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角窗间隙面差检测辅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7724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1:17
一种汽车后角窗间隙面差检测辅具,车身上设有角窗安装孔,角窗安装孔由门框、上围板、下围板合围形成,角窗安装孔内设有角窗支撑板,角窗支撑板上设有若干安装孔,辅具包括主体,主体上设有定位组件,定位组件能够与对应位置的安装孔配合,将主体可拆卸的安装至车身上,主体还包括沿汽车z向延伸的第一基体和沿汽车x向延伸的第二基体,第一基体靠近门框一侧设有第一定位槽,第一定位槽沿第一基体的长度方向自第一基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在主体的外侧形成基准面、相对基准面向内凹陷的第一测量支撑面、以及形成于第一测量支撑面和基准面之间的第二测量支撑面,能够配合测量工具实现间隙面差的快速测量,操作简单,提升了效率。提升了效率。提升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后角窗间隙面差检测辅具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装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后角窗间隙面差检测辅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造型、设计行业的发展,在车身侧围后端装配角窗(如三角窗、四角窗等)已成为汽车领域的常见操作,角窗通常设置在汽车后门门框的一侧,角窗的设置,能够使得进入汽车内部的光线增多,且能够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增加汽车车身的整体美感。
[0003]在装配时,往往需要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通过目力及手感判断完成,人工目测间隙面差是否合格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很容易出现间隙面差精度不符合公差要求的现象,装配误差的存在及其精度不高,会导致汽车后门与角窗之间间隙不均,影响整体美观性,为装配到位,通常需要进行二次甚至多次装配,很难保证装配的一致性,降低了装配质量,且影响装配效率,投入的人力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后角窗间隙面差检测辅具,能够快速辅助检测间隙面差,提升装配效率。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后角窗间隙面差检测辅具,用于安装在车身上,检测后角窗间隙面差,所述车身上设有角窗安装孔,所述角窗安装孔由门框、上围板、下围板合围形成,所述角窗安装孔内设有角窗支撑板,所述角窗支撑板上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汽车后角窗间隙面差检测辅具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设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能够与对应位置的所述安装孔配合,将所述主体可拆卸的安装至所述车身上,所述主体还包括沿汽车z向延伸的第一基体和沿汽车x向延伸的第二基体,所述第一基体靠近所述门框一侧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沿所述第一基体的长度方向自所述第一基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在所述主体的外侧形成基准面、相对基准面向内凹陷的第一测量支撑面、以及形成于第一测量支撑面和基准面之间的第二测量支撑面。
[000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握持部、设置在所述握持部两端的固定部以及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固定部内部的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内侧连接有与所述安装孔配合的定位销,所述调节块的外侧连接有调节杆,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垂直所述握持部的第一调节槽,所述调节杆穿设在所述第一调节槽内,且能够在所述第一调节槽内相对于所述车身向内和/或向外运动,带动所述定位销插入或退出对应的所述安装孔。
[000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体上设有与所述固定部配合的容纳槽,所述固定部固定至所述容纳槽内,所述第一基体内侧设有与所述容纳槽连通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设置为通孔,所述定位销穿设在所述定位孔内。
[000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靠近所述第一基体的一侧设有第二调节槽,所述第二调节槽的高度大于所述调节块的高度,所述第二调节槽与所述第一调节槽连通,所述调节块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槽内,能够在所述第二调节槽内相对于所述车身向内和/或向外运
动。
[000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杆包括杆体和连接件,所述杆体通过螺接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槽内,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杆体靠近调节块的一侧,所述调节块内设有容纳所述连接件的容纳空间,所述连接件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与所述杆体螺纹连接。
[00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容纳空间沿所述调节块的横向贯穿所述调节块,所述连接件自所述容纳空间的开口处置入所述容纳空间,所述调节块上对应所述杆体设有连接孔,所述杆体自所述连接孔穿入所述容纳空间且与所述连接件螺纹连接。
[00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体上还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沿所述第一基体的宽度方向自所述第一基体的前侧表面延伸至后侧表面,且所述第二定位槽与所述第一定位槽连通,使所述第一测量支撑面和第二测量支撑面形成为L型表面。
[00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上设有若干开孔,所述开孔内设置有磁铁,所述磁铁的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开孔的数量。
[00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体与所述第二基体之间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基体的上下两侧。
[00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体、第二基体以及加强板一体成型。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主体上设置第一定位槽,第一定位槽形成第一测量支撑面和第二基准面,通过第一测量支撑面和第二基准面的设置,便于操作人员测量门框、上围板及下围板的面差;主体通过定位组件可拆卸的设置在车身上,并形成第一间隙、第二间隙和第三间隙,操作人员通过测量工具,能够快速测量主体与门框、上围板以及下围板之间的间隙尺寸,且能够在汽车后门安装之后,同步检测汽车后门间隙尺寸及面差是否符合要求,主体安装方便,能够提升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主体装配于车身的局部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主体靠近车身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主体远离车身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定位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调节孔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
[0023]1‑
车身;101

第一间隙;102

第二间隙;103

第三间隙;
[0024]11

门框;12

上围板;13

下围板;14

角窗支撑板;141

安装孔;
[0025]2‑
主体;201

第一测量支撑面;202

基准面;203

第二测量支撑面;
[0026]21

第一基体;211

容纳槽;212

定位孔;
[0027]22

第二基体;23

第一定位槽;24

第二定位槽;25

加强板;26

磁铁;
[0028]3‑
定位组件;31

握持部;32

固定部;
[0029]33

调节块;331

容纳空间;332

连接孔;34

定位销;35

调节杆;351

杆体;352

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特定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角窗间隙面差检测辅具,用于安装在车身(1)上,检测后角窗间隙面差,所述车身(1)上设有角窗安装孔孔,所述角窗安装孔由门框(11)、上围板(12)、下围板(13)合围形成,所述角窗安装孔内设有角窗支撑板(14),所述角窗支撑板(14)上设有若干安装孔(141),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角窗间隙面差检测辅具包括主体(2),所述主体(2)上设有定位组件(3),所述定位组件(3)能够与对应位置的所述安装孔(141)配合,将所述主体(2)可拆卸的安装至所述车身(1)上,所述主体(2)还包括沿汽车z向延伸的第一基体(21)和沿汽车x向延伸的第二基体(22),所述第一基体(21)靠近所述门框(11)一侧设有第一定位槽(23),所述第一定位槽(23)沿所述第一基体(21)的长度方向自所述第一基体(21)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在所述主体(2)的外侧形成基准面(202)、相对基准面(202)向内凹陷的第一测量支撑面(201)、以及形成于第一测量支撑面(201)和基准面(202)之间的第二测量支撑面(2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角窗间隙面差检测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3)包括握持部(31)、设置在所述握持部(31)两端的固定部(32)以及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固定部(32)内部的调节块(33),所述调节块(33)的内侧连接有与所述安装孔(141)配合的定位销(34),所述调节块(33)的外侧连接有调节杆(35),所述固定部(32)上设有垂直所述握持部(31)的第一调节槽,所述调节杆(35)穿设在所述第一调节槽内,且能够在所述第一调节槽内相对于所述车身(1)向内和/或向外运动,带动所述定位销(34)插入或退出对应的所述安装孔(14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角窗间隙面差检测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21)上设有与所述固定部(32)配合的容纳槽(211),所述固定部(32)固定至所述容纳槽(211)内,所述第一基体(21)内侧设有与所述容纳槽(211)连通的定位孔(212),所述定位孔(212)设置为通孔,所述定位销(34)穿设在所述定位孔(212)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角窗间隙面差检测辅具,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高峰苏伟王兵宋中锋刘嘉鹏
申请(专利权)人: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