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型车用防雾警示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26345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板型车用防雾警示灯,包括一警示灯主体,警示灯主体由前基板玻璃、后基板玻璃及支撑物共同连接而成,在警示灯主体的内腔中填充有氖气,氖气的压强在3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板型车用防雾警示灯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雾警示灯,具体的说是一种平板型车用防雾警示灯,以及上述平板型车用防雾警示灯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照明系统中,防雾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信号灯,主要用于雨雾天气行车时道路的照明与警示。防雾灯一般采用雨雾环境下穿透能力较强的黄色为主色调,黄色光是经过科学家精心研究后作出的最佳选择。雾灯的光必须具有散射作用,才能让光束尽可能向前方散热呈面积较大的光束,使迎面而来的驾驶员看清目标,使后面的驾驶员能看到自己的车辆。黄色光的散射强度是红色光束强度的5倍。显而易见,采用黄色光作为汽车雾灯的光色比用红色光效率高得多。还有一个原因,黄色光束没其他颜色的光束刺眼,这样不会妨碍其他车辆的通行。
[0003]目前车用的防雾灯的光源一般有白炽灯、卤素灯和LED光源,这些灯虽然都能发出黄色光束,但是由于受到灯结构的影响,因此光束的波长也并不相同,相对的穿透雾的能力也有所不同,防雾效果也就有所差异。
[0004]针对这一现象,行业内人员就光束的穿透波长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能够研究出哪种范围内的发射波长为能够穿透雾的最佳穿透波长。现有一文章编号为:1002

2082(2008)04

0530

03,一篇名为“雾灯穿透能力最佳波长的实验确定”的论文中得出了结论,波长在570nm

590nm区间内的光束穿透雾的能力是最优的,而波长为578nm的光束则是最佳的穿透波长。而现有的白炽灯、卤素灯和LED光源很难达到上述的要求,尤其是波长控制在578nm这个值的光束更是难以达到,因此,研发一种发射波长处于最佳穿透波长区间的平板型防雾警示灯是一项迫切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穿透波长能够控制在570nm

590nm区间的平板型车用防雾警示灯。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平板型车用防雾警示灯,其创新点在于:包括
[0007]一警示灯主体,所述警示灯主体为由前基板玻璃、后基板玻璃及支撑物共同连接而成的空心密闭式结构,在警示灯主体的内腔中填充有氖气,氖气的压强在380

450torr之间;
[0008]在后基板玻璃靠近前基板玻璃的一侧还设置有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奇数电极组、偶数电极组,其中,奇数电极组由数个奇数电极共同组成,偶数电极组由数个偶数电极共同组成,且奇数电极与偶数电极之间间隔分布,所述后基板玻璃上还设置有包覆整个电极组件的绝缘介质层,所述奇数电极、偶数电极分别加载幅值相同、相位相反的电压。
[0009]进一步的,所述前基板远离后基板玻璃的一侧还设置有二氧化硅薄膜或二氧化钛
薄膜。
[0010]进一步的,所述二氧化硅薄膜或二氧化钛薄膜的折射率在1.67

1.85之间,厚度在5nm

5.5nm之间。
[0011]进一步的,所述奇数电极、偶数电极的电压在
±
100
‑±
200V之间。
[0012]一种平板型车用防雾警示灯的制备方法,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0013]S1:首先,准备好制备防雾警示灯所需的材料,防雾警示灯包括前基板玻璃、后基板玻璃、支撑物、奇数电极、偶数电极、绝缘介质层;
[0014]S2:取一基板玻璃作为后基板玻璃,由清洗机采用去离子水对后基板玻璃进行清洗,并在清洗后,在后基板玻璃上开冲排气孔;
[0015]S3: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在后基板玻璃的侧面上制备Ag电极,形成奇数电极、偶数电极,奇数电极和偶数电极分别构成奇数电极组、偶数电极组,再分别对奇数电极、偶数电极加载幅值相同、相位相反的电压,奇数电极、偶数电极的电压值在
±
100
‑±
200V之间;
[0016]S4:通过覆膜或刷胶的方式在后基板玻璃上形成对所有的Ag电极进行覆盖的绝缘介质层,且Ag电极远离后基板玻璃的一侧伸出绝缘介质层外;
[0017]S5:再取一基板玻璃作为前基板玻璃,由清洗机采用去离子水对前基板玻璃进行清洗;
[0018]S6:在前基板玻璃、后基板玻璃的中间放支撑物,再利用低熔点玻璃将前基板玻璃、后基板玻璃、支撑物进行封装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形成防雾警示灯半成品;
[0019]S7:从后基板玻璃的冲排气孔对防雾警示灯半成品进行抽真空处理,使得防雾警示灯半成品的内腔中的真空度达到10
‑3以上,最后再从冲排气孔处向防雾警示灯半成品内腔中充入氖气,直至氖气的压强达到380

450torr之间,形成防雾警示灯成品,完成防雾警示灯的制备。
[002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绝缘介质层优选氧化铝薄膜。
[002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在前基板玻璃清洗后,预先在前基板玻璃的侧面覆上二氧化硅薄膜。
[0022]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中的防雾警示灯,通过充入氖气并控制氖气的压强在380

450torr之间,再配合加载幅值相同、相位相反的电压,从而使得警示灯能够发生波长在570

590区间的光束,以达到很好的雾穿透。
[0023]而通过在前玻璃基板上覆二氧化硅薄膜或二氧化钛薄膜,从而能够对通过的光束进行过滤,从而能够使得穿透波长能够稳定或趋于稳定在578nm值,保证达到最佳的雾穿透;另外,对于二氧化硅薄膜或二氧化钛薄膜的折射率及厚度的参数的设计,能够与不同压强的氖气配合,以确保最佳穿透波长能够稳定在578nm这个值,达到最佳的穿透效果。
[0024]对于电压的设计控制在
±
100
‑±
200V之间,一是为了保证警示灯能够顺利的亮起,而是为了避免电压过高而导致基板玻璃、电路出现烧焦、烧坏的现象。
[0025]另外,对于整个防雾警示灯采用由前基板玻璃、后基板玻璃及支撑物共同形成的外壳结构,从而形成一平面结构,相对于传统的筒灯结构,方便安装,适用于放置在大型车辆和工程车辆的周身。
[0026]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能够制备出光束穿透波长在570

590区间内的防雾警示灯,再通过二氧化硅薄膜的配合,使得穿透波长能够稳定在578nm,具备有最佳的穿透雾的
能力,适用于放置在大型车辆和工程车辆的周身,满足大型车辆和工程车辆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平板型车用防雾警示灯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平板型车用防雾警示灯的波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板型车用防雾警示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警示灯主体,所述警示灯主体为由前基板玻璃、后基板玻璃及支撑物共同连接而成的空心密闭式结构,在警示灯主体的内腔中填充有氖气,氖气的压强在380

450torr之间;在后基板玻璃靠近前基板玻璃的一侧还设置有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奇数电极组、偶数电极组,其中,奇数电极组由数个奇数电极共同组成,偶数电极组由数个偶数电极共同组成,且奇数电极与偶数电极之间间隔分布,所述后基板玻璃上还设置有包覆整个电极组件的绝缘介质层,所述奇数电极、偶数电极分别加载幅值相同、相位相反的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型车用防雾警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基板远离后基板玻璃的一侧还设置有二氧化硅薄膜或二氧化钛薄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型车用防雾警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薄膜或二氧化钛薄膜的折射率在1.67

1.85之间,厚度在5nm

5.5nm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型车用防雾警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奇数电极、偶数电极的电压在
±
100
‑±
200V之间。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型车用防雾警示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S1:首先,准备好制备防雾警示灯所需的材料,防雾警示灯包括前基板玻璃、后基板玻璃、支撑物、奇数电极、偶数电极、绝缘介质层;S2:取一基板玻璃作为后基板玻璃,由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海军况亚伟周鹏秦爱平夏晓慧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六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