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过冲报警新能源汽车用互联网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7491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互联网充电桩充电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可过冲报警新能源汽车用互联网充电桩,包括互联网充电桩和支架式收纳结构,所述互联网充电桩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互联网充电桩的右侧上方固定连接有充电线,所述充电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充电插头,且充电插头与互联网充电桩卡合,所述充电插头的外侧设有充电头防护结构,所述充电头防护结构包括防护外罩,且防护外罩与互联网充电桩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外罩的外部一侧螺旋连接有闭环,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防护外罩、闭环和橡胶环,转动闭合在防护外罩上,将充电插头保护在防护外罩内部,减少与外界环境的接触持续损伤,从而延长充电插头的使用寿命。从而延长充电插头的使用寿命。从而延长充电插头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过冲报警新能源汽车用互联网充电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互联网充电桩充电
,具体为一种可过冲报警新能源汽车用互联网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智能共享充电桩产品,真正实现全过程的智能管理,通过APP远程操作充电和断电,随时监控新能源汽车充电,在设备过载、雷击、漏电、短路等情况下,可实现断电保护,同时,还可以提前预测潜在的安全隐患,并进行安全预警,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共享经济的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和APP运营平台的充电桩功能,如搜索桩点、智能汽车锁,避免汽油车占用,支付宝微信在线支付等完整、简单的消费链接提供了良好的用户体验,互联充电桩会对新能源进行充电监控,一旦发现充电过载后,会及时向手机发出警报,并进行断电处理。
[0003]新能源汽车使用的互联网充电桩的充电插头安装部位过于暴露,外界环境会对充电插头造成持续的损伤,严重的降低充电插头的使用寿命,由于充电插头的充电线的长度过长,使用简单的挂钩对充电线进行挂置,使用人员将充电线绕在挂钩上容易出现脱落的情况,挂置不够稳定,且由于部分车型的充电插头连接不匹配,无法进行充电,而互联网充电桩一般不自带充电转换接头,导致无法充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过冲报警新能源汽车用互联网充电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可过冲报警新能源汽车用互联网充电桩,包括互联网充电桩和支架式收纳结构,所述互联网充电桩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互联网充电桩的右侧上方固定连接有充电线,所述充电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充电插头,且充电插头与互联网充电桩卡合,所述充电插头的外侧设有充电头防护结构,所述充电头防护结构包括防护外罩,且防护外罩与互联网充电桩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外罩的外部一侧螺旋连接有闭环,所述闭环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闭环的内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橡胶环,且橡胶环与充电插头套接,所述防护外罩的上方设有上挡,且上挡与互联网充电桩固定连接,所述充电线的外侧设有充电线收纳结构,所述充电线收纳结构包括横轴,且横轴与互联网充电桩固定连接,所述互联网充电桩的左侧下方设有转换接头取用结构,所述转换接头取用结构包括收纳盒,且收纳盒与互联网充电桩卡合。
[0007]优选的,所述横轴的外侧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另一端外部卡合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挡片,所述挡片的右部设有压紧螺栓,所述压紧螺栓贯穿套筒,且压紧螺栓与套筒螺旋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套筒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槽架,所述槽架的卡槽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条,且限位条与横轴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收纳盒的左侧开口处贴合有封板,所述封板的左端转动连接有拉把,所述封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收纳盒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位于左侧的所述固定架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扫码块,位于左侧的所述固定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磁锁,所述电磁锁的外侧套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套环,所述橡胶套环的内部套接有转换充电头。
[0010]优选的,所述封板的右侧下方内嵌有磁条,且磁条与收纳盒吸合。
[0011]优选的,位于右侧的所述固定架开设有定位孔,所述转换充电头为三种不同型号的接头,所述扫码块的扫描码各不相同。
[0012]优选的,所述支架式收纳结构包括收纳支架,且收纳支架与互联网充电桩转动连接,所述充电线与收纳支架绕接,所述收纳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左端吸合有连接块,且连接块与互联网充电桩固定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与互联网充电桩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右端内侧开设有T型滑槽,所述固定板的T型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T型滑块,所述T型滑块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压板,且压板与横板贴合。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防护外罩、闭环和橡胶环,转动闭合在防护外罩上,将充电插头保护在防护外罩内部,减少与外界环境的接触持续损伤,从而延长充电插头的使用寿命;
[0016]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横轴、套筒、挡片和压紧螺栓,使用人员绕接在套筒的外部,配合挡片起到对充电线进行限位压紧效果,防止充电线出现脱落的情况,挂置效果较好;
[0017]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收纳盒、封板、伸缩杆和固定架,充电插头的型号不匹配时,可以打开收纳盒,使用手机扫码解锁扫码块,控制电磁锁打开,将转换充电头外部橡胶套环的固定环取下,连接充电插头后,进行充电;
[0018]4、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收纳支架、横板、连接块和压板,缠绕在收纳支架外侧后,转动闭合在压板下方,对横板进行压紧定位,从而对充电线进行封闭定位,防止充电脱落,挂置稳定。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防护外罩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挡片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转换充电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橡胶套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互联网充电桩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6的A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专利技术压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

互联网充电桩、2

显示屏、3

充电线、4

充电插头、5

充电头防护结构、501

防护外罩、502

闭环、503

把手、504

橡胶环、505

上挡、6

充电线收纳结构、601

横轴、
602

套筒、603

槽架、604

限位条、605

限位环、 606

挡片、607

压紧螺栓、7

转换接头取用结构、701

收纳盒、702

封板、703
‑ꢀ
拉把、704

磁条、705

伸缩杆、706

固定架、707

扫码块、708

电磁锁、709
‑ꢀ
固定环、710

橡胶套环、711

转换充电头、8

支架式收纳结构、801

收纳支架、 802

横板、803

连接块、804

固定板、805

T型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过冲报警新能源汽车用互联网充电桩,包括互联网充电桩(1)和支架式收纳结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联网充电桩(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屏(2),所述互联网充电桩(1)的右侧上方固定连接有充电线(3),所述充电线(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充电插头(4),且充电插头(4)与互联网充电桩(1)卡合,所述充电插头(4)的外侧设有充电头防护结构(5),所述充电头防护结构(5)包括防护外罩(501),且防护外罩(501)与互联网充电桩(1)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外罩(501)的外部一侧螺旋连接有闭环(502),所述闭环(50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把手(503),所述闭环(502)的内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橡胶环(504),且橡胶环(504)与充电插头(4)套接,所述防护外罩(501)的上方设有上挡(505),且上挡(505)与互联网充电桩(1)固定连接,所述充电线(3)的外侧设有充电线收纳结构(6),所述充电线收纳结构(6)包括横轴(601),且横轴(601)与互联网充电桩(1)固定连接,所述互联网充电桩(1)的左侧下方设有转换接头取用结构(7),所述转换接头取用结构(7)包括收纳盒(701),且收纳盒(701)与互联网充电桩(1)卡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过冲报警新能源汽车用互联网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轴(601)的外侧套接有套筒(602),所述套筒(602)的另一端外部卡合有限位环(605),所述限位环(60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挡片(606),所述挡片(606)的右部设有压紧螺栓(607),所述压紧螺栓(607)贯穿套筒(602),且压紧螺栓(607)与套筒(602)螺旋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过冲报警新能源汽车用互联网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60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槽架(603),所述槽架(603)的卡槽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条(604),且限位条(604)与横轴(601)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过冲报警新能源汽车用互联网充电桩,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通何煜埕邱士诚覃海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航天大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