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村分散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8861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村分散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调节池、设于调节池一侧的厌氧池、设于厌氧池一侧的膜生物反应池和设于膜生物反应池一侧的净水池,所述调节池的上部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净水池的一侧连接有排水管,所述进水管延伸至调节池的内部,所述进水管的下方设置有筛板,所述筛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边部通槽和中部通槽,所述筛板延伸到调节池的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调节池、厌氧池、膜生物反应池、净水池、进水管、排水管、筛板、延长室和收集箱等,解决了现有的农村分散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调节池使用提篮格栅仅能够过滤较大的固体杂质,且必须定期的将提篮格栅取出清理的问题。理的问题。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村分散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装置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农村分散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农村生活环境改善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农村水环境的改善奠定了政策基础。然而,农村污水治理经过多年发展,仍然面临技术高难度、行业不成熟、产业高门槛的难题,现有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被农村地区广泛的使用,其主要包括调节池、厌氧池、膜生物反应池和净水池,其中调节池的输入端设置有提篮格栅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使用提篮格栅对污水进行过滤仅能够过滤较大的杂质,且必须定期的将提篮格栅从调节池中取出清理,十分的繁琐,所以继续设计一种农村分散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农村分散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具有能够使得调节池输入端自动的将较大的固体杂质进行分离出调节池和能够对调节池的污水中较小的泥污颗粒进行分离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农村分散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调节池使用提篮格栅仅能够过滤较大的固体杂质,且必须定期的将提篮格栅取出清理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农村分散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调节池、设于调节池一侧的厌氧池、设于厌氧池一侧的膜生物反应池和设于膜生物反应池一侧的净水池,所述调节池的上部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净水池的一侧连接有排水管,所述进水管延伸至调节池的内部,所述进水管的下方设置有筛板,所述筛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边部通槽和中部通槽,所述筛板延伸到调节池的外部,所述筛板延伸至调节池外部的下方设置有延长室,所述延长室与调节池连通,所述筛板的输出端下方设置有收集箱。
[000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调节池的内部设置有导板,所述导板的下部设置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
[000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导板的上部与调节池的内侧壁相连,所述导板的底部与连通管相连,所述过滤网的底部与调节池的侧壁相连,所述过滤网的顶部与连通管的底部相连。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边部通槽和中部通槽交错排列。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调节池的底部设置有锥形部,所述锥形部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排污口的输出端连接有抽淤泵。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调节池的侧壁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输入端处于过滤网的上方,所述连接管的输出端设置有水泵。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收集箱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部设置有框架,所述收集箱的侧壁设置有把手。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调节池、厌氧池、膜生物反应池、净水池、进水管、排水管、筛板、延长室和收集箱,能够使得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到调节池的内部经过首先与筛板进行接触,能够使得较大的固体杂质存留在筛板的上方,污水和较小的颗粒穿过筛板进入到调节池的底部,较大的固体杂质随着污水的冲刷逐渐的落到收集盒的内部。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导板、连通管和过滤网,能够使得从筛板上下来的污水直接流入到调节池的底部静置,使得较小的颗粒能够沉淀。
[0015]3、本技术通过设置导板和连通管均与调节池的侧壁和连通管连接,能够使得过滤网充分的对污水进行过滤,防止较小的颗粒杂质穿过。
[0016]4、本技术通过设置通过设置边部通槽和中部通槽交错排列,能够使得污水过滤的更快,防止污水顺着筛板流到收集箱的内部。
[0017]5、本技术通过设置锥形部和排污口,能够使得调节池中的小颗粒沉淀更加的集中在排污口的附近。
[0018]6、本技术通过设置排污口和抽淤泵,能够使得污水处理完毕后,抽淤泵将小颗粒的沉淀从抽淤泵中抽出。
[0019]7、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接管和水泵,能够使得水泵通过连接管抽出的液体均经过过滤网的过滤。
[0020]8、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座、框架和把手,能够收集箱更好的定位,把手能够使得收集箱在清理时更加的方便。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调节池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调节池的后视图;
[0024]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调节池的侧视图;
[0025]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图3中A

A处的剖视示意图;
[0026]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图4中B

B处的剖视示意图。
[0027]图中:1、调节池;2、厌氧池;3、膜生物反应池;4、净水池;5、进水管;6、排水管;7、筛板;8、延长室;9、收集箱;10、导板;11、连通管;12、过滤网;13、锥形部;14、排污口;15、抽淤泵;16、连接管;17、水泵;18、支撑座;19、框架;20、把手;21、边部通槽;22、中部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0030]如图1和图5所示,本技术一种农村分散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调节池1、设于调节池1一侧的厌氧池2、设于厌氧池2一侧的膜生物反应池3和设于膜生物反应池3
一侧的净水池4,所述调节池1的上部连接有进水管5,所述净水池4的一侧连接有排水管6,所述进水管5延伸至调节池1的内部,所述进水管5的下方设置有筛板7,所述筛板7的上表面开设有边部通槽21和中部通槽22,所述筛板7延伸到调节池1的外部,所述筛板7自调节池1的内部至调节池1的外部方向逐渐向下倾斜,所述筛板7延伸至调节池1外部的下方设置有延长室8,所述延长室8与调节池1连通,所述筛板7的输出端下方设置有收集箱9。
[0031]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调节池1、厌氧池2、膜生物反应池3、净水池4、进水管5、排水管6、筛板7、延长室8和收集箱9,能够使得污水通过进水管5进入到调节池1的内部经过首先与筛板7进行接触,能够使得较大的固体杂质存留在筛板7的上方,污水和较小的颗粒穿过筛板7进入到调节池1的底部,较大的固体杂质随着污水的冲刷逐渐的落到收集盒的内部。
[0032]参考图5,所述调节池1的内部设置有导板10,所述导板10的下部设置有连通管11,所述连通管11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12。
[0033]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导板10、连通管11和过滤网12,能够使得从筛板7上下来的污水直接流入到调节池1的底部静置,使得较小的颗粒能够沉淀。
[0034]参考图5,所述导板10的上部与调节池1的内侧壁相连,所述导板10的底部与连通管11相连,所述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村分散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调节池(1)、设于调节池(1)一侧的厌氧池(2)、设于厌氧池(2)一侧的膜生物反应池(3)和设于膜生物反应池(3)一侧的净水池(4),所述调节池(1)的上部连接有进水管(5),所述净水池(4)的一侧连接有排水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5)延伸至调节池(1)的内部,所述进水管(5)的下方设置有筛板(7),所述筛板(7)的上表面开设有边部通槽(21)和中部通槽(22),所述筛板(7)延伸到调节池(1)的外部,所述筛板(7)自调节池(1)的内部至调节池(1)的外部方向逐渐向下倾斜,所述筛板(7)延伸至调节池(1)外部的下方设置有延长室(8),所述延长室(8)与调节池(1)连通,所述筛板(7)的输出端下方设置有收集箱(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村分散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1)的内部设置有导板(10),所述导板(10)的下部设置有连通管(11),所述连通管(11)的底部设置有过滤网(1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村分散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10)的上部与调节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泓穆许开语蒋曦黄慧雷铠阳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青秀北投环保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