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伏一体化建筑的多级雨水收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27322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48
一种用于光伏一体化建筑的多级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光伏面板,所述光伏面板上设有雨水收集槽、连接于光伏面板的雨水收集总管和连接于雨水收集总管的蓄水池,所述雨水收集槽上设有第一雨水收集通口、第二雨水收集通口和第三雨水收集通口,所述第一雨水收集通口、第二雨水收集通口和第三雨水收集通口连通,所述第一雨水收集通口上设有第一收集管,所述第二雨水收集通口上设有第二收集管,所述第三雨水收集通口上设有第三收集管,所述第一收集管、第二收集管和第三收集管分别与雨水收集总管连通。收集管和第三收集管分别与雨水收集总管连通。收集管和第三收集管分别与雨水收集总管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光伏一体化建筑的多级雨水收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光伏一体化建筑的多级雨水收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电量越发紧缺,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是解决用电量紧缺的一种途径,随着光伏建筑的不断普及,在光伏建筑上的衍生产品也越来越多,尤其是雨水收集系统,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通常设置在建筑的屋顶,因此,光伏系统上收集到的雨水相较于地面上的雨水来说处理更加简单,但是,在雨水量较大的时候,现有技术中的雨水收集系统会无法充分吸收雨水,导致大量雨水流出导致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在雨水量较大的情况下能够提高雨水收集系统吸收雨水效率和容积的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多级雨水收集系统。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光伏一体化建筑的多级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光伏面板,所述光伏面板上设有雨水收集槽、连接于光伏面板的雨水收集总管和连接于雨水收集总管的蓄水池,所述雨水收集槽上设有第一雨水收集通口、第二雨水收集通口和第三雨水收集通口,所述第一雨水收集通口、第二雨水收集通口和第三雨水收集通口连通,所述第一雨水收集通口上设有第一收集管,所述第二雨水收集通口上设有第二收集管,所述第三雨水收集通口上设有第三收集管,所述第一收集管、第二收集管和第三收集管分别与雨水收集总管连通。
[000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降雨量较大时,雨水会顺着光伏面板流入雨水收集槽,由于雨水收集槽上设有第一雨水收集通口、第二雨水收集通口和第三雨水收集通口,且第一雨水收集通口、第二雨水收集通口和第三雨水收集通口连通,因此,最终雨水会分别通过第一收集管、第二收集管和第三收集管进入雨水收集总管,由于第一收集管、第二收集管和第三收集管这样三层收集管的设置方式相较于传统的单一管路直流大大提高了雨水的收集面积,避免由于雨水量过大导致收集管堵塞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光伏面板上还设有若干个引导槽,所述引导槽一端均与雨水收集槽连通,所述引导槽呈波浪状。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光伏面板上还设有若干个引导槽,且引导槽呈波浪状,可以进一步增大光伏面板与雨水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个雨水收集系统的集水能力和防堵塞能力。
[000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收集管、第二收集管和第三收集管均呈波浪状。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收集管、第二收集管和第三收集管均呈波浪状,可以进一步增大光伏面板与雨水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个雨水收集系统的集水能力和防堵塞能力。
[001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收集管设有若干个贯穿第一收集管和光伏面板的通孔,所述第二收集管上设有若干个贯穿第二收集管的通孔,所述第三收集管的上表面也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第一收集管上的通孔分别与第二收集管和第三收集管上的通孔在轴向方向重合。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收集管设有若干个贯穿第一收集管和光伏面板的通孔,所述第二收集管上设有若干个贯穿第二收集管的通孔,所述第三收集管的上表面也设有若干个通孔,且第一收集管上的通孔分别与第二收集管和第三收集管上的通孔交错设置,因此,如果出现雨水量过大的情况,第一收集管、第二收集管和第三收集管内的雨水会从通孔中溢出再回流至雨水收集槽中,重新流入各个收集管内,如果雨水量不大的情况下,第一收集管所在位置的光伏面板上的雨水会通过通孔流入第一收集管内,最终进入雨水收集总管,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本装置的雨水收集能力。
[0012]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光伏面板上还设有雨水回引板,所述雨水回引板成圆弧状,所述雨水回引板的弧度大于120度且小于180度,所述雨水回引板连接于光伏面板的底端。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量较大时,光伏面板上会有大量的雨水堆积,由于光伏面板设置在屋顶上时,光伏面板通常会与水平面呈一定的夹角,因此,堆积的大量雨水滑落时,雨水会有一定的冲击力,雨水会顺着雨水回引板的形状滑动,雨水回引板在雨水量较大时起到阻挡雨水滑入地面的作用,最终一部分雨水会通过雨水回引板滑回雨水收集槽,另一部分雨水会通过通孔流入第一收集管,当然,还有一部分的雨水的浪费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样相较于传统的雨水收集装置,大大提高了本装置的雨水收集能力。
附图说明
[0014]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光伏一体化建筑的多级雨水收集系统的剖视图。
[0015]1‑
光伏面板,2

雨水收集槽,3

雨水收集总管,4

蓄水池,5

第一雨水收集通口,6

第二雨水收集通口,7

第三雨水收集通口,8

第一收集管,9

第二收集管,10

第三收集管,11

引导槽,12

通孔,13

雨水回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光伏一体化建筑的多级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光伏面板1,所述光伏面板1上设有雨水收集槽2、连接于光伏面板1的雨水收集总管3和连接于雨水收集总管3的蓄水池4,所述雨水收集槽2上设有第一雨水收集通口5、第二雨水收集通口6和第三雨水收集通口7,所述第一雨水收集通口5、第二雨水收集通口6和第三雨水收集通口7连通,所述第一雨水收集通口5上设有第一收集管88,所述第二雨水收集通口6上设有第二收集管9,所述第三雨水收集通口7上设有第三收集管10,所述第一收集管8、第二收集管9和第三收集管10分别与雨水收集总管3连通。
[0017]当降雨量较大时,雨水会顺着光伏面板1流入雨水收集槽2,由于雨水收集槽2上设有第一雨水收集通口5、第二雨水收集通口6和第三雨水收集通口7,且第一雨水收集通口5、第二雨水收集通口6和第三雨水收集通口7连通,因此,最终雨水会分别通过第一收集管8、
第二收集管9和第三收集管10进入雨水收集总管3,由于第一收集管8、第二收集管9和第三收集管10这样三层收集管的设置方式相较于传统的单一管路直流大大提高了雨水的收集面积,避免由于雨水量过大导致收集管堵塞的问题。
[0018]所述光伏面板1上还设有若干个引导槽11,所述引导槽11一端均与雨水收集槽2连通,所述引导槽11呈波浪状。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光伏面板1上还设有若干个引导槽11,且引导槽11呈波浪状,可以进一步增大光伏面板1与雨水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个雨水收集系统的集水能力和防堵塞能力。
[0020]所述第一收集管8、第二收集管9和第三收集管10均呈波浪状。
[0021]由于第一收集管8、第二收集管9和第三收集管10均呈波浪状,可以进一步增大光伏面板1与雨水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个雨水收集系统的集水能力和防堵塞能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伏一体化建筑的多级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面板,所述光伏面板上设有雨水收集槽、连接于光伏面板的雨水收集总管和连接于雨水收集总管的蓄水池,所述雨水收集槽上设有第一雨水收集通口、第二雨水收集通口和第三雨水收集通口,所述第一雨水收集通口、第二雨水收集通口和第三雨水收集通口连通,所述第一雨水收集通口上设有第一收集管,所述第二雨水收集通口上设有第二收集管,所述第三雨水收集通口上设有第三收集管,所述第一收集管、第二收集管和第三收集管分别与雨水收集总管连通。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一体化建筑的多级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面板上还设有若干个引导槽,所述引导槽一端均与雨水收集槽连通,所述引导槽呈波浪状。3.按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善春赖珉莉邱舒婷黄章来朱坚明金伟黄约翰林天祥何信万志美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工业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