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压装置及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8090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23
一种稳压装置及引流装置,所述稳压装置主要包括有可形变腔室和稳压结构,可形变腔室内形成有腔压并与外接恒压装置连通,稳压结构用于对可形变腔室施加作用力,以使可形变腔室在腔压和稳压结构的作用力的同时作用下产生形变,使得可形变腔室内的腔压保持稳定,以令与之连通的外接恒压装置维持恒压。借此,本申请的稳压装置可为外接恒压装置提供稳定的恒压环境。此外,本申请的引流装置可提供恒定的负压环境,以利于恒压地执行引流作业。以利于恒压地执行引流作业。以利于恒压地执行引流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稳压装置及引流装置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稳压装置及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医疗器械
,经常会用到气囊(气腔)、水囊(水腔)相关应用,通常对上述囊腔的压力及体积有稳定或动态的需求,例如以下场景:
[0003]其一,人工气道是危重病人生命支持的一项重要措施,人工气道气囊是气管插管和气切套管前端所带的气囊,用以封闭气道及相对固定气管导管,用以辅助呼吸或机械通气。气囊充气不足可产生漏气影响机械通气效果,且声门下气囊上分泌物下流容易导致误吸,甚至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气囊过度充气则可导致气道黏膜损伤坏死。按2006版机械通气指南要求应4h~6h监测1次气囊压力,保证人工气道气囊压力25cmH2O~30cmH2O(1cmH2O=0.098kPa)。
[0004]其二,目前临床上气囊压力的管理不乐观,尤其对于ICU病人长期带管者,如遇翻身、外出检查后导致体位的改变,影响气囊性状导致压力的波动,为避免造成对气管粘膜变性坏死。需及时监测气囊压力。现主要靠手持测压器间段监测气囊压力。缺少能持续监测气囊压力及时给予气囊压力补偿的装置。使气囊长时间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范围,并能及时发现气囊压力内的变化及时补充。有文献报道: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气囊压力持续监测相对间断监测能提高呼吸机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降低VAP发生率及降低抗生素使用强度,具有重要临床实施价值。因此,临床急需一种可持续性监测气囊压力的稳压装置。
[0005]其三,目前胸腹腔引流装置主要包括单腔引流管负压球、单腔管墙壁负压吸引、单腔管脚踏负压吸引。
[0006]单腔引流管负压球,其原理是通过负压球捏扁后球体壁的弹性回缩力形成负压。其缺点一是压力不可控,过小影响引流效果,过大则吸入网膜和肠壁造成堵管、肠梗阻甚至坏死等后果;二是容量有限,引流量较多时需要频繁更换和排空;三是未配置有效单向活瓣控制头,当引流液量多或是受到挤压时有逆流的可能。授权公告号为CN205163738U的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20812916)公开了一种连体负压球引流装置,其由球状的上端引流球和下端引流球通过单向引流阀连接组成,该装置引流量大,可避免多次更换引流球装置,同时也可避免逆流,但是压力仍然不可控。
[0007]单腔管墙壁负压吸引,其原理是通过接通墙壁负压通道从而产生负压。其缺点也十分突出,一是引流管粗、质地硬,腹壁损伤大,对脏器影响也大,容易压迫肠管致梗阻甚至坏死;二是压力波动,由于缺乏限压装置,当局部腔隙消失时压力急剧上升,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包括肠道梗阻、组织坏死甚至大出血,危及生命;三是使用携带极为不便,野外及条件简陋时很难应用。
[0008]单腔管脚踏负压吸引,其原理是通过对固定体积空间采用脚踏排气后形成负压。其缺点一是需要专人脚踏,对人力配置要求高;二是压力虽然可以根据脚踏力度调整,但力度偏大且难以准确控制;三是使用也较为不便,在野外及战场条件也很难应用。
[0009]上述描述三种胸腹腔引流装置均不能同时满足使用简单便捷、压力恒定可控、引流量大要求。因此急需一种使用简单便捷、压力恒定可控、引流效果良好的胸腹腔引流装置。
[0010]其四、临床需加压包扎有多应用场景如:四肢骨折后的加压包扎、可调节充气关节手术时的加压包扎(阻断血流、用于止血)、深静脉血栓加压包扎(防止下肢静脉血栓)、乳腺癌术后创面加压包扎、植皮术后结合负压吸引的加压包扎、颅骨修补术后的加压包扎、动脉穿刺后的加压包扎、深静脉置管拔出后的加压包扎。

技术实现思路

[0011]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稳压装置及引流装置,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001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稳压液装置,其包括:可形变腔室,其内形成有满足预设压强范围的腔压,且所述可形变腔室与外接恒压装置连通;以及稳压结构,其用于对所述可形变腔室施加作用力;其中,所述可形变腔室可受所述腔压与所述作用力的同时作用产生形变,以使所述腔压保持于所述预设压强范围内,而令所述外接恒压装置维持在恒压环境下。
[0013]可选地,所述可形变腔室包括囊袋或活塞腔。
[0014]可选地,所述稳压装置还包括访问通道,其连通所述可形变腔室,用于经由所述访问通道向所述可形变腔室灌注气体或液体,或用于经由所述访问通道抽取所述可形变腔室中的气体或液体,借以调节所述可形变腔室内形成的所述腔压,以使所述腔压满足所述预设压强范围。
[0015]可选地,所述稳压结构包括弹性件,其用于向所述可形变腔室提供弹性作用力;其中,所述可形变腔室受所述腔压与所述弹性作用力的同时作用产生形变,直至所述腔压与所述弹性作用力达到平衡,使得所述可形变腔室内形成的所述腔压维持于所述预设压强范围。
[0016]可选地,所述可形变腔室内形成的所述腔压为正压,所述弹性件用于向所述可形变腔室提供与所述预设压强范围相对应的所述弹性抵推力;且其中,当所述腔压小于所述预设压强范围时,所述弹性件提供的所述弹性抵推力大于所述腔压,以使所述可形变腔室受所述弹性抵推力的作用产生收缩变形,而使所述腔压逐渐升高,直至所述腔压与所述弹性抵推力达到平衡;当所述腔压大于所述预设压强范围时,所述弹性件提供的所述弹性抵推力小于所述腔压,以使所述可形变腔室受所述腔压的作用产生扩张变形,而使所述腔压逐渐降低,直至所述腔压与所述弹性抵推力达到平衡。
[0017]可选地,所述可形变腔室内形成的所述腔压为负压,所述弹性件用于向所述可形变腔室提供与所述预设压强范围相对应的弹性牵引力;且其中,当所述腔压小于所述预设压强范围时,所述弹性件提供的所述弹性牵引力小于所述腔压,以使所述可形变腔室受所述腔压的作用产生收缩变形而使所述腔压逐渐升高,直至所述腔压与所述弹性牵引力达到平衡;当所述腔压内大于所述预设压强范围时,所述弹性件提供的所述弹性牵引力大于所述腔压,以使所述可形变腔室受所述弹性牵引力的作用产生扩张变形而使所述腔压逐渐降低,直至所述腔压与所述弹性牵引力达到平衡。
[0018]可选地,所述弹性件包括预设数量的弹簧元件,所述弹簧元件的预设数量根据所
述预设压强范围而确定,以使所述弹性件提供的所述弹性作用力与所述预设压强范围相适应。
[0019]可选地,所述弹簧元件为恒力弹簧。
[0020]可选地,所述稳压结构还包括联动件,所述弹性件经由所述联动件向所述可形变腔室施加所述弹性作用力;其中,所述联动件具有与所述可形变腔室形成实质接触的接触面。
[0021]可选地,所述接触面的截面面积与所述可形变腔室的截面面积基本相同;或者,所述接触面的截面面积根据所述预设压强范围而确定。
[0022]可选地,所述稳压装置还包括标识器,用于标识所述可形变腔室内当前的所述腔压相较于所述预设压强范围的比对结果。
[0023]可选地,所述外接恒压装置至少包括气管插管、喉罩、加压包扎囊袋、气囊套、引流袋中的一个。
[0024]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形变腔室,其内形成有满足预设压强范围的腔压,且所述可形变腔室与外接恒压装置连通;以及稳压结构,其用于对所述可形变腔室施加作用力;其中,所述可形变腔室可受所述腔压与所述作用力的同时作用产生形变,以使所述腔压保持于所述预设压强范围内,而所述外接恒压装置维持在恒压环境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形变腔室包括囊袋或活塞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装置还包括:访问通道,其连通所述可形变腔室,用于经由所述访问通道向所述可形变腔室灌注气体或液体,或用于经由所述访问通道抽取所述可形变腔室中的气体或液体,借以调节所述可形变腔室内形成的所述腔压,以使所述腔压满足所述预设压强范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结构包括:弹性件,其用于向所述可形变腔室提供弹性作用力;其中,所述可形变腔室受所述腔压与所述弹性作用力的同时作用产生形变,直至所述腔压与所述弹性作用力达到平衡,使得所述可形变腔室内形成的所述腔压维持于所述预设压强范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形变腔室内形成的所述腔压为正压,所述弹性件用于向所述可形变腔室提供与所述预设压强范围相对应的所述弹性抵推力;且其中,当所述腔压小于所述预设压强范围时,所述弹性件提供的所述弹性抵推力大于所述腔压,以使所述可形变腔室受所述弹性抵推力的作用产生收缩变形,而使所述腔压逐渐升高,直至所述腔压与所述弹性抵推力达到平衡;当所述腔压大于所述预设压强范围时,所述弹性件提供的所述弹性抵推力小于所述腔压,以使所述可形变腔室受所述腔压的作用产生扩张变形,而使所述腔压逐渐降低,直至所述腔压与所述弹性抵推力达到平衡。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形变腔室内形成的所述腔压为负压,所述弹性件用于向所述可形变腔室提供与所述预设压强范围相对应的弹性牵引力;且其中,当所述腔压小于所述预设压强范围时,所述弹性件提供的所述弹性牵引力小于所述腔压,以使所述可形变腔室受所述腔压的作用产生收缩变形而使所述腔压逐渐升高,直至所述腔压与所述弹性牵引力达到平衡;当所述腔压内大于所述预设压强范围时,所述弹性件提供的所述弹性牵引力大于所述腔压,以使所述可形变腔室受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文俊陈佳王兴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康路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