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乳腺引流整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7762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乳腺引流整理装置,设有加压绷带能够压紧患者的手术部,且可将外露的引流管引导整理,避免引流管收到拉扯和剐蹭,同时可对负压球起保护作用,避免负压球受到挤压而使得引流液倒流。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便携式乳腺引流整理装置,包括加压绷带、引流管和负压器,所述加压绷带的两端可拆卸连接,加压绷带的下端设有整理结构、可以特定的角度和/或位置将引流管引导至整理结构的引导结构和用于保护负压器的保护结构,所述保护结构配有用于将自身固定与患者腰部的固定绑带,所述整理结构位于引导结构和保护结构之间。构之间。构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乳腺引流整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为一种便携式乳腺引流整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其中男性1006万例,女性923万例;2020年全球癌症死亡病例996万例,其中男性553万例,女性443万例。
[0003]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高达226万例,超过了肺癌的220万例,乳腺癌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
[0004]乳腺癌手术后,乳腺周围组织血液供应发生改变,只能靠周围皮瓣的皮下浅层血管网供应,容易出现淤血和积液,为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一般需要引用负压引流装置使腔中的血水自动流出,通常需要用到两个引流管进行引流,一根位于胸骨旁,另一根位于腋窝处,然后在引流管的另一端连接负压吸引器(例如负压球),通常的引流管插入人体后,用胶带将其固定,如果患者需要走动或者身体有较大动作时,引流管往往会使患者疼痛,增加患者的痛苦。
[0005]乳腺及腹部外科术后伤口的传统包扎方法,是使用医用纱布或胸、腹带对伤口反复缠绕、加压包扎,来防止伤口渗血,由于包扎材料缺乏弹性,缠绕的力度也因操作者手部力量不同、使包扎效果难以保证。
[0006]上述技术的不足有:
[0007]1.散落在外的引流管没有固定,容易收到外界拉扯发生移位等问题,严重的可能会将引流管拔出,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且需要再次进行引流管植入,浪费钱财和医疗资源。
[0008]2.现有引流装置的携带大部分是将负压球放入手拎袋或者手拎包中,手拎袋或者手拎包无法起保护作用,负压球容易受到挤压而使得引流液倒流,同时患者需要用手去提,患者携带不方便,不利于引流液顺利引流,且影响了患者患肢功能恢复,而且在引流过程中也存在管道脱出的隐患。
[0009]3.此外,无法方便的观察到负压球中的引流液的量,乳腺癌术后引流时间一般要2

3天,随着时间延长,负压球内的压力渐渐降低,直至负压球充满后,引流停止,在未注意到负压球充满时,会给患者带来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便携式乳腺引流整理装置,设有加压绷带能够压紧患者的手术部,且可将外露的引流管引导整理,避免引流管收到拉扯和剐蹭,同时可对负压球起保护作用,避免负压球受到挤压而使得引流液倒流。
[0011]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12]一种便携式乳腺引流整理装置,包括加压绷带、引流管和负压器,所述加压绷带的
两端可拆卸连接,加压绷带的下端设有整理结构、用于以特定的角度和/或位置将引流管引导至整理结构的引导结构和用于保护负压器的保护结构,所述保护结构配有用于将自身固定与患者腰部的固定绑带,所述整理结构位于引导结构和保护结构之间。
[0013]优选的,加压绷带的下端设有固定绳,所述引导结构包括固定夹,所述固定夹设有活动环,所述固定绳位于活动环中,且活动环可沿固定绳滑动。
[0014]优选的,固定夹与活动环旋转连接。
[0015]优选的,整理结构包括整理条,所述整理条的两端分别与引导结构和保护结构固定连接,整理条设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与整理条翻盖连接,所述引流管可放置于保护层与整理条之间。
[0016]优选的,保护层采用透明材料或设有用于观察引流管透明窗口。
[0017]优选的,保护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采用硬质材料,壳体设有用于放置负压器的保护腔,壳体采用透明材料或设有用于观察负压器的可视窗口,壳体与患者接触的一面形成弧形部,所述弧形部的表面设有亲肤层。
[0018]优选的,壳体还设有用于检测负压器中液量的检测结构和报警结构,所述负压器为负压球,所述检测结构包括两个压力传感器,所述两个压力传感器位于保护腔的侧壁,且相正对,同时两个压力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小于自然状态下负压球的宽度,当两个压力传感器均检测到所述压力超过预设的阀值时,检测结构使得报警结构报警。
[0019]优选的,壳体还设有用于将所述负压器中的液体倒入的暂存仓,所述暂存仓的入口设有可启闭的封口结构。
[0020]优选的,报警结构包括声音报警器和\或震动报警器。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便携式乳腺引流整理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一、采用本技术的便携式乳腺引流整理装置,加压绷带能够压紧患者的手术部,引导结构配合整理结构可将外露的引流管以特定的角度和/或位置引导至整理结构中,避免引流管收到拉扯和剐蹭,保护结构则可对负压球起保护作用,避免负压球受到挤压而使得引流液倒流。
[0023]二、由于不同的患者的引流管位置不同,活动环沿固定绳,使得固定夹能够适应一定范围内不同位置引出的引流管,优选方案中,固定夹与活动环旋转连接,使得固定夹能够适用不同的引流管引出角度,避免固定夹夹住引流管后,使得引流管弯折而堵塞,无法起到引流效果。
[0024]三、保护层采用透明材料或设有用于观察引流管透明窗口,避免引流管与外界接触的同时,不影响医护人员对引流管的观察,使得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引流管堵塞等情况。
[0025]四、可视窗口可方便对负压球中的液量进行观察,弧形部配合亲肤层可使得保护结构的佩戴更舒适,避免对患者造成压伤,优选方案中,由于患者或医护人员无法保证一直观察保护腔中负压球,检测结构可在负压球中引流液已满或将满时,使报警结构报警,以提醒患者和医护人员及时处理负压球中的引流液。
[0026]五、暂存仓可在患者外出时,负压球满了后,可自行将负压球中的引流液排入暂存仓中,方便了解特定间隔时间内排出的引流液,以辅助确定患者的术后恢复是否正常。
[0027]六、声音报警器可给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警报,以及时更换负压球中的引流液,震动报警器能够在外出时在不方便使用声音报警器,给予警报,减少患者的尴尬。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便携式乳腺引流整理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实施例的实际使用示意图。
[0030]图3为本实施例中保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本实施例中引导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1、加压绷带;10、固定绳;2、引流管;3、负压器;4、引导结构;40、固定夹;41、活动环;42、旋转杆;5、保护结构;50、固定绑带;51、壳体;52、保护腔;53、弧形部;530、亲肤层;54、检测结构;540、压力传感器;55、报警结构;550、声音报警器;551、震动报警器;56、暂存仓;560、封口结构;6、整理结构;60、整理条;61、保护层;62、固定带;7、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34]如图1至图4所示的便携式乳腺引流整理装置,包括加压绷带1、引流管2和负压器3,加压绷带1的两端通过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乳腺引流整理装置,包括加压绷带(1)、引流管(2)和负压器(3),所述加压绷带(1)的两端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加压绷带(1)的下端设有整理结构(6)、用于以特定的角度和/或位置将引流管(2)引导至整理结构(6)的引导结构(4)和用于保护负压器(3)的保护结构(5),所述保护结构(5)配有用于将自身固定与患者腰部的固定绑带(50),所述整理结构(6)位于引导结构(4)和保护结构(5)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乳腺引流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绷带(1)的下端设有固定绳(10),所述引导结构(4)包括固定夹(40),所述固定夹(40)设有活动环(41),所述固定绳(10)位于活动环(41)中,且活动环(41)可沿固定绳(10)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乳腺引流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40)与活动环(41)旋转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乳腺引流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理结构(6)包括整理条(60),所述整理条(60)的两端分别与引导结构(4)和保护结构(5)固定连接,整理条(60)设有保护层(61),所述保护层(61)与整理条(60)翻盖连接,所述引流管(2)可放置于保护层(61)与整理条(60)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乳腺引流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61)采用透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凡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