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木桥面的柔性人行悬索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7087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木桥面的柔性人行悬索桥,包括锚碇、桥塔、主缆、桥面系以及侧防护系,两个锚碇相对地设置在两个桥头端,两个桥塔相对地设置在两个锚碇之间,桥塔靠近对应的锚碇布设,桥塔凸出于锚碇的顶面设置,桥塔的顶部凸出段设有悬索转向滑轮和线缆转向滑轮,悬索转向滑轮处于线缆转向滑轮的上方,两个悬索转向滑轮相对地设于顶部凸出段的宽向两侧,线缆转向滑轮处于两个悬索转向滑轮之间,至少三个线缆转向滑轮沿桥宽方向间隔布设。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采用木桥面的柔性人行悬索桥,相对于现有的仅仅依靠两根主缆承力,减少了单根主缆的承载载荷,进而减少了主缆的锚固要求,柔性人行悬索桥安装和维修方便。柔性人行悬索桥安装和维修方便。柔性人行悬索桥安装和维修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木桥面的柔性人行悬索桥
1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行悬索桥
,特别地,涉及一种采用木桥面的柔性人行悬索桥。
2
技术介绍

[0002]悬索桥是以主索为主要承重结构的桥梁,悬索桥可分为刚性悬索桥和柔性悬索桥,刚性悬索桥具有强大的加劲梁,多用于大跨度桥梁,柔性悬索桥可仅设置桥面系,一般用于山区、中小河流等以人行为主的桥梁。
[0003]国内景区的人行悬索桥以刚性悬索桥为主,刚性悬索桥具有桥梁整体刚度大,跨越能力强等优点,但也存在以下不足:刚性悬索桥的桥塔一般较高,主缆需配置边跨,工程造价较高,高大的桥塔显得突兀,对自然景观造成不利影响;行走在刚性悬索桥上的游客没有晃动感,用户体验差。
[0004]目前,柔性悬索桥设置两根主缆,加劲梁位于主缆的下方,通过吊杆将加劲梁上的荷载传递到主缆,悬索桥主缆通常比较粗壮,两端的锚固系统非常复杂,在桥塔位置需设置主索鞍,在锚碇位置需设置散索鞍,索鞍制作与安装繁琐,施工复杂。
[0005]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采用木桥面的柔性人行悬索桥以在提高用户体验感的同时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缺陷。
3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采用木桥面的柔性人行悬索桥,解决了现有的悬索桥由于仅仅通过两根主缆承力,主缆两端的锚固系统施工复杂的技术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采用木桥面的柔性人行悬索桥,包括锚碇、桥塔、主缆、桥面系以及侧防护系,两个锚碇相对地设置在两个桥头端,两个桥塔相对地设置在两个锚碇之间,桥塔靠近对应的锚碇布设,桥塔凸出于锚碇的顶面设置,桥塔的顶部凸出段设有悬索转向滑轮和线缆转向滑轮,悬索转向滑轮处于线缆转向滑轮的上方,两个悬索转向滑轮相对地设于顶部凸出段的宽向两侧,线缆转向滑轮处于两个悬索转向滑轮之间,至少三个线缆转向滑轮沿桥宽方向间隔布设,锚碇上设有悬索锚固滑轮和线缆锚固滑轮,悬索锚固滑轮处于线缆锚固滑轮的上方,线缆锚固滑轮和线缆转向滑轮一一对应布设,悬索锚固滑轮和悬索转向滑轮一一对应布设,主缆与线缆转向滑轮一一对应布设,主缆的端部穿过对应的线缆转向滑轮和线缆锚固滑轮后折弯搭接在主缆的缆体上,侧防护系和悬索锚固滑轮一一对应布设,侧防护系设于桥面系的侧边上,桥面系包括沿桥横向铺设在主缆上的拼接木板单元,多个拼接木板单元沿纵桥向间隔设置,侧防护系的上端部穿过对应的悬索锚固滑轮后固定在悬索锚固滑轮位置处,侧防护系的下部向下延伸并与拼接木板单元连接。
[0009]进一步地,拼接木板单元包括方木、人行木板、U型扣以及连接插销,人行木板沿横桥向铺设,U型扣从人行木板的顶面穿过人行木板以及对应的主缆后通过连接插销锁紧,方
木填充在人行木板的底面和主缆之间,U型扣的上表面与人行木板的上表面平齐布设。
[0010]进一步地,多个U型扣沿横桥向间隔排布。
[0011]进一步地,侧防护系包括刚性防护单元和柔性防护单元,柔性防护单元设于刚性防护单元的外侧,多个刚性防护单元沿纵桥向间隔排布,刚性防护单元包括倒T型连接件、连接底座以及人行栏杆立柱,倒T型连接件沿横桥向铺设,倒T型连接件的竖边设于相邻的两个人行木板之间,倒T型连接件的横边沿纵桥向插入对应侧的人行木板和方木之间并通过U型扣锁紧,两个底座沿横桥向相对地布设,底座设于对应的人行木板的表面且与倒T型连接件的竖板焊接,人行栏杆立柱与底座一一对应布设,人行栏杆立柱沿垂直于所底板的表面方向固定设于底板上。
[0012]进一步地,柔性防护单元包括防护悬索和防护吊索,防护悬索的端部穿过对应的悬索转向滑轮和悬索锚固滑轮后折弯搭接在悬索的索体上,多根防护吊索沿纵桥向间隔排布,防护吊索的上部与对应侧的防护悬索连接,防护吊索的下部与对应侧的倒T型连接件连接。
[0013]进一步地,悬索转向滑轮包括预埋在桥塔的顶部凸出段上的悬索滑轮架以及可转动地设于悬索滑轮架上的悬索转动滑轮,主缆转向滑轮包括预埋在桥塔的顶部凸出段上的线缆滑轮架以及可转动地设于线缆滑轮架上的线缆转动滑轮,主缆的数量为5至9根。
[0014]进一步地,人行木板的宽度为20

30厘米,沿纵桥向相邻的两个人行木板的间距为1

3厘米,沿纵桥向相邻的两个刚性防护单元的间距为1

2米。
[0015]进一步地,采用木桥面的柔性人行悬索桥还包括与锚碇对应布设的抗风装置,抗风装置包括一一对应布设的抗风锚固桩和抗风缆,锚碇的两侧分别设有抗风锚固桩,抗风锚固桩的顶部设有风缆锚固滑轮,抗风缆的第一端与处于桥面系端部的倒T型连接件连接,抗风缆的第二端穿过风缆锚固滑轮后与抗风缆的第一端交叉,抗风缆的第二端与处于桥面系中部的倒T型连接件连接。
[0016]进一步地,风缆锚固滑轮包括预埋在抗风锚固桩的顶部的风缆轮架以及可转动地设于风缆轮架上的风缆转动轮。
[0017]进一步地,风缆锚固滑轮与线缆锚固滑轮水平平齐布设。
[0018]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的采用木桥面的柔性人行悬索桥,包括锚碇、桥塔、主缆、桥面系以及侧防护系5。通过两个锚碇沿纵桥向相对地设置在两个桥头端,两个桥塔沿纵桥向相对地设置在两个锚碇之间,桥塔与锚碇一一对应布设,锚碇锚固在对应的桥头端,通过桥塔与锚碇一一对应布设,桥塔靠近对应的锚碇布设,两个锚碇以及两个桥塔处于同一直线上,便于使主缆张紧在两个锚碇之间并承载桥面系;通过设置至少三个线缆转向滑轮沿桥宽方向间隔布设,拼接木板单元沿桥横向铺设在所有的主缆上,相对于现有的仅仅依靠两根主缆承力,减少了单根主缆的承载载荷,进而减少了主缆的锚固要求;通过在桥塔的顶面凸出段上设有与主缆对应的线缆转向滑轮,在锚碇的顶部设置于主缆对应的线缆锚固滑轮,主缆的端部绕过预埋在桥塔上的线缆转向滑轮和线缆锚固滑轮后搭接锁紧,有利于避免桥面系的中部区域淌进水里,同时滑轮构造简单、经济实用,柔性人行悬索桥安装和维修方便;通过两个侧防护相对地设于桥面系的两侧,在保证行人的体验感的同时提高行人安全。
[0020]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
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4附图说明
[0021]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2]在附图中: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采用木桥面的柔性人行悬索桥的桥型布置图;
[0024]图2是图1中的采用木桥面的柔性人行悬索桥的俯视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采用木桥面的柔性人行悬索桥的部分平面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采用木桥面的柔性人行悬索桥的横断面图;
[0027]图5是图1中的桥塔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8]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采用木桥面的柔性人行悬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木桥面的柔性人行悬索桥,其特征在于,包括锚碇、桥塔、主缆、桥面系以及侧防护系,两个所述锚碇相对地设置在两个桥头端,两个所述桥塔相对地设置在两个所述锚碇之间,所述桥塔靠近对应的所述锚碇布设,所述桥塔凸出于所述锚碇的顶面设置,所述桥塔的顶部凸出段设有悬索转向滑轮和线缆转向滑轮,所述悬索转向滑轮处于所述线缆转向滑轮的上方,两个所述悬索转向滑轮相对地设于所述顶部凸出段的宽向两侧,所述线缆转向滑轮处于两个所述悬索转向滑轮之间,至少三个所述线缆转向滑轮沿桥宽方向间隔布设,所述锚碇上设有悬索锚固滑轮和线缆锚固滑轮,所述悬索锚固滑轮处于所述线缆锚固滑轮的上方,所述线缆锚固滑轮和所述线缆转向滑轮一一对应布设,所述悬索锚固滑轮和所述悬索转向滑轮一一对应布设,所述主缆与所述线缆转向滑轮一一对应布设,所述主缆的端部穿过对应的所述线缆转向滑轮和所述线缆锚固滑轮后折弯搭接在所述主缆的缆体上,所述侧防护系和所述悬索锚固滑轮一一对应布设,所述侧防护系设于所述桥面系的侧边上,所述桥面系包括沿桥横向铺设在所述主缆上的拼接木板单元,多个所述拼接木板单元沿纵桥向间隔设置,所述侧防护系的上端部穿过对应的所述悬索锚固滑轮后固定在所述悬索锚固滑轮位置处,所述侧防护系的下部向下延伸并与所述拼接木板单元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木桥面的柔性人行悬索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木板单元包括方木、人行木板、U型扣以及连接插销,所述人行木板沿横桥向铺设,所述U型扣从所述人行木板的顶面穿过所述人行木板以及对应的所述主缆后通过所述连接插销锁紧,所述方木填充在所述人行木板的底面和所述主缆之间,所述U型扣的上表面与所述人行木板的上表面平齐布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木桥面的柔性人行悬索桥,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U型扣沿横桥向间隔排布。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木桥面的柔性人行悬索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防护系包括刚性防护单元和柔性防护单元,所述柔性防护单元设于所述刚性防护单元的外侧,多个所述刚性防护单元沿纵桥向间隔排布,所述刚性防护单元包括倒T型连接件、连接底座以及人行栏杆立柱,所述倒T型连接件沿横桥向铺设,所述倒T型连接件的竖边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人行木板之间,所述倒T型连接件的横边沿纵桥向插入对应侧的所述人行木板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江辉周旋向建军李瑜李文武刘榕王甜崔剑峰程丽娟伍英贺耀北徐自然乔秋衡周洋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