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和用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26397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和用电系统,该电池包括第一电芯;热源部件;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包括热电转换模块和蓄电单元,所述热电转换模块包括依次串联的M个半导体对,所述半导体对包括第一半导体和第二半导体,M为正整数;所述第一半导体和第二半导体分别与冷源部件和所述热源部件接触;所述蓄电单元与所述第一半导体和第二半导体电连接形成回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使用自然对流散热方式对电池进行散热的效率较低的问题。热的效率较低的问题。热的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和用电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和用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充电电池,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随着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及容量不断发展,在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电池内的各个部件的产生的热量也更多。
[0003]目前锂离子电池通常是采用自然对流散热的方式对电池内部进行散热。自然对流散热方式通常是通过自然对流和热辐射将电池内部的热量传递至外界的环境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和用电系统,以解决使用自然对流散热方式对电池进行散热的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
[0006]第一电芯;
[0007]热源部件;
[0008]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包括热电转换模块和蓄电单元,所述热电转换模块包括依次串联的M个半导体对,所述半导体对包括第一半导体和第二半导体,M为正整数;所述第一半导体和第二半导体分别与冷源部件和所述热源部件接触;所述蓄电单元与所述第一半导体和第二半导体电连接形成回路。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半导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半导体的第一端连接;
[0010]所述第一半导体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半导体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电池的热源部件连接;
[0011]所述第一半导体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半导体的第二端均与冷源部件连接。
[0012]可选地,M个所述半导体对中第一个半导体对的第二半导体的第二端与后一个半导体对的第一半导体的第二端连接;
[0013]M个所述半导体对中最后一个半导体对的第一半导体的第二端与前一个半导体对的第二半导体的第二端连接;
[0014]M个半导体对中任意一个中间半导体对的第二半导体的第二端与相邻的半导体对的第一半导体的第二端连接。
[0015]可选地,M个所述半导体对中第一个半导体对的第一半导体的第二端与所述蓄电单元电连接,M个所述半导体对中最后一个半导体对的第二半导体的第二端与所述蓄电单元电连接。
[0016]可选地,所述电池还包括第二电芯和电路板;
[0017]所述第一电芯和所述第二电芯通过所述电路板连接。
[0018]可选地,所述第一电芯包括有第一壳体和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电芯本体,
所述第一壳体包括有第一封边,所述第一电芯本体包括有自所述第一封边延伸出的第一极耳,和/或
[0019]所述第二电芯包括有第二壳体和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第二电芯本体,所述第二壳体包括有第二封边,所述第二电芯本体包括有自所述第二封边延伸出的第二极耳。
[0020]可选地,所述热源部件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热源部件包括以下至少一者:
[0021]位于所述第一封边上的第一温度切换开关;
[0022]位于所述第二封边上的第二温度切换开关;
[0023]位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场效应管。
[0024]可选地,所述热电转换模块与所述热源部件对应设置,在所述热电转换模块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的情况下,至少两个所述热电转换模块串联连接。
[0025]可选地,至少两个所述热电转换模块通过导线和/或导体串联连接。
[0026]可选地,所述第一半导体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半导体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导电连接片连接;
[0027]所述第一半导体和所述第二半导体通过所述第一导电连接片与对应的所述热源部件抵接,和/或
[0028]所述第一半导体的第二端包括第二导电连接片;所述第二半导体的第二端包括第三导电连接片;
[0029]所述第一半导体和第二半导体分别通过所述第二导电连接片和第三导电连接片与对应的所述冷源部件抵接。
[0030]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连接片与对应的所述热源部件连接的部分设有第一导热胶,和/或
[0031]所述第二导电连接片和/或所述第三导电连接片与对应的所述冷源部件连接的部分分别设有第二导热胶。
[0032]可选地,所述储能装置还包括电压放大器,所述电压放大器用于放大所述热电转换模块的电压;
[0033]所述电压放大器的一端通过所述热电转换模块与所述蓄电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压放大器的第二端与所述蓄电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
[0034]可选地,所述储能装置还包括控制芯片和切换开关,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切换开关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切换开关的通断,所述切换开关的一端通过所述蓄电单元与用电设备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切换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用电设备的另一端电连接。
[0035]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电系统,包括用电设备和上述的电池,所述用电设备包括冷源部件,所述电池的蓄电单元与所述用电设备电连接形成供电回路。
[003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池包括第一电芯;热源部件;储能装置,储能装置包括热电转换模块和蓄电单元,热电转换模块包括依次串联的M个半导体对,半导体对包括第一半导体和第二半导体,M为正整数;第一半导体和第二半导体分别与冷源部件和热源部件接触;蓄电单元与第一半导体和第二半导体电连接形成回路。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将电池内的部件产生的热量转换为电能并进行储存,一方面,由于热电转换模块包括依次串联的M个半导体对,提高了对电池进行散热的效率,降低了电池内的电子元器件的温度。另一方面,通过蓄能单元对热电转换模块对电能进行存储,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
储能装置更加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003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003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电转换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4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电转换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4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电转换模块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004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电转换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个热电转换模块的连接示意图;
[0044]图7是图6提供的多个热电转换模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45]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9是图8提供的电池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47]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未设置热电转换模块的电芯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48]图11是图10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49]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设有热电转换模块的电芯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50]图13是图12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芯;热源部件;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包括热电转换模块和蓄电单元,所述热电转换模块包括依次串联的M个半导体对,所述半导体对包括第一半导体和第二半导体,M为正整数;所述第一半导体和第二半导体分别与冷源部件和所述热源部件接触;所述蓄电单元与所述第一半导体和第二半导体电连接形成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导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半导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半导体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半导体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电池的热源部件连接;所述第一半导体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半导体的第二端均与冷源部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M个所述半导体对中第一个半导体对的第二半导体的第二端与后一个半导体对的第一半导体的第二端连接;M个所述半导体对中最后一个半导体对的第一半导体的第二端与前一个半导体对的第二半导体的第二端连接;M个半导体对中任意一个中间半导体对的第二半导体的第二端与相邻的半导体对的第一半导体的第二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M个所述半导体对中第一个半导体对的第一半导体的第二端与所述蓄电单元电连接,M个所述半导体对中最后一个半导体对的第二半导体的第二端与所述蓄电单元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第二电芯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芯和所述第二电芯通过所述电路板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芯包括有第一壳体和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电芯本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有第一封边,所述第一电芯本体包括有自所述第一封边延伸出的第一极耳,和/或所述第二电芯包括有第二壳体和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第二电芯本体,所述第二壳体包括有第二封边,所述第二电芯本体包括有自所述第二封边延伸出的第二极耳。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部件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热源部件包括以下至少一者:位于所述第一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尧吉兵罗自皓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冠宇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