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表表壳生产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8729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电表表壳生产用模具,包括下模板,所述下模板的下表面设有固定底板,所述下模板的上表面设有上模板,所述下模板与上模板之间靠近四角的位置设有导柱,所述固定底板包括底板本体、吸盘凹槽、橡胶吸盘、抽气通孔、进气通孔、抽动通孔、螺纹空心环、螺丝杆、旋转桩、橡胶活塞、滑动通孔、旋转滑杆与固定卡球,所述底板本体固定于下模板的下表面,所述固定底板通过底板本体设于下模板的下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电表表壳生产用模具,通过固定底板使得模具可以吸附固定安装在智能电表表壳生产注塑设备的工作台的表面,拆装过程简单方便,且固定底板具有一定减震的作用。减震的作用。减震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电表表壳生产用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电表表壳生产用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模具种类很多,根据加工对象和加工工艺可分为:一是加工金属的模具,二是加工非金属和粉末冶金的模具,包括塑料模、橡胶模和粉末冶金模等,根据结构特点,模具又可分为平面的冲裁模和具有空间的型腔模,模具一般为单件,小批生产。
[0003]专利号:202121742577.1,公布的一种投影仪外壳注塑成型模具,其中“本技术通过设置热流道装置,用热流道代替了以往的浇口道,不仅解决了以往进胶口设置在外观表面的问题,也能保证在产品注塑成型时不会产生冲纹,使产品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外观表面;同时热流道的增加,还使胶料在进入模腔时,保证胶料的熔融状态良好,填充效果不受影响,保证产品能稳定生产;顶针组件设置在动模板与热流道板之间且通过驱动装置,使产品在脱模通过驱动装置驱动顶针组件从产品背面进行顶出脱模,从而不会影响道壳体的外表面,同时也能稳定脱模”,但是模具不方便进行拆装,不方便更换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电表表壳生产用模具,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r/>[0006]一种智能电表表壳生产用模具,包括下模板,所述下模板的下表面设有固定底板,所述下模板的上表面设有上模板,所述下模板与上模板之间靠近四角的位置设有导柱,所述固定底板包括底板本体、吸盘凹槽、橡胶吸盘、抽气通孔、进气通孔、抽动通孔、螺纹空心环、螺丝杆、旋转桩、橡胶活塞、滑动通孔、旋转滑杆与固定卡球。
[0007]优选的,所述底板本体固定于下模板的下表面,所述固定底板通过底板本体设于下模板的下表面。
[0008]优选的,所述吸盘凹槽开设于下模板下表面靠近四角的位置,所述橡胶吸盘固定于吸盘凹槽的内侧,所述抽气通孔开设于吸盘凹槽的内侧,所述进气通孔开设于橡胶吸盘外侧靠近上端的位置。
[0009]优选的,所述抽动通孔开设于底板本体前表面与后表面的中心位置,所述螺纹空心环固定于抽动通孔内侧不相邻的一端,所述螺丝杆设于螺纹空心环的内部。
[0010]优选的,所述旋转桩固定于螺丝杆不相邻的一端,所述橡胶活塞固定于螺丝杆相邻的一端,所述橡胶活塞位于抽动通孔的内部,所述滑动通孔固定于旋转桩的外侧,所述旋转滑杆设于滑动通孔的内部,所述固定卡球固定于旋转滑杆的两端。
[0011]优选的,所述抽气通孔与进气通孔相连通,所述进气通孔与抽动通孔相连通。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固定底板,固定底板使得模具可以吸附固定安装在智能电表表壳生产注塑设备的工作台的表面,拆装过程简单方便,且固定底板具有一定减震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智能电表表壳生产用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智能电表表壳生产用模具的图1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智能电表表壳生产用模具的固定底板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一种智能电表表壳生产用模具的图3中B部分放大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一种智能电表表壳生产用模具的图3中C部分放大示意图。
[0019]图中:1、下模板;2、固定底板;201、底板本体;202、吸盘凹槽;203、橡胶吸盘;204、抽气通孔;205、进气通孔;206、抽动通孔;207、螺纹空心环;208、螺丝杆;209、旋转桩;210、橡胶活塞;211、滑动通孔;212、旋转滑杆;213、固定卡球;3、上模板;4、导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1]如图1

5所示,一种智能电表表壳生产用模具,包括下模板1,下模板1的下表面设有固定底板2,下模板1的上表面设有上模板3,下模板1与上模板3之间靠近四角的位置设有导柱4,固定底板2包括底板本体201、吸盘凹槽202、橡胶吸盘203、抽气通孔204、进气通孔205、抽动通孔206、螺纹空心环207、螺丝杆208、旋转桩209、橡胶活塞210、滑动通孔211、旋转滑杆212与固定卡球213,固定底板2使得模具可以吸附固定安装在智能电表表壳生产注塑设备的工作台的表面,拆装过程简单方便,且固定底板2具有一定减震的作用;
[0022]底板本体201固定于下模板1的下表面,固定底板2通过底板本体201设于下模板1的下表面;吸盘凹槽202开设于下模板1下表面靠近四角的位置,橡胶吸盘203固定于吸盘凹槽202的内侧,抽气通孔204开设于吸盘凹槽202的内侧,进气通孔205开设于橡胶吸盘203外侧靠近上端的位置;抽动通孔206开设于底板本体201前表面与后表面的中心位置,螺纹空心环207固定于抽动通孔206内侧不相邻的一端,螺丝杆208设于螺纹空心环207的内部;旋转桩209固定于螺丝杆208不相邻的一端,橡胶活塞210固定于螺丝杆208相邻的一端,橡胶活塞210位于抽动通孔206的内部,滑动通孔211固定于旋转桩209的外侧,旋转滑杆212设于滑动通孔211的内部,固定卡球213固定于旋转滑杆212的两端;抽气通孔204与进气通孔205相连通,进气通孔205与抽动通孔206相连通。
[002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智能电表表壳生产用模具,使用时,在固定底板2中,将模具放置到智能电表表壳生产注塑设备的工作台上,橡胶吸盘203贴合到工作台的表面,手握旋转滑杆212的一端,向底板本体201的一侧拉动,以旋转桩209为轴转动旋转滑杆212,螺纹空心环207内的螺丝杆208随着旋转,再向底板本体201另一侧拉动旋转滑杆212,重复这个过程,橡胶活塞210从抽动通孔206内部一端向另一端移动,不断将橡胶吸盘
203内部空气抽到抽动通孔206的内部,橡胶吸盘203吸附在智能电表表壳生产注塑设备的工作台上,模具彻底固定安装在智能电表表壳生产注塑设备的工作台上,当需要拆卸模具时,再手握旋转滑杆212的一端,向底板本体201的一侧拉动,以旋转桩209为轴转动旋转滑杆212,再向底板本体201另一侧拉动旋转滑杆212,重复这个过程,利用橡胶活塞210将抽动通孔206内的空气,通过抽气通孔204与进气通孔205推到橡胶吸盘203的内部,橡胶吸盘203脱离智能电表表壳生产注塑设备的工作台的表面,固定底板2使得模具可以吸附固定安装在智能电表表壳生产注塑设备的工作台的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表表壳生产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板(1),所述下模板(1)的下表面设有固定底板(2),所述下模板(1)的上表面设有上模板(3),所述下模板(1)与上模板(3)之间靠近四角的位置设有导柱(4),所述固定底板(2)包括底板本体(201)、吸盘凹槽(202)、橡胶吸盘(203)、抽气通孔(204)、进气通孔(205)、抽动通孔(206)、螺纹空心环(207)、螺丝杆(208)、旋转桩(209)、橡胶活塞(210)、滑动通孔(211)、旋转滑杆(212)与固定卡球(2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电表表壳生产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本体(201)固定于下模板(1)的下表面,所述固定底板(2)通过底板本体(201)设于下模板(1)的下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电表表壳生产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凹槽(202)开设于下模板(1)下表面靠近四角的位置,所述橡胶吸盘(203)固定于吸盘凹槽(202)的内侧,所述抽气通孔(204)开设于吸盘凹槽(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少伟郭建桥郭兆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其荣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