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7033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本体外壳,包括吸入口和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侧面;电集尘装置,设置有彼此相对的高电位电极和低电位电极,过滤通过所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并且能够从所述本体外壳的内侧空间引出;以及高电压发生器,产生高电压,若所述电集尘装置引入到所述本体外壳的内侧空间,则所述高电压发生器与所述高电位电极连接,所述电集尘装置设置有与所述高电位电极和所述低电位电极连接的短路开关,在所述电集尘装置引入到所述本体外壳的内侧空间的状态下,断开所述短路开关,在所述电集尘装置从所述本体外壳的内侧空间引出的状态下,接通所述短路开关以连接所述高电位电极和所述低电位电极。极和所述低电位电极。极和所述低电位电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净化装置
[0001]本申请是申请号为CN201610997651.1、申请日为2016年10月31日、专利技术名称为“空气净化装置”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对吸入的空气进行过滤的拆装式过滤器模块的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3]空气调节器具有用于控制空气的温度的制冷器或制热器、通过去除空气中的异物来维持清净度的空气净化器、用于向空气中提供水分的加湿器及用于去除空气中的水分的除湿器等。
[0004]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用于吸入并排出空气的风扇。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对吸入的空气进行过滤的过滤器模块。
[0005]以往的空气净化装置中,上述过滤器模块以拆装的方式设置于上述空气净化装置。为了对过滤器模块进行洗涤,拆装式过滤器模块从本体分离,或者为了空气净化装置的驱动,拆装式过滤器模块与本体相结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问题在于,提供使用人员可简单分离及结合空气净化装置的拆装式过滤器模块的结构。
[0007]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问题在于,提供在具有多个拆装的过滤器模块的情况下,也可一次性分离多个过滤器并一次性进行结合的结构。
[0008]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问题在于,提供上述过滤器模块以安装的方式被支撑并形成用于过滤器流路的开口部,且用于过滤器模块的拆装的抽屉结构。
[0009]在上述过滤器模块包括电集尘装置的情况下,若在运行中的空气的流入口侧的开口部发生使用人员的手等身体的一部分进入的情况,则发生被高电压触电的危险。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四问题在于,提供使用过程中去除触电危险的结构。
[0010]本专利技术的问题并不局限于以上提及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可通过以下的记载明确理解未提及的其他问题。
[0011]本专利技术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主体外壳,形成外形,在侧面中的一侧形成过滤器设置开口部;过滤器外罩,配置于上述主体外壳的内部。
[0012]为了解决上述第一至第三问题,作为本专利技术解决方案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抽屉,包括框架及过滤器盖,上述框架形成空气通过的抽屉开口部,上述过滤器盖与上述框架相结合,用于覆盖上述过滤器设置开口部;以及过滤器模块,以能够分离的方式安装于上述框架,用于对通过抽屉开口部的空气进行过滤。上述抽屉可通过上述过滤器设置开口部从上述过滤器外罩的内部空间引出。
[0013]在上述抽屉在上述过滤器外罩的内部空间的状态下,上述空气净化装置可使空气
沿上下方向通过上述抽屉开口部及过滤器模块。
[0014]上述过滤器模块可包括以相互分离的方式层叠的多个过滤器。
[0015]上述框架可包括一对侧框架,相对于上述过滤器外罩,上述侧框架沿前后方向滑动,在之间形成上述抽屉开口部。
[0016]上述过滤器盖可配置于上述一对侧框架的前端部,上述框架包括:后框架,用于连接上述一对侧框架的后端部;以及前框架,用于连接上述一对侧框架的前端部,与上述过滤器盖的后部面相结合。
[0017]上述一对侧框架、后框架及前框架可形成用于安装上述过滤器模块的安装面,上述一对侧框架的安装面至少与上述后框架的安装面及上述前框架的安装面中的一个具有高度差。
[0018]上述过滤器外罩可包括一对抽屉引导部,上述一对抽屉引导部分别配置于上述过滤器外罩的两侧,并用于引导上述框架的引出及引入,上述抽屉还包括一对滑动部,上述一对滑动部分别配置于上述框架的两侧,并沿上述抽屉引导部移动。
[0019]上述空气净化装置还可包括以与上述抽屉独立地方式从上述过滤器外罩的内部空间引出的网状过滤器,上述过滤器外罩还可包括网状过滤器引导部,在上述过滤器外罩的内部,上述网状过滤器引导部的位置以低于上述抽屉引导部的位置的方式配置于上述一对抽屉引导部之间。上述网状过滤器引导部用于引导上述网状过滤器的引出及引入。
[0020]上述过滤器外罩还包括过滤器模块引导部,上述过滤器模块引导部配置于上述过滤器外罩的内部上侧,当上述过滤器模块与上述抽屉一同引出及引入时,用于引导上述过滤器模块的上侧面的移动。
[0021]上述抽屉引导部及上述滑动部中的一个包括辊,上述抽屉引导部及上述滑动部中的另一个包括与上述辊相接触的轨道部。在此情况下,体现抽屉的简单引出及引入动作,并在抽屉坐落(settlement)的状态下,为了防止上下方向游隙,上述轨道部可包括第一区间部及第二区间部。
[0022]上述过滤器模块可包括电集尘装置。在此情况下,为了解决上述第四问题,上述过滤器外罩可包括第一切断开关及第二切断开关,上述第一切断开关及第二切断开关用于控制是否能够向上述电集尘装置施加电源,且第一切断开关及第二切断开关相互串联,从而在均按压第一切断开关及第二切断开关的情况下,可施加电源。上述电集尘装置可包括上述第一切断凸起以按压上述第一切断开关的方式从上述电集尘装置凸出的第一切断凸起。并且,上述网状过滤器可包括以按压上述第二切断开关的方式从上述网状过滤器凸出的第二切断凸起。
[0023]上述过滤器盖的下侧可以与上述该框架相结合,并向上述框架的垂直方向延伸。
[0024]上述过滤器盖可包括:前面部,形成把手;后面部,接触过滤器模块的前方面;以及上面部,配置于上述后面部和上述前面部之间,朝向上述过滤器外罩的内部上侧面。
[0025]上述过滤器盖可包括卡止装置。
[0026]上述过滤器盖可包括上侧延伸部,形成位置高于上述过滤器设置开口部的高度规定距离,形成有传感器孔。在此情况下,还可包括传感器模块,上述传感器模块配置于上述上侧延伸部的背面侧,从通过上述传感器孔流入的空气检测规定信息。
[0027]上述主体外壳可包括凹陷部,在上述抽屉在上述过滤器外罩的内部空间的状态
下,上述凹陷部与上述上侧延伸部相匹配。
[0028]本专利技术的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本体外壳,包括吸入口和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侧面;电集尘装置,设置有彼此相对的高电位电极和低电位电极,过滤通过所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并且能够从所述本体外壳的内侧空间引出;以及高电压发生器,产生高电压,若所述电集尘装置引入到所述本体外壳的内侧空间,则所述高电压发生器与所述高电位电极连接,所述电集尘装置设置有与所述高电位电极和所述低电位电极连接的短路开关,在所述电集尘装置引入到所述本体外壳的内侧空间的状态下,断开所述短路开关,在所述电集尘装置从所述本体外壳的内侧空间引出的状态下,接通所述短路开关以连接所述高电位电极和所述低电位电极。
[0029]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效果,通过简单分离过滤器模块并对其进行洗涤,且简单再次引入过滤器模块。尤其,在具有多个过滤器模块的情况下,在上述抽屉防止多个过滤器模块,若引入及引出抽屉,则可一次性引入及引出多个过滤器。
[0030]并且,借助上述抽屉的细部结构,当引出安装过滤器模块的抽屉时,在引入动作的初期,隔着充分的游隙,由此提高引入动作的便利性,在抽屉完全进入到过滤器外罩的状态下,通过使游隙最小化来实现电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外壳,包括吸入口和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侧面;电集尘装置,设置有彼此相对的高电位电极和低电位电极,过滤通过所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并且能够从所述本体外壳的内侧空间引出;以及高电压发生器,产生高电压,若所述电集尘装置引入到所述本体外壳的内侧空间,则所述高电压发生器与所述高电位电极连接,所述电集尘装置设置有与所述高电位电极和所述低电位电极连接的短路开关,在所述电集尘装置引入到所述本体外壳的内侧空间的状态下,断开所述短路开关,在所述电集尘装置从所述本体外壳的内侧空间引出的状态下,接通所述短路开关以连接所述高电位电极和所述低电位电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集尘装置包括:第一短路线,与所述高电位电极连接;第二短路线,与所述低电位电极连接;所述短路开关包括与所述第一短路线连接的第一端子和与所述第二短路线连接的第二端子,并且,在接通的状态下连接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在断开的状态下解除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电位电极包括彼此并联连接的多个高电位电极,所述低电位电极包括彼此并联连接的多个低电位电极,所述第一短路线在多个所述高电位电极的并联连接部位与所述短路开关的所述第一端子连接;所述第二短路线在多个所述低电位电极的并联连接部位与所述短路开关的所述第二端子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开关包括彼此并联连接的第一短路开关和第二短路开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器设置开口部,设置在所述本体外壳的侧面;以及过滤器外罩,配置于所述主体外壳的内侧并连接于所述过滤器设置开口部,所述电集尘装置通过所述过滤器设置开口部能够从所述过滤器外罩内部引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短路凸起,从所述过滤器外罩向所述过滤器设置开口部凸出,以在所述电集尘装置位于所述过滤器外罩的内部的状态下,所述短路凸起按压所述短路开关。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电集尘装置包括:集尘部,包括所述高电位电极和所述低电位电极;以及外壳,在与所述短路凸起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孔,并且收容所述集尘部和所述短路开关,所述短路开关通过所述外壳的孔露出,在所述电集尘装置位于所述过滤器外罩的内部的状态下,所述短路凸起插入到所述孔
以按压所述短路开关。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抽屉,通过所述过滤器设置开口部能够从所述过滤器外罩引出,所述抽屉包括:框架,朝下侧开口以形成与所述本体外壳的吸入口连接的抽屉开口部;以及过滤器盖,与上述框架相结合,并且在所述抽屉引入到所述过滤器外罩的状态下覆盖上述过滤器设置开口部,所述电集尘装置能够与所述框架分离。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泰润李建荣李钟洙崔仁虎朴亨镐李亮和全勋哲崔智恩孙常赫李庆浩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