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8261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运动护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护背。该护背包括防护垫片和背负组件。背负组件包括垫片套,垫片套内设有与防护垫片的形状相匹配的容纳腔,防护垫片插设在容纳腔内。背负组件还包括两个肩带组件,肩带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扣、第二连接扣和背负带,第一连接扣和第二连接扣均设置在垫片套上,第一连接扣上设有第一过孔,第二连接扣上设有第二过孔,背负带的一端能够穿过第一过孔并与背负带可拆卸相连,另一端能够穿过第二过孔并与背负带可拆卸相连。背负带与垫片套之间可拆卸连接,便于用户的穿脱,尤其是在外层防护服和内侧贴身衣物之间穿脱护背时,无需首先脱下防护服,再穿脱护背,提高了用户的穿脱便利性和穿脱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背


[0001]本技术涉及运动护具
,尤其涉及一种护背。

技术介绍

[0002]运动护具,是一种能够保护运动员的身体部位免受伤害的防护用具。
[0003]现有的肩带式护背,肩带和护垫车缝连接,肩带的长度可以调节,便于不同人员的穿戴。在穿戴时,运动员常常按顺序依次穿戴贴身衣物、肩带式护背和防护服。
[0004]若需脱去肩带式护背,则必须先将防护服脱去,以将肩带从双肩上脱下,从而脱去肩带式护背,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肩带式护背的穿脱不便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背,穿脱方便。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护背,包括:
[0008]防护垫片;
[0009]背负组件,包括垫片套和两个肩带组件,所述垫片套内设有与所述防护垫片的形状相匹配的容纳腔,所述防护垫片插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肩带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扣、第二连接扣和背负带,所述第一连接扣和第二连接扣均设置在所述垫片套上,所述第一连接扣上设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二连接扣上设有第二过孔,所述背负带的一端能够穿过所述第一过孔并与所述背负带可拆卸相连,另一端能够穿过所述第二过孔并与所述背负带可拆卸相连。
[0010]可选地,所述背负组件还包括腰带,所述腰带包括弹性带、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弹性带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弹性带的另一端,所述弹性带的中部设置在所述垫片套上,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能够相互粘扣相连。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气层、第一衬布层和第一粘扣层,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二透气层、第二衬布层和第二粘扣层,所述第一粘扣层与所述第二粘扣层能够相互粘扣连接。
[0012]可选地,所述护背还包括定位条,所述定位条设置在所述垫片套上,所述定位条的长度方向被配置为与用户的身高方向平行,所述弹性带位置可调地粘扣在所述定位条上。
[0013]可选地,所述防护垫片包括柔性基层、减震层和抗磨层,所述减震层包括多个减震凸起,各所述减震凸起间隔分布在所述柔性基层的一侧,且在第一方向上形成多行相互平行的减震行组,在第二方向上形成多列相互平行的减震列组,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呈夹角,所述抗磨层包括与所述减震凸起一一对应的抗磨部,各所述抗磨部均包裹在对应的所述减震凸起上。
[0014]可选地,所述柔性基层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各所述通孔均位于相邻的所述减震凸
起之间。
[0015]可选地,所述背负带的两端均能够粘扣在所述背负带上。
[0016]可选地,所述垫片套包括透气层和防切割层,所述透气层设置在所述垫片套的贴身一侧,所述防切割层设置在所述垫片套的背身一侧。
[0017]可选地,所述肩带组件还包括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一端连接于一个所述背负带,另一端连接于另一个所述背负带。
[0018]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扣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扣为柔性日字扣。
[0019]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提供的护背,第一连接扣和第二连接扣均设置在垫片套上,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扣和第二连接扣上,背负带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与背负带自身可拆卸相连,从而实现背负带和垫片套之间的相互连接。背负带与垫片套之间可拆卸连接,便于用户的穿脱,尤其是在外层防护服和内侧贴身衣物之间穿脱护背时,无需首先脱下防护服,再穿脱护背,提高了用户的穿脱便利性和穿脱效率。防护垫片插设在垫片套的容纳腔内,以对用户的背部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护背的背视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护背的侧视图;
[002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护背的正视图;
[002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护垫片的正视图;
[0025]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护垫片的背视图;
[0026]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护垫片的截面视图。
[0027]图中:
[0028]1、防护垫片;11、柔性基层;111、通孔;12、减震层;121、减震凸起;13、抗磨层;
[0029]2、背负组件;21、垫片套;211、透气层;212、防切割层;213、容纳腔;22、肩带组件;221、第一连接扣;222、第二连接扣;223、背负带;224、连接带;23、腰带;231、弹性带;232、第一连接部;
[0030]3、定位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3]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

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4]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左”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3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护背,如图1

图6所示,其包括防护垫片1和背负组件2。
[0036]具体地,如图1所示,背负组件2包括垫片套21,垫片套21内设有与防护垫片1的形状相匹配的容纳腔213,防护垫片1插设在容纳腔213内。在本实施例中,垫片套21的上端设有开口,开口连通于容纳腔213,防护垫片1能够从开口插入容纳腔213中。防护垫片1更换方便,更换不同的防护垫片1,能够使护背适用于不同的防护场景,如,滑雪,摔跤,棒球运动等。垫片套21的开口具有锁闭功能,如通过拉锁、纽扣或魔术贴进行锁闭,以防止防护垫片1从垫片套21中脱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背,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垫片(1);背负组件(2),包括垫片套(21)和两个肩带组件(22),所述垫片套(21)内设有与所述防护垫片(1)的形状相匹配的容纳腔(213),所述防护垫片(1)插设在所述容纳腔(213)内,所述肩带组件(22)包括第一连接扣(221)、第二连接扣(222)和背负带(223),所述第一连接扣(221)和第二连接扣(222)均设置在所述垫片套(21)上,所述第一连接扣(221)上设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二连接扣(222)上设有第二过孔,所述背负带(223)的一端能够穿过所述第一过孔并与所述背负带(223)可拆卸相连,另一端能够穿过所述第二过孔并与所述背负带(223)可拆卸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背,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负组件(2)还包括腰带(23),所述腰带(23)包括弹性带(231)、第一连接部(232)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232)设置在所述弹性带(231)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弹性带(231)的另一端,所述弹性带(231)的中部设置在所述垫片套(21)上,所述第一连接部(23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能够相互粘扣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32)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透气层、第一衬布层和第一粘扣层,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二透气层、第二衬布层和第二粘扣层,所述第一粘扣层与所述第二粘扣层能够相互粘扣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条(3),所述定位条(3)设置在所述垫片套(21)上,所述定位条(3)的长度方向被配置为与用户的身高方向平行,所述弹性带(231)位置可调地粘扣在所述定位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佀利蕊刘昊海孟海珍张鸣雯陈俊昕王勋王新胜傅梅
申请(专利权)人:探路者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