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水路板及净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8222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集成水路板及净水机,属于净饮水机领域,针对现有集成水路板布局不合理造成维修不便的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集成水路板,包括内置多个水路流道的板主体,板主体的侧面设置多个安装口,板主体的端面设置多组连接口,位于安装口处的电控元件使得水经由水路流道从连接口进入或流出;水路流道包括纯水流道、废水流道、回水流道和原水流道,纯水流道形成第一水流区,废水流道、回水流道和原水流道构成第二水流区,第一水流区和第二水流区并排设置,回水流道位于废水通道和原水通道之间。板主体内部水路通道分区设置,电控元件和连接口分开设置、互不干涉,不仅布局合理、结构精简,还能方便排查故障,减少售后压力。力。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水路板及净水机


[0001]本技术属于净饮水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成水路板及净水机。

技术介绍

[0002]市面上的净饮水机采用管线和接头直接连接内部元件和设备,净水设备所具有的功能越多,设置的管线和接头越多,水路结构也越复杂,管线布局也会混乱,管线和接头连接点也随之增多,容易漏水,降低产品可靠性。为改善外露管线布局,采用内部具有多个流道的集成水路板,将管线隐藏,在板体的侧面设置至少一组滤芯出入口,内部的流道(如纯水流道、废水流道、净水流道)彼此交错,电控元件接口和水路接口同向设置,这导致整个集成水路板体积较大且水路复杂,维修时排查故障繁琐,带来维修不便的问题,厂商售后压力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集成水路板布局不合理造成维修不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集成水路板及净水机,水路接口和电控元件接口分开设置,且不设置滤芯接口,缩小整个集成水路板体积,流道布局合理,便于排查故障,方便售后维修。
[0004]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集成水路板,包括内置多个水路流道的板主体,所述板主体的侧面设置多个用于安装电控元件的安装口,所述板主体的端面设置多组作为所述水路流道的入口或出口的连接口,位于所述安装口处的电控元件使得水经由所述水路流道从所述连接口进入或流出;
[0005]所述水路流道包括纯水流道、废水流道、回水流道和原水流道,所述纯水流道形成第一水流区,所述废水流道、回水流道和原水流道构成第二水流区,所述第一水流区和第二水流区并排设置,所述回水流道位于所述废水流道和所述原水流道之间。
[0006]本申请中,板主体不设置滤芯安装口,大大缩小整个集成水路板的体积;内部水路流道分区设置,便于快速排查故障;用于安装电控元件的安装口位于板主体的侧面,连接口位于板主体的端面,使得电控元件和连接口分开设置,拆装时互不干涉;因此本申请的集成水路板布局合理、结构精简,还有利于快速检测维修,减少售后压力。
[0007]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口包括出水电磁阀安装口和单向高压开关安装口,所述板主体的侧面还设置一压力桶安装口,所述单向高压开关安装口具有分层设置或并排设置的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所述出水电磁阀安装口具有分层设置的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所述连接口包括纯水进口和纯水出口,所述纯水流道包括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纯水进口,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第一出口、压力桶安装口和第二进口,所述第三流道连通所述第二出口和所述纯水出口。出水电磁阀安装口为分层结构,单向高压开关安装口可以为分层结构或并排结构,分层结构可以有效缩短纯水流道长度,以利于结构紧凑。
[0008]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口还包括进水电磁阀安装口,所述进水电磁阀安装口具有分
层设置的第三进口和第三出口,所述连接口包括原水进口和原水出口,所述原水流道包括第四流道和第五流道,所述第四流道连通所述第三进口和所述原水进口,所述第五流道连通所述第三出口和所述原水出口。进水电磁阀安装口具有分层结构,使得流道布局紧凑,第四流道和第五流道仅在进水电磁阀工作时连通,减少漏水,保证产品可靠。
[0009]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口还包括回水进口和回水出口,所述连接口还包括废水进口,所述回水流道包括第六流道和第七流道,所述第六流道连通所述废水进口和所述回水进口,所述第七流道连通所述回水出口和所述第三出口,以便废水进口进入的水回流至原水流道中。
[0010]进一步地,所述回水进口和回水出口之间通过单向电磁阀连通。单向电磁阀工作时将水从第六流道输送到第七流道中,使得水单向流动,避免紊流。
[0011]进一步地,所述废水进口与所述纯水进口相邻。废水进口与纯水进口位置相邻,方便地连接RO膜具有两个出口,既能避免管线冗长又能够避免管路交叉,管线布局合理,检修方便。
[0012]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口还包括废水电磁阀安装口,所述废水电磁阀安装口包括第四进口和第四出口,所述连接口还包括废水出口,所述废水流道包括第八流道和第九流道,所述第八流道连接所述第六流道和所述第四进口,所述第九流道连通所述废水出口和第四出口。废水电磁阀安装口设置废水电磁阀,废水电磁阀工作时将第八流道中的水输送到第九流道中,且水单向流动,避免回流至第六流道中,有效防止混流。
[0013]进一步地,所述板主体上设有多个支撑柱,用于支撑电控元件、方便电控元件安装。
[0014]进一步地,所述板主体包括密封连接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相对面上均具有多个适配的沟槽,当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合围时,所述沟槽形成所述水路流道。
[0015]一种净水机,包括集成水路板、与集成水路板相连的增压泵以及与增压泵相连的RO膜,所述增压泵、RO膜分别与所述集成水路板的连接口相连。
[0016]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板主体不设置滤芯安装口,大大缩小整个集成水路板的体积;内部水路流道分区设置,便于快速排查故障;用于安装电控元件的安装口位于板主体的侧面,连接口位于板主体的端面,使得电控元件和连接口分开设置,拆装时互不干涉;因此本申请的集成水路板布局合理、结构精简,还有利于快速检测维修,减少售后压力。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实施例1的集成水路板的结构示意图(配置电控元件);
[0018]图2为实施例1集成水路板侧面的结构示意图(未配电控元件);
[0019]图3为实施例1的第一板体的外侧结构示意图(未配电控元件);
[0020]图4为实施例1的第一板体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实施例1的第二板体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实施例2的第一板体的外侧结构示意图(未配电控元件);
[0023]图7为实施例2的第一板体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实施例2的第二板体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

板主体;11

第一板体;111

支撑柱;12

第二板体;121

安装位;13

出水电磁阀;14

单向高压开关;15

废水电磁阀;16

进水电磁阀;17

单向电磁阀;18

压力桶安装口;2

纯水流道;21

第一流道;22

第二流道;23

第三流道;3

废水流道;31

第八流道;32

第九流道;4

回水流道;41

第六流道;42

第七流道;5

原水流道;51

第四流道;52

第五流道;6

连接口;61

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水路板,包括内置多个水路流道的板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主体的侧面设置多个用于安装电控元件的安装口,所述板主体的端面设置多组作为所述水路流道的入口或出口的连接口,位于所述安装口处的电控元件使得水经由所述水路流道从所述连接口进入或流出;所述水路流道包括纯水流道、废水流道、回水流道和原水流道,所述纯水流道形成第一水流区,所述废水流道、回水流道和原水流道构成第二水流区,所述第一水流区和第二水流区并排设置,所述回水流道位于所述废水流道和所述原水流道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水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口包括出水电磁阀安装口和单向高压开关安装口,所述板主体的侧面还设置一压力桶安装口,所述单向高压开关安装口具有分层设置或并排设置的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所述出水电磁阀安装口具有分层设置的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所述连接口包括纯水进口和纯水出口,所述纯水流道包括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纯水进口,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第一出口、压力桶安装口和第二进口,所述第三流道连通所述第二出口和所述纯水出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水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口还包括进水电磁阀安装口,所述进水电磁阀安装口具有分层设置的第三进口和第三出口,所述连接口包括原水进口和原水出口,所述原水流道包括第四流道和第五流道,所述第四流道连通所述第三进口和所述原水进口,所述第五流道连通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尚真罗承广李晨胡根龙沈均陈家亮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安吉尔净饮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