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康复训练拉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8102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肩袖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康复训练拉伸装置,属于医疗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机构和拉伸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束腰件和辅助件,所述辅助件包括连接块和空心管,所述连接块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束腰件,所述连接块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空心管,所述空心管内设置有卡槽。所述拉伸机构包括拉伸件和限位件,所述拉伸件活动贯穿于所述空心管,所述限位件设置有两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肩袖损伤患者术后康复训练采用毛巾、患者不便于自己看到自己术侧肩关节内旋训练拉伸到了哪个位置的问题,使患者便于了解恢复状况。使患者便于了解恢复状况。使患者便于了解恢复状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康复训练拉伸装置


[0001]本技术涉属于医疗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康复训练拉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肩袖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行肩袖修补术后康复期长达半年之久,术后康复锻炼方案中需要对肩关节内旋进行康复训练,现有技术是患者通过使用毛巾,做了手术的手不发力,通过健康的手来拉伸毛巾,带动术手往上升,通过上升到的位置来判断患者肩关节的康复状况,现有技术采用毛巾不便于患者自己看到自己拉伸到了哪个位置。如何专利技术一种术后肩关节康复训练拉伸装置来改善这些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康复训练拉伸装置,旨在改善现有技术采用毛巾不便于患者自己看到自己拉伸到了哪个位置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肩关节术后康复训练拉伸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和拉伸机构。
[0005]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束腰件和辅助件,所述辅助件包括连接块和空心管,所述连接块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束腰件,所述连接块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空心管,所述空心管内设置有卡槽。
[0006]所述拉伸机构包括拉伸件和限位件,所述拉伸件活动贯穿于所述空心管,所述限位件设置有两个,所述限位件包括按钮、连接杆、卡块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固定连接2个所述卡块,所述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卡块,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所述拉伸件内部,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按钮,所述按钮和所述卡块滑动贯穿于所述拉伸件,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对应设置。
[0007]优选的,所述束腰件包括宽腰带和倒刺带,所述宽腰带一端外部设置有绒毛,所述宽腰带另一端外部固定缝制有倒刺带,所述倒刺带的倒刺设置在所述倒刺带的内侧。
[0008]优选的,所述拉伸件包括活动杆、把手和麻布绳,所述活动杆上端连接所述把手,所述活动杆下段连接所述麻布绳。
[0009]优选的,所述把手通过转动环转动安装于所述活动杆。
[0010]优选的,所述麻布绳的尾部固定安装有防脱圈,所述防脱圈设置为橡胶材质。
[0011]优选的,所述活动杆分为两部分,所述活动杆的底部设置有归零件,所述归零件设置在所述空心管的底部。
[0012]优选的,所述活动杆底部外侧刻有测量刻度,所述测量刻度从所述空心管下沿开始。
[0013]优选的,所述归零件包括拉伸杆、第一限位块、第二弹簧和第二限位块,所述拉伸杆活动设置在所述活动杆内部,所述拉伸杆底端与所述麻布绳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第二
限位块连接通过软绳与所述拉伸杆顶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滑动于所述活动杆。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底部的软绳固定在所述拉伸杆顶部中心。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为圆弧设置,弧向所述活动杆的外部。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肩关节术后康复训练拉伸装置,使用时,通过倒刺带与宽腰带的粘贴使束腰件固定在腰上,用于对拉伸机构进行固定,健康的手臂抓住把手,受伤的手臂抓住麻布绳重力的影响麻布绳会带动拉伸杆下移,麻布绳对把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拉进拉伸杆内部,用来取消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限制,拉动把手上移,卡块会在空心管内向上移动,停止拉动卡块会卡在空心管内部,卡块防止活动杆下移影响读数,取下则可以看见上升的刻度,通过按压按钮则可以移动卡块,用于调节,便于下次使用,松开麻布绳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会通过第二弹簧弹回对拉伸杆进行限位,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用于测量时保持归零的状态。降低了现有的肩关节术后康复训练拉伸装置不便于患者自己看到自己拉伸到了哪个位置的问题,使患者训练完成便于了解恢复情况。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右侧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限位件和空心管解剖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3中A部分放大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图5中B部分放大图。
[0024]图中:100

固定机构;110

束腰件;111

宽腰带;112

倒刺带;120

辅助件;121

连接块;122

空心管;123

测量刻度;124

卡槽;200

拉伸机构; 210

拉伸件;211

活动杆;212

把手;213

转动环;214

麻布绳;215

防脱圈;220

限位件;221

按钮;222

连接杆;223

卡块;224

第一弹簧;230
‑ꢀ
归零件;231

拉伸杆;233

第一限位块;234

第二弹簧;235

第二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连接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
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7]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肩关节术后康复训练拉伸装置,包括固定机构100和拉伸机构200。
[0028]请参阅图2至图4,固定机构100包括束腰件110和辅助件120,辅助件 120包括连接块121和空心管122,连接块121一端转动连接束腰件110,连接块121另一端固定连接空心管122,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康复训练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机构(100),所述固定机构(100)包括束腰件(110)和辅助件(120),所述辅助件(120)包括连接块(121)和空心管(122),所述连接块(121)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束腰件(110),所述连接块(121)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空心管(122),所述空心管(122)内设置有卡槽(124);拉伸机构(200),所述拉伸机构(200)包括拉伸件(210)和限位件(220),所述拉伸件(210)活动贯穿于所述空心管(122),所述限位件(220)设置有两个,所述限位件(220)包括按钮(221)、连接杆(222)、卡块(223)和第一弹簧(224),所述第一弹簧(224)两端固定连接2个所述卡块(223),所述连接杆(22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卡块(223),所述连接杆(222)设置在所述拉伸件(210)内部,所述连接杆(222)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按钮(221),所述按钮(221)和所述卡块(223)滑动贯穿于所述拉伸件(210),所述卡块(223)与所述卡槽(124)对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康复训练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束腰件(110)包括宽腰带(111)和倒刺带(112),所述宽腰带(111)一端外部设置有绒毛,所述宽腰带(111)另一端外部固定缝制有倒刺带(112),所述倒刺带(112)的倒刺设置在所述倒刺带(112)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康复训练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件(210)包括活动杆(211)、把手(212)和麻布绳(214),所述活动杆(211)上端连接所述把手(212),所述活动杆(211)下段连接所述麻布绳(21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康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加洁郑小飞张翠文李劼若侯辉歌黄志宇胥亚丽黎嘉咏胡嘉欣龚嘉玉付子贤滕强吴丹
申请(专利权)人: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