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备功能的控制方法以及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52791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21
本申请提供一种设备功能的控制方法以及电子设备,涉及终端技术领域。该方案用于实现智能地在设备需要的场景下打开/关闭该电子设备的V2X通信功能,以提升V2X相关智能场景功能使用率和可服务性。该方法应用于具有第一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判断电子设备是否处于移动状态;在电子设备处于移动状态的情况下,根据电子设备移动过程中的第一移动参数确定电子设备的移动模式;根据移动模式确定电子设备是否处于有效移动模式;在电子设备处于有效移动模式后,确定电子设备在预设距离内的航偏率的累加和;根据航偏率的累加和与基准值之间的关系,开启或关闭第一通信功能。开启或关闭第一通信功能。开启或关闭第一通信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备功能的控制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终端
,尤其涉及一种设备功能的控制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车辆对其他设备(或称之为车辆与外界)(vehicle to everything,V2X)通信是车联网中实现环境感知、信息交互的重要关键技术。随着V2X通信技术的普及,除了车辆之间可以进行V2X通信外,在车与行人(vehicle

to

pedestrian,V2P)场景中,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设备以及诸如手机等电子设备,也可以利用其所支持的V2X通信功能与其他设备(比如,智能交通系统相关的设备)进行V2X通信,从而实现融合感知,实现万物互联。在万物互联的相关智能场景中,如当某人行走到某个地方时,通过与该行人所佩戴的可穿戴设备(比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进行V2X通信,从而让智能交通系统第一时间对其进行识别,并触发对交通内容行为策略的重规划。
[0003]在用户需要使用支持V2X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进行V2X通信时,该电子设备的V2X通信功能则需要处于开启状态。虽然为了使用电子设备进行V2X通信,可以将电子设备的V2X通信功能设置为常开(经常开启)状态,但是该电子设备并非每时每刻都需要与其他设备进行V2X通信。另外,V2X通信对电流需求较多(一路独立的基带供电及相关一系列的功率放大还原的负载),电子设备的电池容量有限,因此电子设备的V2X通信功能常开时,将会影响续航,也会使得整体使用体验明显下降。此外,若用户根据自身需求,触发电子设备打开或关闭V2X通信功能,但用户未必在每次需要时,都能即时准确地触发电子设备打开或关闭V2X通信功能,这将使得V2X相关智能场景功能的使用率和可服务性大幅下降,明显影响或制约服务体验。因此在电子设备中,如何有效控制V2X通信功能的开关对该功能的使用和用户体验有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设备功能的控制方法以及电子设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在设备需要的场景下,即时、智能、准确地打开/关闭电子设备的V2X通信功能,以提升V2X相关智能场景下该功能的使用率和可服务性。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设备功能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比如手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该电子设备具有第一通信功能(比如,V2X通信功能),该第一通信功能用于实现电子设备和其他电子设备在侧行链路上的通信。该方法包括:电子设备判断电子设备是否处于移动状态。在电子设备处于移动状态的情况下,电子设备根据电子设备移动过程中的第一移动参数确定电子设备的移动模式。电子设备根据移动模式确定电子设备是否处于有效移动模式。在电子设备处于有效移动模式的情况下,电子设备确定电子设备在预设距离内的航偏率的累加和。电子设备根据航偏率的累加和与基准值之间的关系,开启或关闭第一通信功能。
[0007]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航偏角由航偏率和周期确定。周期可以为多种时间长度。比如,周期为1毫秒。在周期为1毫秒时,电子设备在预设距离内的航偏率的累加和,即为电子设备在预设距离内的航偏角的累加和。在周期为大于1毫秒时,电子设备在预设距离内的航偏率的累加和,可以由电子设备在预设距离内的航偏角的累加和替换。
[000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功能的控制方法,该方法中电子设备可以在其是否处于有效移动模式的情况下,获取电子设备在预设距离内的航偏率的累加和。然后,根据航偏率的累加和与基准值之间的关系,决定开启或关闭第一通信功能。这是由于如果电子设备在预设距离内的航偏率的累加和,小于或等于基准值,表明携带该电子设备的用户处于移动出行状态;而电子设备的第一通信功能一般在需要时打开(如走在大街上,室外移动出行状态下等);因此,该方案可以在电子设备在需要进行业务传输(如移动出行状态下等)时,再打开第一通信功能。而如果航偏率的累加和,大于基准值,表明此时不需要时打开第一通信功能进行侧行链路业务传输;而在不满足条件时继续维持第一通信功能处于关闭状态,这样不仅有利于设备保持续航,控制发热,也有利于第一通信功能在准确恰当的场景提供服务,提升产品体验。
[0009]在本申请的一个可能的实现中,电子设备根据移动模式,确定电子设备是否处于有效移动模式,包括:电子设备确定电子设备的移动模式为第一移动模式,则确定电子设备处于有效移动模式。其中,第一移动模式为步行模式和跑步模式中的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确定电子设备的移动模式为第二移动模式,则确定电子设备未处于有效移动模式。比如,第二移动模式为上下楼模式。
[0010]在本申请的一个可能的实现中,电子设备确定电子设备的移动模式为第一移动模式,且处于第一移动模式的时长超过预设时长(比如,30秒或者10秒),则电子设备确定其处于有效移动模式。
[0011]在本申请的一个可能的实现中,在电子设备处于移动状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电子设备确定其是否位于室外。电子设备根据移动模式,确定电子设备是否处于有效移动模式,包括:在电子设备位于室外的情况下,根据移动模式确定电子设备是否处于有效移动模式。通过增加电子设备位于室外这一判断条件,可以更加精准地确定需要开启第一通信功能。
[0012]在本申请的一个可能的实现中,电子设备确定电子设备是否位于室外,包括:电子设备确定电子设备所在位置的环境亮度。电子设备根据环境亮度,确定电子设备是否位于室外。
[0013]在本申请的一个可能的实现中,电子设备根据环境亮度,确定电子设备是否位于室外,包括:环境亮度大于或等于基准环境亮度,则确定电子设备位于室外;或者,环境亮度大于或等于基准环境亮度的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则确定电子设备位于室外。该基准环境亮度可以是预设设置的,也可以是电子设备从服务器处获取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0014]在本申请的一个可能的实现中,电子设备确定电子设备所在位置的环境亮度信息,包括:电子设备利用电子设备的环境传感器,采集电子设备所在位置的环境亮度信息。
[0015]在本申请的一个可能的实现中,电子设备确定电子设备在预设距离内的航偏率的累加和,包括:电子设备根据预设周期,确定电子设备在预设距离所对应的时间段内每个周
期对应的航偏角。电子设备将每个周期对应的航偏角进行累加,得到航偏率的累加和。
[0016]在本申请的一个可能的实现中,对于第一周期,第一周期为每个周期中任一个,第一周期对应的航偏角,由第一周期对应的角速度信息以及第一周期的时长确定。比如,第一周期对应的航偏角,由第一周期对应的角速度信息乘以第一周期的时长得到。第一周期对应的角速度信息,可以为电子设备内部的陀螺仪传感器在该第一周期内采集到的角速度信息,或者在该第一周期内的各个时刻采集到的角速度信息的平均值。
[0017]在本申请的一个可能的实现中,在开启第一通信功能的场景中,预设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备功能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第一通信功能,所述第一通信功能用于实现所述电子设备和其他电子设备在侧行链路上的通信;所述方法包括:判断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处于移动状态;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移动状态后,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移动过程中的第一移动参数,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移动模式;根据所述移动模式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处于有效移动模式;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有效移动模式后,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在预设距离内的航偏率的累加和;根据所述航偏率的累加和与基准值之间的关系,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一通信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移动状态后,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位置是否位于室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移动模式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处于有效移动模式,包括:在所述电子设备位于室外后,根据所述移动模式,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处于所述有效移动模式。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位置是否位于室外,包括: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所在位置的环境亮度;所述环境亮度大于或等于基准环境亮度,或所述环境亮度大于或等于基准环境亮度的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则确定所述电子设备位于室外。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移动模式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是否处于所述有效移动模式,包括:若所述移动模式为第一移动模式,则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有效移动模式;若所述移动模式不是所述第一移动模式,则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未处于所述有效移动模式;其中,所述第一移动模式为跑步模式、行走模式和骑行模式中的任一个。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在预设距离内的航偏率的累加和,包括:根据预设周期,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预设距离所对应的时长内每个周期对应的航偏角;将所述每个周期对应的航偏角累加,得到所述航偏率的累加和。7.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