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多部位护理的医用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8097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多部位护理的医用被,包括标签块,所述标签块的上端开有贴槽,所述标签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外被装置,所述外被装置的前端中部开有一号凹槽,所述外被装置的后端上部与后端下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上链条与下链头,所述上链条的外侧与下链头的外侧共同活动连接有锁链头,所述外被装置内套接有里被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便于多部位护理的医用被,通过在整个装置上设置外被装置与里被装置,结构设计合理,采用凹字型结构设计,可以在遮挡患者身体的同时可把胳膊、臀部、会阴、腿部、足部等特定部位露出,方便进行护理工作,且使医用被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有利于患者的使用。患者的使用。患者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多部位护理的医用被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卫生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多部位护理的医用被。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棉被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人们晚上睡觉的时候可以使用棉被保持身体的温度,1、现有的医用被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由于医用被通常采用棉花材料,患者贴身使用,容易滋生大量细菌,不利于患者使用;2、现有的医用被通常是长方形结构,呈一体铺盖式的,不便于一些卧床患者进行排泄,增加医护人员的负担;故此,我们推出一种便于多部位护理的医用被。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多部位护理的医用被,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便于多部位护理的医用被,包括标签块,所述标签块的上端开有贴槽,所述标签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外被装置,所述外被装置的前端中部开有一号凹槽,所述外被装置的后端上部与后端下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上链条与下链头,所述上链条的外侧与下链头的外侧共同活动连接有锁链头,所述外被装置内套接有里被装置。
[0006]优选的,所述外被装置包括外被体,所述外被体内设有空腔,所述外被体的内被壁固定连接有纳米抗菌防霉涂料层,所述外被体固定连接在标签块的下端。
[0007]优选的,所述里被装置包括里被体,所述里被体的上端与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抗菌纤维丝,所述里被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远红外聚酯纤维层,所述里被体的前端中部开有二号凹槽,所述里被体套接在外被体内。
[0008]优选的,所述里被体的尺寸小于外被体的尺寸,所述里被体呈凹字型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纳米抗菌防霉涂料层的内表面紧贴在两个里被体的外表面,所述外被体呈凹字型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上链条与下链头之间啮合连接,所述一号凹槽的尺寸小于二号凹槽的尺寸。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中,通过在外被体内设有空腔,使其安装里被体,里被体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抗菌纤维丝,避免潮湿发霉,在里被体的外侧固定安装远红外聚酯纤维层,远红外聚酯纤维层厚度为0.2

0.25mm,使医用被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
[0013]2、本技术中,通过里被体安装在外被体内,设计为凹形,可以在遮挡患者身体的同时可把胳膊、臀部、会阴、腿部、足部等特定部位露出,方便进行护理工作,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便于多部位护理的医用被的前侧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便于多部位护理的医用被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便于多部位护理的医用被的外被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一种便于多部位护理的医用被的里被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外被装置;2、贴槽;3、标签块;4、上链条;5、锁链头;6、下链头;7、一号凹槽;8、里被装置;101、外被体;102、空腔;103、纳米抗菌防霉涂料层;81、里被体;82、抗菌纤维丝;83、远红外聚酯纤维层;84、二号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实施例
[0023]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4]一种便于多部位护理的医用被,包括标签块3,标签块3的上端开有贴槽2,标签块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外被装置1,外被装置1的前端中部开有一号凹槽7,外被装置1的后端上部与后端下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上链条4与下链头6,上链条4的外侧与下链头6的外侧共同活动连接有锁链头5,外被装置1内套接有里被装置8。
[0025]本实施例中,外被装置1包括外被体101,外被体101内设有空腔102,外被体101的内被壁固定连接有纳米抗菌防霉涂料层103,外被体101固定连接在标签块3的下端;纳米抗菌防霉涂料层103的内表面紧贴在两个里被体81的外表面,外被体101呈凹字型结构;通过纳米抗菌防霉涂料层103的内表面紧贴在两个里被体81的外表面,增强抗菌效果。
[0026]本实施例中,里被装置8包括里被体81,里被体81的上端与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抗菌纤维丝82,里被体8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远红外聚酯纤维层83,里被体81的前端中部开有二号凹槽84,里被体81套接在外被体101内;里被体81的尺寸小于外被体101的尺寸,里被体81呈凹字型结构;通过里被体81的尺寸小于外被体101的尺寸,使其将里被体81安装在外被体101内,通过里被体81呈凹字型结构,设计为凹形,可以在遮挡患者身体的同时可把胳膊、臀部、会阴、腿部、足部等特定部位露出,方便进行护理工作。
[0027]本实施例中,上链条4与下链头6之间啮合连接,一号凹槽7的尺寸小于二号凹槽84
的尺寸;通过上链条4与下链头6之间啮合连接,使其通过锁链头5将上链条4与下链头6之间啮合关闭,采用拉链的方式,便于更换里被体81。
[0028]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便于多部位护理的医用被,在使用过程中,在外被体101的上端右部固定安装标签块3,标签块3开有贴槽2,使其贴附识别信息便签,由于上链条4与下链头6之间啮合连接,使其通过锁链头5将上链条4与下链头6之间啮合关闭,采用拉链的方式,便于更换里被体81,外被体101内设有空腔102,使其安装里被体81,里被体81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抗菌纤维丝82,避免潮湿发霉,在里被体81的外侧固定安装远红外聚酯纤维层83,远红外聚酯纤维层83厚度为0.2

0.25mm,使医用被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由于外被体101呈凹字型结构、里被体81呈凹字型结构,里被体81安装在外被体101内,设计为凹形,可以在遮挡患者身体的同时可把胳膊、臀部、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多部位护理的医用被,包括标签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块(3)的上端开有贴槽(2),所述标签块(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外被装置(1),所述外被装置(1)的前端中部开有一号凹槽(7),所述外被装置(1)的后端上部与后端下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上链条(4)与下链头(6),所述上链条(4)的外侧与下链头(6)的外侧共同活动连接有锁链头(5),所述外被装置(1)内套接有里被装置(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多部位护理的医用被,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被装置(1)包括外被体(101),所述外被体(101)内设有空腔(102),所述外被体(101)的内被壁固定连接有纳米抗菌防霉涂料层(103),所述外被体(101)固定连接在标签块(3)的下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多部位护理的医用被,其特征在于:所述里被装置(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玲玲于明珠刘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内分泌糖尿病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