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近电报警功能的防凝露式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711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近电预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近电报警功能的防凝露式监测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还包括微控制器、防凝露机构、防护机构和预警机构,外壳的内部固定设有安装板,防凝露机构包括两个扇板、两个牵引组件、两个储存罐和两个挤压组件,防护机构包括挡板、驱动组件、滑动组件和锁止组件,预警机构包括电控喇叭和感应组件,牵引组件、电控喇叭、感应组件和驱动组件与微控制器均为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具备近电报警功能的防凝露式监测装置,能够在装置不使用时,通过挡板将扬声器孔堵住,实现与外界的隔绝,进而有效防止灰尘和水汽进入装置内部,有利于提升装置的使用寿命。利于提升装置的使用寿命。利于提升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近电报警功能的防凝露式监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近电预警
,具体涉及一种具备近电报警功能的防凝露式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电预警器是一种安全辅助工具,可安装于安全帽内或便携使用,主要适用于电力、电信、联通、石油化工和铁路等线路施工人员,当报警器接近强电源和高压电源时,报警器发出连续报警声,提示施工人员注意安全,近电预警器具有抗静电及干扰能力很强,灵敏度高,报警距离一致性好,报警反应速度特快,起到一个很好的监控预警作用。
[0003]现有近电预警装置的结构存在以下不足:
[0004]1.探头是裸露的,长期与外界空气接触,容易造成探头表面的脏污,进而影响探测的灵敏度,降低监测精度。
[0005]2.没有设计有效的防潮措施,扬声器孔与外界连通,导致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下,水蒸气进入其内部,甚至出现在近电预警器内部凝露的现象,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
[0006]3.常规防凝露方式仅仅设计简单的加热结构,例如加热丝,对于装置内的湿气及温度控制有效,防凝露的效果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近电报警功能的防凝露式监测装置。
[0008]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具备近电报警功能的防凝露式监测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设有若干个插接柱,第二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设有若干个套管,第二壳体的外壁上呈对称设置有两个安装架,安装架方便本装置与安全帽固定安装,提升本装置的便携性,每个插接柱均与一个套管插接,
[0010]还包括微控制器、防凝露机构、防护机构和预警机构,外壳的内部固定设有安装板,微控制器固定设在安装板的外壁上,
[0011]防凝露机构设在外壳的内部以防止外壳内部凝露,防凝露机构包括两个扇板、两个牵引组件、两个储存罐和两个挤压组件,两个扇板均铰接设置在第一壳体的底部内壁上,两个牵引组件呈对称设置在设在第二壳体的内壁上,每个扇板均与一个牵引组件铰接,两个储存罐均固定设在第二壳体的内壁上,每个挤压组件均插设在一个储存罐上,每个牵引组件均与一个挤压组件传动连接,
[0012]防护机构设在外壳的内侧顶部以用来遮住扬声器孔,防护机构包括挡板、驱动组件、滑动组件和锁止组件,外壳的内壁上固定设在两个导轨,挡板滑动设置在两个导轨之间,挡板的一端外壁上开设有扬声器孔,第一壳体的外壁上开设有圆形开口,驱动组件插设在外壳上,滑动组件设在外壳的内壁上,滑动组件与驱动组件抵触连接,锁止组件设在外壳的内壁上,
[0013]预警机构设在外壳的内部以用来警示工人,预警机构包括电控喇叭和感应组件,电控喇叭固定设在安装板的外壁上,电控喇叭朝向扬声器孔,感应组件设在安装板的外壁上,牵引组件、电控喇叭、感应组件和驱动组件与微控制器均为电性连接。
[0014]进一步的,每个牵引组件均包括连杆、转盘、第一齿轮、第一齿条,第二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设有第一导向槽,第一齿条滑动设置在第一导向槽的内部,第二壳体的内壁上插设有第一铰接轴,第一齿轮和转盘均套设在第一铰接轴的外壁上,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连杆铰接设置在扇板的顶部与转盘的外壁之间,第二壳体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设有双头电动推杆,双头电动推杆的两个输出端上均固定设有顶杆,其中一个顶杆穿过第一导向槽与第一齿条的一端固定连接,安装板的外壁上固定设有温湿度传感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侧顶部均固定设有电加热管,双头电动推杆、温湿度传感器和每个电加热管均与微控制器电连接。
[0015]进一步的,每个挤压组件均包括挤压杆、第二齿轮和第二齿条,第二壳体的内壁上插设有第二铰接轴,第二齿轮套设在第一铰接轴的外壁上,安装板的两端固定设有两个第二导向槽,第二齿条滑动设置在第二导向槽的内部,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连接,挤压杆固定设在第二齿条远离安装板的一端外壁上,挤压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导向槽与储存罐插接,第一铰接轴和第二铰接轴的外壁上均套设有同步轮,两个同步轮之间套设有皮带,每个储存罐远离挤压杆的一端均设有喷孔,喷孔的外壁上固定设有雾化喷头。
[0016]进一步的,驱动组件包括触发杆、楔形板和滑轨,滑轨固定设在第一壳体的内壁上,楔形板滑动设置在滑轨的内部,触发杆固定设在楔形板的顶部,且触发杆与第一壳体的顶部插接。
[0017]进一步的,滑动组件包括滑杆、滚轮和复位弹簧,第一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设有两个限位块,滑杆滑动设置在两个限位块之间,滑杆靠近滑轨的一端固定设有转接架,滚轮转动设置在转接架上,滚轮的外缘与楔形板的底部外壁抵触,滑杆远离滚轮的一端与挡板固定连接,复位弹簧套设在滑杆的外壁上,其中一个远离挡板的限位块的外壁和转接架的外壁分别与复位弹簧的两端抵触。
[0018]进一步的,锁止组件包括锥形卡扣、抵紧弹簧和插杆,第二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设有L型杆,插杆滑动设置在L型杆的顶部,且插杆与第二壳体插接,插杆远离第二壳体的一端固定设有圆形凸缘,锥形卡扣固定设在圆形凸缘远离插杆的一端,抵紧弹簧套设在插杆的外壁上,圆形凸缘的外壁和L型杆的外壁分别与抵紧弹簧的两端抵触,插杆远离锥形卡扣的一端固定设有拉块,挡板远离滑杆的一端外壁上固定设有限位板,限位板的外壁上设有供锥形卡扣插入的卡槽,连接板远离挡板的一端设有斜角。
[0019]进一步的,第二壳体的外壁上呈对称设置有两个安装架,每个安装架均与第二壳体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
[0020]进一步的,感应组件包括探头和高压带电传感器,探头固定设在安装板的外壁上,其输出端穿过第一壳体,高压带电传感器固定设在安装板的外壁上,探头与高压带电传感器电连接,高压带电传感器与微控制器电连接。
[0021]进一步的,挡板的顶部固定设有滑柱,滑柱的顶部固定设有滑块,滑块远离滑柱的一端通过连接杆固定设有安装块,安装块的内部插设有海绵刷,海绵刷的高度与探头的高度一致。
[0022]进一步的,其中一个远离探头的导轨和第一壳体的顶部均开设有供滑柱往复滑动的弧形避让槽,位于第一壳体的上的弧形避让槽的顶部一端和滑块的外壁上之间固定设有风琴风护罩。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4]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防凝露机构,即两个扇板、两个牵引组件、两个储存罐和两个挤压组件,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外壳内部的温湿度,当检测到湿度较大温度较低时,通过控制器启动电加热管和双头电动推杆,从而使得双头电动推杆的其中一个输出端带动顶杆向靠近第一导向槽的一端滑动,由于第一齿条与第一导向槽滑动连接,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连接,从而带动第一齿轮逆时针旋转,又因为转盘与第一齿轮均与第一铰接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扇板的顶部和转盘的外壁分别与连杆的两端铰接,进而通过转盘逆时针旋转带动扇板向下旋转,只要双头电动推杆的输出端持续往复收缩,扇板先下旋后上旋,即实现上下往复摆动,一方面,可将由两个电加热管散发的热量于外壳内部自上而下引导,实现外壳内部的快速升温,另一方面,加速外壳内部的空气流动,实现换气,缩小外壳内部与外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近电报警功能的防凝露式监测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包括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11),第一壳体(10)的内壁上固定设有若干个插接柱(100),第二壳体(11)的内壁上固定设有若干个套管(110),每个插接柱(100)均与一个套管(110)插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控制器(3)、防凝露机构(4)、防护机构(5)和预警机构(6),外壳(1)的内部固定设有安装板,微控制器(3)固定设在安装板的外壁上,防凝露机构(4)设在外壳(1)的内部以防止外壳(1)内部凝露,防凝露机构(4)包括两个扇板(40)、两个牵引组件(41)、两个储存罐(42)和两个挤压组件(43),两个扇板(40)均铰接设置在第一壳体(10)的底部内壁上,两个牵引组件(41)呈对称设置在设在第二壳体(11)的内壁上,每个扇板(40)均与一个牵引组件铰接,两个储存罐(42)均固定设在第二壳体(11)的内壁上,每个挤压组件(43)均插设在一个储存罐(42)上,每个牵引组件均与一个挤压组件(43)传动连接,防护机构(5)设在外壳(1)的内侧顶部以用来遮住扬声器孔(2),防护机构(5)包括挡板(50)、驱动组件(51)、滑动组件(52)和锁止组件(53),外壳(1)的内壁上固定设在两个导轨,挡板(50)滑动设置在两个导轨之间,挡板(50)的一端外壁上开设有扬声器孔(2),第一壳体(10)的外壁上开设有圆形开口(101),驱动组件(51)插设在外壳(1)上,滑动组件(52)设在外壳(1)的内壁上,滑动组件(52)与驱动组件(51)抵触连接,锁止组件(53)设在外壳(1)的内壁上,预警机构(6)设在外壳(1)的内部以用来警示工人,预警机构(6)包括电控喇叭(60)和感应组件(61),电控喇叭(60)固定设在安装板的外壁上,电控喇叭(60)朝向扬声器孔(2),感应组件(61)设在安装板的外壁上,牵引组件(41)、电控喇叭(60)、感应组件(61)和驱动组件(51)与微控制器(3)均为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近电报警功能的防凝露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牵引组件(41)均包括连杆(410)、转盘(411)、第一齿轮(412)、第一齿条(413),第二壳体(11)的内壁上固定设有第一导向槽,第一齿条(413)滑动设置在第一导向槽的内部,第二壳体的内壁上插设有第一铰接轴,第一齿轮(412)和转盘(411)均套设在第一铰接轴的外壁上,第一齿条(413)与第一齿轮(412)啮合连接,连杆(410)铰接设置在扇板的顶部与转盘(411)的外壁之间,第二壳体(11)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设有双头电动推杆(414),双头电动推杆(414)的两个输出端上均固定设有顶杆(415),其中一个顶杆(415)穿过第一导向槽与第一齿条(413)的一端固定连接,安装板的外壁上固定设有温湿度传感器(416),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11)的内侧顶部均固定设有电加热管(417),双头电动推杆(414)、温湿度传感器(416)和每个电加热管(417)均与微控制器(3)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备近电报警功能的防凝露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挤压组件(43)均包括挤压杆(430)、第二齿轮(431)和第二齿条(432),第二壳体(11)的内壁上插设有第二铰接轴,第二齿轮(431)套设在第一铰接轴的外壁上,安装板的两端固定设有两个第二导向槽,第二齿条(432)滑动设置在第二导向槽的内部,第二齿轮(431)与第二齿条(432)啮合连接,挤压杆(430)固定设在第二齿条(432)远离安装板的一端外壁上,挤压杆(430)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导向槽与储存罐(42)插接,第一铰接轴和第二铰接轴的外壁上均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倩施荣朱文博云霞皓月琚泽立秦司晨张嘉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