短都会引发工艺风险,若极耳过长则正负极耳可能出现搭接,最终导致虚焊,若极耳过短,则焊接铜嘴难以压紧,导致焊接工艺难以实施。
[0003]现有技术中主要包含极耳弯折与不弯折两类,前者需保证电芯裁切的精准度及极耳长度的精准度,后者则需要单独为极耳设计连接体以保证串并联的实施,增大设计的任务量且需要分析连接体的空间面积,使得设计及生产工艺的难度较大。
[0004]因此,亟需一种锂电池集流体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锂电池集流体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对极耳的尺寸精度要求较高而引起的锂电池的设计及生产工艺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
[0006]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集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芯(1),依次并排设置;汇流排(2),多个所述电芯(1)设置于所述汇流排(2)的背面;至少一个铜巴(3),包括贴合部(31),所述贴合部(31)连接于所述汇流排(2)的正面,所述电芯(1)的极耳(11)从所述汇流排(2)的背面向正面穿出,贴合并绕过所述贴合部(31)后,弯折穿入所述汇流排(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集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巴(3)包括多个所述贴合部(31)及至少一个连接部(32),多个所述贴合部(31)依次间隔排布,每相邻的两个所述贴合部(31)通过至少一个所述连接部(32)连接,每个所述贴合部(31)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极耳(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集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巴(3)包括两个所述贴合部(31)和两个连接部(32),两个所述连接部(32)相互间隔设置,每个所述连接部(3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贴合部(31),两个所述贴合部(31)和两个所述连接部(32)围成穿过槽(33),每个所述贴合部(31)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极耳(11),同一所述铜巴(3)对应的两个所述极耳(11)均穿过所述穿过槽(3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池集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铜巴(3)对应的两个所述极耳(11)分别从两个所述贴合部(31)相互背离的一侧绕过,并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弯折后穿入所述穿过槽(3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电池集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铜巴安装部,每个所述铜巴安装部上对应连接一个所述铜巴(3),每个所述铜巴安装部上开设有一个穿入槽(21)和两个穿出槽(22),同一所述铜巴(3)对应的两个所述极耳(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之奇,何亚飞,
申请(专利权)人:远景睿泰动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